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淋巴瘤,為什么有天壤之別?
從發(fā)現(xiàn)疾病到離世,徐婷不到一年就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歷程,而李開復在確診后17個月,宣稱自己可成功改名李康復。都是淋巴瘤為什么差別那么大?
首先是分型的差異
淋巴細胞遍布全身,除了頭發(fā)和指甲外,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可能生淋巴瘤。你或許知道淋巴瘤可分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兩大類,但你知道嗎,單單非霍奇金淋巴瘤就可以分為60多種。每種都會因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腫瘤病灶大小及侵犯范圍、對治療的反應、結(jié)外器官是否侵犯、年齡和腫瘤標志物等因素不同,而導致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徐婷患的是“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李開復患的是濾泡型淋巴瘤,兩種類型不同,惡性程度和發(fā)展速度也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對治療的不同抉擇
雖然徐婷罹患的“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惡變程度很高,但是如果選擇恰當?shù)闹委煼绞?,她可能活得更久,可惜她選擇了放棄化療。而李開復雖然發(fā)現(xiàn)時已發(fā)展到濾泡型淋巴瘤第四期,但是他以積極的心態(tài)勇于面對,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結(jié)果為自己贏得生機。
事實上,淋巴瘤的治愈率在癌癥中并不低。若采取正確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可超過80%,即腫瘤徹底消除,十年內(nèi)不再復發(fā)。即使是惡性程度更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也頗為樂觀,以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為例,早期治愈率也可超過80%,即使晚期患者治愈率也有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