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保
摘 要:坡面防護主要是防止軟弱巖土表面的風化、碎裂、腐蝕等演變的過程,主要保護路基的邊坡表面以免常年受到雨水的沖刷,所以常用的坡面防護都會種植一些樹木防護或者進行工程防護,植物防護過于簡單,本文探討了工程防護的施工技術,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路基;坡面;工程防護;施工
工程防護對于不適宜于草木生長的較陡的巖石邊坡,可以采用抹面、錘面、噴漿、勾(灌)縫、坡面護墻等方法進行工程防護,以減緩邊坡土的水流速度,減輕沖刷,從而達到保護邊坡的目的。
1 抹面防護技術標準
抹面防護,適用于易風化而表面比較完整,尚未嚴重風化剝落的巖石邊坡,如頁巖、泥巖、泥灰?guī)r、干板巖等。但對由煤系巖層及成巖作用很差的紅色粘土巖組成的邊坡不適 用。邊坡坡度不受限制,但坡面應較干燥。抹面作業(yè)前,應對被處治的邊坡加以清理,去掉風化層、浮土、松動石塊并填坑補洞,灑水濕潤,以利牢固耐久。抹面厚度為3~7cm,分兩次進行,底層抹全厚的2/3,面層l/3。在較大面積上抹面時,應設置伸縮縫,其間距不宜超過l0m。在抹面護坡之周邊與未防護坡面銜接處應嚴格封閉,其措施為:彎槽嵌入巖石內,其深度不小于10cm,并和相銜接之坡平順;坡腳宜設l~2m高的漿砌片石護坡。為防止灰體表面開裂,增強抗沖蝕能力,可在表面涂瀝青保護層,其瀝青軟化點宜稍高于當?shù)刈罡邭鉁?,用量?kg/m2左右。
2 捶面防護技術標準
適用于易受沖刷的土質邊坡或易風化剝落的巖石邊坡,邊坡坡度不大于l:0.5。捶面厚度10~15cm,一般采用等厚截面,當邊坡較高時,采用上薄下厚截面。捶面護坡與未防護坡面銜接處應封閉,其措施與抹面相同。坡腳設1~2m高的漿砌片石護坡。捶面材料常用石灰土、二灰土等。捶面前應清除坡面浮石松土,填補坑凹,有裂縫時應勾縫。在土質邊坡上,為使護面貼牢,可挖小臺階或鋸齒。坡面應先灑石灰水潤濕,捶面時夯拍要均勻,提漿要及時,表面要光滑,提漿后2—3h進行灑水養(yǎng)生3—5d。寒冷地區(qū)不宜在冬季施工。養(yǎng)護時如發(fā)現(xiàn)開裂和脫落應及時修補。在較大面積捶面時,應設置伸縮縫,其間距不宜超過l0m。
3 噴射混凝土和噴漿邊坡防護
適用于易風化但尚未嚴重風化的巖石邊坡,坡面較干燥。對于高而陡的邊坡、上部巖層較破碎而下部巖層完整的邊坡和需大面積防護的邊坡,對成巖作用差的粘土巖邊坡不宜采用。
噴漿厚度不宜小于5cm,噴射沉淀土厚度以8cm為宜,分2~3次噴射。噴漿及噴射混凝土護坡的周邊與未防護坡面之銜接與抹面護坡相同。坡腳應作l~2m高的漿砌片石護坡。
施工前,坡面如有較大裂縫、凹坑時應先嵌補牢固,使坡面平順整齊;巖體表面要沖洗干凈,土體表面要平整、密實、濕潤。
噴層厚度應均勻,噴后應養(yǎng)護7~l0d。對于一般地段,采用水泥、石灰、砂與水四種原材料的混合漿噴射(重量比為l:1:6:3)比較經(jīng)濟適用。
4 勾縫、灌縫防護
灌縫適用于較堅硬、裂縫較大較深的巖石路塹邊坡;勾縫適用于較硬、不易風化、節(jié)理縫多而細的巖石路塹邊坡。灌縫可用體積比l:4或l:5的水泥砂漿。裂縫很寬時,可用體積比l:3:6或1:4:6的混凝土灌注。勾縫可用體積比l:2或l:3的水泥砂漿,也可用1:0.5:3或l:2:9的水泥石灰砂漿。灌縫和勾縫前應先用水沖洗,并清除裂縫內的泥土、雜草。勾縫時要求砂漿應嵌入縫中,與巖體牢固結合。灌縫時要求插搗密實,灌滿縫口并抹平。
5 砌石防護
1.石砌護坡
石砌護坡有干砌和漿砌兩種,可用于土質或風化巖質路塹或土質路堤邊坡的坡面防護,也可用于浸水路堤及排水溝渠,作為沖刷防護。
