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生
最近,姜在“養(yǎng)生界”都快被捧成包治百病的神物了,上可防脫生發(fā),中可暖宮治胃,下可泡腳活血。他們說得那么神奇又太絕對,讓人感覺有些不靠譜。
【案例】
“吃生姜治好了我的慢性胃炎”
一位老人,十多年前患了慢性胃炎,這位老人的癥狀是:消化不好、食欲不振,并經(jīng)常出現(xiàn)泛酸、飽脹、腹痛,排粥樣稀便。她吃了大量的中西藥,始終沒有明顯療效。
后來,她試著食用生姜,將生姜切成小片或碎塊,直接食用或拌上醋佐餐用。她一般每天吃10~20克生姜,除了吃生姜外,還吃些白蘿卜,來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她堅持吃了五六年的生姜,慢性胃炎的癥狀都消失了,大便也成形了。她還把自己的經(jīng)驗寫成文章,發(fā)表在科普雜志上。
不是所有胃病都適用
民間有許多關(guān)于養(yǎng)胃的說法,比如,多喝粥、多吃姜。這些做法是否真的能養(yǎng)胃呢?下面我們來聽一下河南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二附屬醫(yī)院李鮮教授的觀點。
從西醫(yī)角度來看,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如果胃病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則需要做專門的抗菌治療。
從中醫(yī)角度來看,胃病分很多種證型,常見的有寒邪客胃型、飲食停滯型、肝氣犯胃型、肝郁脾虛型、濕熱中阻型、瘀血停滯型、胃陰虧虛型、脾胃虛寒型等。我們知道,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當(dāng)有些人胃部不適時喝碗姜湯可緩解癥狀,那么這些人往往是由胃寒引起的,對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病,食姜并不能起到作用。姜是刺激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適甚至加重病情。
胃酸過多不宜吃粥
粥對胃腸比較友好,特別是在胃腸功能比較低下的時候,或者發(fā)生腸道感染、腹瀉等情況時,醫(yī)生通常推薦喝粥,這是因為粥能補益胃氣,容易消化。不少胃病患者認為粥能減輕胃的負擔(dān)。事實上,這種觀點并不全面,粥細軟、易消化,但喝粥并不促進消化吸收,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唾液淀粉酶的分泌。若喜歡喝熱粥,其溫度對胃的刺激也是不利的。另外胃酸過多的人喝粥,特別是甜粥,則會進一步加重刺激,使人產(chǎn)生燒灼或脹滿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