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華 劉皓月
?
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分析
何成華 劉皓月
目的 探討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49例和對照組48例。兩種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治療。此基礎(chǔ)上,試驗組患者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果膠鉍膠囊治療。觀察患者臨床療效、病理療效、Hp根除情況、治療前后胃鏡下黏膜變化情況。結(jié)果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為60.42%,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組織炎癥改善42例(85.71%),對照組組織炎癥改善40例(83.33%),差異無顯著性(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Hp陰性33例(67.35%),對照組治療后治療后Hp陰性21例(43.75%),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jié)論 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少,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黃連溫膽湯;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
造成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中Hp感染率達95%[1]?;颊咭坏└腥綡p,往往會終生帶菌,自然消退率很低。臨床對于Hp感染陽性淺表性胃炎,需要積極治療,避免病癥的進一步惡化[2]。臨床在治療該病癥方面,主要考慮根除Hp,控制炎癥,減少胃黏膜損傷。我院開展了關(guān)于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方面的研究,效果較好?,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呔现嗅t(yī)診斷脾胃濕熱證型和西醫(yī)診斷標準[3,4]。淺表性胃炎符合《中藥新藥研究指導原則》標準[5]。Hp診斷符合1999年10月西安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標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49例和對照組48例。試驗組男女比例為29∶20,患者年齡為25~49歲,平均年齡為(39.18±8.22)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7∶5,患者年齡為26~49歲,平均年齡為(41.12±8.54)歲?;颊呔橥?,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書,符合本研究用藥,可配合完成本研究。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治療。阿莫西林膠囊,1 g/次,2次/d,飯后服用。甲硝唑片0.4 g/次,2次/d,飯后服用。此基礎(chǔ)上,試驗組患者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果膠鉍膠囊治療。黃連溫膽湯基本方:黃連10 g,陳皮15 g,茯苓20 g,炙甘草3 g,清半夏10 g,枳實10 g,竹茹15 g,大棗3枚。口服,200ml/次,2次/d,飯后服用。果膠鉍膠囊,100mg/次,3次/d,飯后服用?;颊呔委?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療效、病理療效、Hp根除情況、治療前后胃鏡下黏膜變化情況。臨床療效: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痊愈;顯效:患者主要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顯示慢性炎癥減輕明顯;有效:患者主要癥狀有所改善,胃鏡檢查顯示慢性炎癥有所改善。其他為無效。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2組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匯總并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對比有顯著性差異表示為P<0.05。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為60.42%,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1)P<0.05
2.2 2組患者病理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組織炎癥改善42例(85.71%),對照組改善40例(83.33%),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組織炎癥改善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 2組患者Hp根除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Hp陰性33例(67.35%),對照組治療后Hp陰性21例(43.75%),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4 2組患者治療前后胃鏡下黏膜變化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胃鏡下黏膜變化情況對比 (例,%)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1)P<0.05,與對照組對比,2)P<0.05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梢蚴染?、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颊呖捎胁煌潭鹊南涣及Y狀,如進食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
關(guān)于淺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較明確的病因有細菌因素、吸煙因素、藥物因素、刺激性食物、循環(huán)功能障礙等。細菌、病毒及毒素,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變經(jīng)久不愈或反復發(fā)作,逐漸演變而成淺表性胃炎。經(jīng)發(fā)現(xiàn)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nèi)有慢性炎癥改變。吸煙則是引起淺表性胃炎的因素之一,在煙草中,其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長期大量吸煙會使得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液反流,甚至胃部血管收縮,導致胃酸分泌量增加,造成胃黏膜屏障破壞,引起機體發(fā)生病變。一些藥物的刺激也會使得機體發(fā)病,主要是水楊酸制劑、皮質(zhì)激素、洋地黃、消炎痛等,都會對胃黏膜造成破壞。部分人群經(jīng)常飲用烈酒、濃茶等以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破壞了胃黏膜保護屏障,患者發(fā)生胃炎。心理因素等也會使得機體發(fā)病,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生活。
中醫(yī)研究認為,Hp陽性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中醫(yī)中的胃脘痛、痞滿、嘔吐、吐酸等范疇[6,7]。Hp陽性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中醫(yī)中的脾胃濕熱證型[8]。Hp感染,中醫(yī)認為其有邪氣,對脾胃有損傷。當機體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則會出現(xiàn)水液不能夠正常輸布,時間久了,形成濕熱[9,10]。另外,當機體飲食不當,作息不規(guī)律,也會傷害脾胃,最終的結(jié)果是導致脾胃受損。在中醫(yī)方面,治療該病癥的方法已相對成熟。
