頒獎人 Dariusz Thomas Lebioda PH. D
(達里尤斯茲·特瑪斯茲·萊貝達 歐洲詩歌與藝術荷馬獎評獎委員會主席)
吉狄馬加是中國最偉大的當代詩人之一,他的詩富有文化內涵,事實上深深植根于彝族的傳統(tǒng)。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提升了通靈祖先的畢摩祭司所把控的遠古魔幻意識。他的詩歌藝術構成一片無形的精神空間,山民們與這一空間保持持久的互動,他的詩讓人心靈凈化,并構建起一個人類不懈追求純真和自我實現(xiàn)的偉大時代。面朝廣袤美麗的自然,他的作品始終致力于表現(xiàn)人類命運的深度,這命運的陡坡一直通向宏大的宇宙體系和存在的基本機制。這一切借助晝夜的更替被永恒地感知;這一切化身為守夜人,軀體遭受打擊,忍受疾病和痛苦,他面對風霜雪雨,承受著時間的毀滅力量。人類的意識得到如此清晰的呈現(xiàn),它甚至構成一道閃亮的光束,穿透巨大的時間間隔,掃描各種形狀、各類變體的空間,這對于詩歌而言十分罕見。馬加能像蝴蝶翅膀輕盈扇動那般寫出一首詩,他也能創(chuàng)作出視野寬廣的全景圖,這些全景圖反映整個時代的精神,也反映人類在山川湖畔與鳥獸等一切生物和諧共處的自由存在特質。他詩中的每一抒情場景均成為一則部落故事之延續(xù),似在特意宣示他的部落之榮光。詩人意識到,他的作品脫穎而出,正是為了完成他渴望的使命。他深知,他無法繼續(xù)定居涼山,背著獵槍去打獵,在族人中間過著悠閑、寧靜的生活。他本可圍著篝火舞蹈,站在山巔遠眺,可他的命運卻是躋身于世界詩人之列,宣示他那偏居地球一隅的故土和人民之榮光;他本可在小茅屋里歌唱,遠離寒冷的宇宙,聆聽長輩和巫師講故事,可他的工作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申存在的基本真理:“我是彝人!”這是他的偉大任務,同時也是世代傳誦的祈禱,借助一連串的提示和升華,這也是能反映過去、亦能再現(xiàn)壯麗未來的歷史所發(fā)出的遙遠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