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
2015年元旦前的一天中午,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的一戶普通農(nóng)家院落里,一位農(nóng)家婦女正飽含深情地對著一位白發(fā)老人喊道:“媽!我從單位食堂給你帶了紅燒肉?!崩先诵χ卮鸬溃骸鞍?!好呀!”讓人感嘆的是,老人曾經(jīng)聾啞了50多年。為讓她能開口說話,這個家庭里演繹了一個動人的孝老愛老故事。
女兒報母恩向聾啞宣戰(zhàn)
許水花今年58歲,黃山市仙源鎮(zhèn)竹園村人。3歲那年,她得了一場大病,病好后耳朵卻聾了,從此再也說不出話來。19歲那年,許水花嫁給了同村人汪目生。
汪冬青是許水花的大女兒。從小,她就跟母親特別親。母親鋤地,她就去送飯;母親回來,她為母親捶腿、打洗腳水。母親打個手勢,她就知道母親想干什么。因為心有靈犀,她漸漸地成了母親的“翻譯”。深知母親的不易,從11歲開始,汪冬青就接過她的扁擔(dān),為全家人挑水。汪冬青經(jīng)常跟著村里人一起上山砍竹子拿到集市上賣,然后用這些錢給母親買些護(hù)手霜和手帕之類的生活用品。妹妹汪冬紅出生之后,她更是全部擔(dān)負(fù)起照顧妹妹的責(zé)任,不讓母親勞累。
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想到自己不在家里,沒有人為母親捶背,沒有人為母親當(dāng)“翻譯”,母親的世界將再次變得寂靜無聲,汪冬青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如今,兒子出生了,會喊媽媽了,汪冬青心潮難平,一個念頭油然滑過她的心際:“如果母親也能聽到我和妹妹喊她一聲‘媽媽,那她該多幸福啊!對,想盡一切辦法,改善母親的聽力,教她學(xué)說話,讓她今生能感受到語言世界的美麗?!?/p>
從2008年開始,汪冬青走上了為母親治病的路。
2008年3月底,聽說合肥一家醫(yī)院有聾啞??疲舳鄮е赣H趕了過去。醫(yī)生聽說許水花已經(jīng)聾啞了50年后,立刻表示無能為力。5月,她再次帶著母親輾轉(zhuǎn)來到河南鄭州,依然無功而返,多位醫(yī)生都暗示,聾啞這么長時間了,想恢復(fù)絕無可能。
這之后,初中畢業(yè)的汪冬青就自學(xué)起大部頭的醫(yī)學(xué)教材,她明白要想讓母親開口說話,必須先治好耳聾。同時,所有的教材都強調(diào),藥物治療的前提是提供心理幫扶,如果病人家屬能激發(fā)聾啞人的語言表達(dá)欲望,就會事半功倍。還有一些書籍詳細(xì)講解了聾啞的原因以及刺激穴道治療聾啞的方法。汪冬青心想:“醫(yī)院既然已經(jīng)下定論說母親絕無可能恢復(fù),我就試試自己的方法吧!”
從此,汪冬青就讓母親安心地住在她身邊。每天,她都會握著許水花的手,按照書上的介紹,輕柔地為母親按摩手上、耳部和頭部的穴位。而且,汪冬青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她當(dāng)殘疾人看待,而是越來越多地大聲跟她講話,越來越少跟她打手勢。許水花在變聾啞之前,對自己的名字比較敏感。于是,汪冬青就天天喊她的名字,還給媽媽講姐妹倆玩耍時的快樂往事……
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許水花依然毫無表情。汪冬青沒有氣餒,她變喊為唱,一遍遍地為母親唱自己最愛聽的《酒干倘賣無》:假如你不曾養(yǎng)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hù)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么/是你撫養(yǎng)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一天,汪冬青像往常一樣,一邊為母親按摩,一邊唱《酒干倘賣無》。唱著唱著,她吃驚地發(fā)現(xiàn)許水花的眼角里竟淌出晶瑩的淚珠……之后不久,汪冬青失手打掉一個銅盆,響聲非常大。她注意到,母親竟然猛地一回頭,好像聽到了銅盆掉到地上的聲音。母親這些微小變化讓汪冬青興奮不已。