臨床在進行檢查的時候,主要是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桿菌檢查。在治療的時候,則主要進行的是臨床癥狀的改善治療,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清除[11~13]。通過觀察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效果,可以大致了解治療情況。我院通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患者的Hp清除率較高,治療效果較好。當然,在治療后,配合適當?shù)娘嬍匙⒁?,能夠減少病情的復發(f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通過積極的治療,是能夠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的。
現(xiàn)代研究認為,Hp感染是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12,14]。臨床在治療時,要積極根除Hp,控制炎癥發(fā)展,減少胃黏膜損傷。本文采取黃連溫膽湯治療,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通過黃連溫膽湯的使用,患者治療效果較好。其基本方中,黃連、陳皮、茯苓、枳實、大棗等,均有較好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在治療濕熱中阻、痞滿嘔吐方面,效果較好。
慢性淺表型胃炎是因多種原因引起,屬胃黏膜慢性炎癥,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西醫(yī)在治療的時候,主要是進行胃黏膜的保護、抑酸、消炎等,治療成本較高,而且復發(fā)率高。中醫(yī)認為,慢性淺表型胃炎和飲食不節(jié)、外邪犯肺等有關(guān)系。黃連溫膽湯出自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在化痰清熱方面效果十分顯著。方劑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陳皮則能夠理氣化痰,竹茹可以清熱化痰,除煩止嘔。黃連清熱燥濕,茯苓則可以健脾滲濕。諸藥合用,利于脾胃濕熱證患者,效果十分顯著。而且淺表型胃炎患者,較為容易復發(fā),在臨床治療的時候,要配合飲食控制,有一個好的心情,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療后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點發(fā)生率少,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閆佳恒, 張雅麗. 黃連溫膽湯顆粒劑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60例[J]. 黑龍江中醫(yī)藥, 2015,44(4):21.
[2] 楊冰.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60例臨床觀察[J]. 當代醫(yī)學, 2015, 21(20): 159-160.
[3] 胡錦洋, 王紅梅, 蔣士生. 中醫(y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的研究進展[J].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2, 28(2): 123-127.
[4] 楊可林. 慢性淺表性胃炎不同證候胃黏膜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調(diào)節(jié)的分析[J]. 當代醫(yī)學, 2015, 21(25): 87-88.
[5]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9-161.
[6] 徐建杰, 劉新亞. 黃連溫膽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慢性胃炎的概況[J]. 光明中醫(yī), 2012, 27(9): 1938-1940.
[7] 范明, 廖艷燁, 賴潔珊, 等. 清胃祛濕顆粒聯(lián)合西藥治療Hp陽性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觀察[J]. 新中醫(yī), 2014, 46(5): 63-65.
[8] Arnason T, Brown IS, Goldsmith JD, et al. Collagenous gastritis: a morp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40 patients[J]. Mod Pathol, 2015, 28(4):533-544.
[9] 陳香濤, 郭靜, 張科偉. 黃連溫膽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 3(20): 70-71.
[10] 姜浩, 劉巧巧, 余仁歡. 黃連溫膽湯現(xiàn)代研究進展[J]. 北京中醫(yī)藥, 2014, 33(4): 314-316.
[11] 章真. 清胃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研究[J]. 中醫(yī)學報, 2014, 29(12): 1806-1808.
[12] 張平, 呂文亮. 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的meta分析[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5, 26(9): 2301-2304.
[13] 徐建杰, 劉新亞. 黃連溫膽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慢性胃炎的概況[J]. 光明中醫(yī), 2012, 27(9): 1938-1940.
[14] 葉暉, 張學智. 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脾胃濕熱證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4, 21(9): 134-136.
赤石脂飲片
炮制:赤石脂 除去雜質(zhì),打碎或研細粉。
煅赤石脂 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diào)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附錄ⅡD)煅至紅透。用時搗碎。
性味:甘、酸、澀,溫。
歸經(jīng):歸大腸、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
用法與用量:9~12g,先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注意:不宜與肉桂同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一部
考之《中藏經(jīng)》曰: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蓋陽虛喜陽助,所以朝輕而暮重;陰虛喜陰助,所以朝重而暮輕。此言陰陽之虛也。若實邪之候,則與此相反。凡陽邪盛者,必朝重暮輕;陰邪盛者,必朝輕暮重。此陽逢陽王,陰得陰強也。其有或晝或夜,時作時止,不時而動者,以正氣不能主持,則陰陽盛負,交相錯亂,當以培養(yǎng)正氣為主,則陰陽將自和矣。但或水或火,宜因虛實以求之。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陰陽篇》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jié)合科(新余 338004)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9.006
1003-8914(2016)-19-2770-03
?成華
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