干砌片石雖有一定的支撐能力,但主要作用是防止水流沖刷邊坡,故要求被防護的邊坡自身應基本穩(wěn)定(坡度一般為l:1.5~l:2)。對嚴重潮濕或有凍害的路段,一般不宜使用。干砌片石防護有單層鋪砌(如圖1)、雙層鋪砌(如圖2)和編格內鋪石(如圖3)等幾種形式,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用。用于沖刷防護時,如允許流速大于單層或雙層時,則宜采用編格內鋪石護坡。
采用干砌片石防護時,為防止水流將鋪石下面邊坡上的細顆粒土帶出來沖走,施工時,應在鋪砌層的底面設0.1~0.2m的碎石、礫石或砂礫混合物墊層,以增加整個鋪石防護的彈性,使其不易損壞。同時,干砌片石最好用砂漿勾縫,防止水分侵入過多,以提高其整體強度。漿砌片石護坡,適用于防護流速較大(4~5m/s)的沿河路堤或采用干砌片石不適宜或效果不理想的其它路基坡面防護。尤其是與浸水擋土墻或護面墻等綜合使用,防護不同巖層和不同位置的邊坡,可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對嚴重潮濕或嚴重凍害的土質邊坡,在未進行排水措施以前,則不宜采用。
漿砌片石護坡宜用0.3~0.5m以上的塊(片)石砌筑,其厚度一般為0.2~0.5m,用于沖刷防護時,最小厚度一般不小于0.35m,護坡底面應設0.10~0.20m厚的碎石或砂礫墊層(嚴禁用石塊拋填)?;A要求堅固,底面宜采用l:5向內傾斜的坡度,如遇堅石可挖成臺階式,在近河地段基礎則應埋置于沖刷線以下0.5~l.0m。漿砌片石護坡每長10~15m,應留寬約2.0cm的伸縮縫。護坡的中、下部應設(10X10)cm的矩形或直徑為10cm的圓形泄水孔(間距一般為2~3m),泄水孔后0.5m的范圍內應設置反濾層。路堤邊坡上的漿砌片石護坡,應在路堤沉實或夯實后施工,以免因路堤沉落而引起護坡的破壞。
2.護面墻
護面墻是一種漿砌片石的覆蓋物。多用在易風化的云母片巖、綠泥片巖、泥質頁巖、千枚巖及其它風化嚴重的軟質巖層和較破碎的巖石地段,以防止其繼續(xù)風化。護面墻僅能承受自重,不能承受側壓力,故要求被防護的邊坡自身必須穩(wěn)定,且必須大致平整。墻的厚度視墻高而定。
6 加筋邊坡防護
加筋邊坡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填土加筋邊坡,如在填筑路堤時,加筋材料隨填土升高而分層埋人土中,如圖4所示,目的是節(jié)省用地,防止雨水沖刷邊坡,從而強化路基的穩(wěn)定。
另一種是原位加筋邊坡,即對既有自然邊坡或路塹邊坡采用加筋法防護,在這種情況下,加筋不是分層埋人,而是鉆孔錨入邊坡,從目前的工程實踐來說,后者應用較廣。
7 結語
路基邊坡防護不僅可以美化公路又可以協(xié)調自然環(huán)境還可以保證路基安全,要確保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增長道路使用壽命,必須加強道路邊坡防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徐加勇.坡面防護工程施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3)
[2]劉彩波,尹茂華.路基坡面防護技術分析[J].科技傳播.2010(05)
[3]樊慶雅.通鄉(xiāng)山區(qū)公路坡面防護設計探討[J].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2008(05)
[4]王麗泉.路橋工程中坡面防護工程施工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