之后,汪冬青帶著母親來到山西運城聾啞??漆t(yī)院,醫(yī)生診斷后說:“許水花的聽覺意識覺醒,生命張力開始顯現(xiàn)?!边@之后,汪冬青繼續(xù)為母親按摩,為母親唱歌。許水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傾聽著一切聲音,然后咿呀咿呀地向汪冬青比畫著心中的喜悅。
母親終于開口說話了
2009年10月,在廣州打工的妹妹汪冬紅打來電話。汪冬青接了電話后,許水花像以往一樣站在旁邊比畫。汪冬青興奮地對妹妹說:“妹,你說大聲點兒,咱媽能聽到了,她埋怨我不讓她跟你說話呢!”說完,她把話筒遞給了許水花。汪冬紅聽說母親能聽到了,興奮不已,在電話里吼道:“媽,你好吧?我是冬紅啊,你真的能聽到了嗎?你埋怨姐干啥,我在這里挺好的。媽,你不要掛念我,你和爸爸在家要注意身體,你聽姐的話早點兒治好病……”
汪冬紅這么說的時候,許水花就不停地比畫著讓汪冬青去聽電話。汪冬青故意不理,許水花著急得咿咿呀呀,激動得滿臉通紅。汪冬紅聽到了,于是說:“媽,你想說什么,我都聽著,別急,慢慢說,我能聽明白!”這時,汪冬青發(fā)現(xiàn)母親更著急了,呼吸一聲比一聲急促,憋了半天,終于喊了一聲:“啊!”喊出這一聲,許水花將電話一放,就抹起眼淚來。汪冬紅以為出了什么事,立刻問姐姐:“咱媽咋了?你教訓(xùn)她了?”汪冬青泣不成聲地說:“妹,剛才,咱媽是不是喊了一聲‘啊,你說她是不是想叫你的名字?”
那天晚上,汪冬青怎么也睡不著。30年來,她第一次聽到母親發(fā)出完整的音節(jié)!
2010年春節(jié)快到了,汪冬青把許水花送回老家住一段時間。汪冬青知道,母親此前一直照顧著自己的兒子張樂,離開了就會想念小家伙。因此,她一直忍著沒讓小樂樂在電話里跟外婆講話。一直等到大年初五,她才給許水花打了電話。電話里面只有呼吸聲,汪冬青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哽咽著說:“媽,我和樂樂都很想您,您想我們嗎?”這時,許水花的臉憋得通紅。顯然,她聽懂了女兒說的話,自己卻說不出來話,很著急。汪冬青繼續(xù)刺激母親說:“媽,你不想樂樂嗎?”樂樂也在電話里奶聲奶氣地說:“外婆不想我了,我就跟爺爺過了!”這時,許水花急得臉上冒汗,嘴巴一張一合的就是說不出話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母女倆就那么對峙著,父親接過電話,說:“算了,她說不出來!”就在那一刻,許水花終于清晰地“憋”出了一個字:“想!”電話兩頭,全家人都為許水花在情急之下說出的這個“想”字而興奮、歡呼!
能聽到聲音了,能說出一個字了,許水花的心情越來越好。在汪冬青的誘導(dǎo)下,許水花又?jǐn)鄶嗬m(xù)續(xù)地說出了一些簡單的字。汪冬青繼續(xù)努力,常常在電話里滔滔不絕地給母親說話,母親卻一言不發(fā)。有一次,她突然想到,母親總是被動地接電話,效果當(dāng)然不會太好。如果自己和妹妹長時間不打電話,母親會是什么反應(yīng)呢?于是,她和妹妹約好,不給母親打電話,以此刺激母親想說話的欲望。果然,好長時間聽不到熟悉的鈴聲了,許水花情急之下,拉著丈夫到電話機旁邊,逼著他打電話,還向他做手勢,讓他問問小樂樂是不是生病了?汪目生知道女兒們的計劃,看她這么著急,心里很高興,可還是裝著一副不在意的樣子說:“你不會自己打嗎?”許水花狠狠地瞪著他。
5月2日晚上,許水花終于忍不住了,顫抖著雙手給女兒打電話。汪冬青聽到電話里傳來粗重的呼吸聲,知道是母親打了電話過來,心里一陣驚喜??墒?,她仍然禮貌地說:“喂,你好!”時間一秒秒過去,話筒里還是沒有聲音。汪冬青故意冷冷地說:“你是誰呀?你再不說話,我就掛了!”她話音剛落,那頭傳來母親結(jié)結(jié)巴巴的聲音:“冬青……”這是汪冬青有生以來聽見母親說過的最長的一句話!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叫著:“媽……”電話里很快傳來母親的聲音:“哎!”此刻,汪冬青熱淚盈眶,半晌說不出來話,只是不停地在電話里叫著:“媽!媽……”許水花也清晰地一聲一聲地回答著:“哎,哎……”
汪冬青激動得徹夜難眠。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往娘家趕。推開門,許水花正在院子里拾掇毛竹。汪冬青飽含深情地喊道:“媽!”許水花也清晰地應(yīng)了一聲“哎!”這是汪冬青有生以來聽到的天底下最動聽的聲音!“媽媽,您終于開口啦,上天厚我?。 蓖舳鄿I語呢喃,母女倆禁不住緊緊地相擁,喜極而泣……
孝老愛老之心感動眾人
2010年10月20日,汪冬青帶著母親再次來到山西運城聾啞??漆t(yī)院進(jìn)行檢查。這次,醫(yī)院院長劉效勇親自接待了汪冬青母女。他對汪冬青說:“在沒有吃藥的情況下,讓一個聾啞了50年的人突然開口說話,這是個人間奇跡??!這是一個女兒的愛心創(chuàng)造的奇跡!”劉院長贈予汪冬青價值1000元的藥品,囑咐她讓母親連續(xù)治療,希望許水花能盡快說出連續(xù)的句子。醫(yī)院里的許多員工也被汪冬青的孝心感動,自發(fā)地捐款數(shù)千元,讓其繼續(xù)為母親治病。為了鞏固療效,汪冬青想陪母親在運城住下,一邊打工,一邊為母親治病。10月28日,醫(yī)院員工張師傅幫汪冬青在醫(yī)院旁的夜市小吃街上一個生意最火爆的面館找了份臨時工,每晚的工資是40元。
2010年11月2日晚上11點多,面館進(jìn)來一位一身名牌西服、老板派頭的中年男子。他點了一碗牛肉面后,起身去拿鄰桌的辣椒油時,西服上的一粒紐扣被鐵質(zhì)桌角蹭了下來。汪冬青見狀,立即說:“老板,對不起,我?guī)湍惆鸭~扣縫上吧?!边@位掉了紐扣的男子是面館斜對面一家三星級賓館的老總馬鈞,他感激地將衣服遞給了汪冬青。餐畢,馬鈞掏出10元錢給汪冬青。汪冬青臉一下子紅了,直擺手連呼不要。當(dāng)面館老板把汪冬青為母親治病的事告訴馬鈞后,他鄭重地說:“你的服務(wù)員人品好、面條味道更佳。從明天起,我的賓館夜班100多名員工的夜宵全由你提供!”
一次不經(jīng)意的舉手之勞,給一家小面館每月帶來5000多元的利潤。次日,從不外傳祖?zhèn)骷夹g(shù)的面館老板爽快地將自己扯面、拋餅等看家的面點制作技藝悉數(shù)傳給汪冬青。汪冬青動情地說:“我會記住運城這段非凡的生命歷程,記住運城幫助過我的所有好心人。等我學(xué)好手藝回到黃山以后,就和母親一起開家面館……”
2011年1月19日,汪冬青和母親回到了老家。汪冬青告訴妹妹,母親已能連著說幾個字了。汪冬紅不相信,當(dāng)天晚上就興奮地給家里打來了電話。當(dāng)時,汪目生正在院子里與鄰居閑聊,許水花接的電話。一聽是女兒的聲音,她脫口而出:“冬紅,廣東冷不?啥時回家?”斷斷續(xù)續(xù)地跟汪冬紅聊了一會兒后,她又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跑到院子里,叫道:“目生,目生,是冬紅,電話,喂喂喂!”結(jié)婚20多年了,妻子從來沒有喊過他的名字。聽到妻子喊他,汪目生目瞪口呆,鄰居們也都驚呆了……
2012年夏季,除了陪母親繼續(xù)調(diào)養(yǎng)外,汪冬青開了一家小面館。每天再忙,她總不忘打烊回家后為母親按摩一個小時,再陪母親練習(xí)發(fā)音,教母親說些簡單的口語。
如今,終止藥物治療4年多了,許水花已經(jīng)不用別人翻譯就能和鄉(xiāng)親們正常交流了,甚至能說些外人不懂的方言。
汪冬青催人淚下的孝心故事傳遍了新安江畔的山山水水。2013年至今,她相繼被公眾評選為“安徽省好人”“黃山市十大孝子”。(責(zé)編 孫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