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莉娟
起了個大早,走出百草原賓館后院。這只是百草原的一角,卻見海闊天空。兩山翠竹,新老相間,深淺交織,晨霧繚繞于竹林之中,不愿離去,似農(nóng)家升起的裊裊炊煙。山間曠野,這時候是那樣的靜,靜得聽得到土地的呼吸,小鳥的鼾聲。
苕溪從竹林中間流過,帶出一大片濕地,那是花鳥的安身地,現(xiàn)代人期盼的仙景。安吉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宜居,層巒疊嶂、翠竹綿延,被譽為氣凈、水凈、土凈的“三凈之地”。安吉縣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曾是古越國重要的活動地,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安吉這個古越國的都城,在百草原這一塊地上有多少古越國人活動的痕跡,走在這山間之道上,腳下踩的也許有那時候鐏鐏缽缽等文物。越文化,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
山崖有記憶,那它一定記得吳均和朋友們在這里登高。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吳均,安吉人,其清新的詩風深受沈約的稱贊,他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他筆下的景,有多少是他故鄉(xiāng)安吉的山山水水呀。
山崖有記憶,那它一定記得吳昌碩與伙伴們來這里觀水。安吉人吳昌碩,近現(xiàn)代“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他的詩畫,來源于他家鄉(xiāng)的山水,花草。他喜歡畫的梅蘭竹菊,牡丹松柏,有多少是在他家鄉(xiāng)的觀察,把它們搬到詩里畫間。他從家鄉(xiāng)的山水中走出,這里的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是一塊文化的濕地,有多少文化之人在這里生長發(fā)展,如鳥飛翔于中華文化之林。
山崖竹林邊,有空曠壩子,壩子中間,還留有昨晚上篝火晚會柴火的余香。就在昨晚,篝火搖搖,晚風兮兮,歌聲與歡笑在這里徜徉。大家手拉手一起歡跳,蛐蛐和我們一起歡跳,螢火蟲和我們一起飛舞。一陣《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國》的歌聲,引得大家的同齊歡唱。
這首歌,今晚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這歌的詞作者韓靜霆老師今天也來到了這里,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唱得特別動情。他說:“是生活引爆了文學,還是文學引爆了生活?!本驮谧鬟@首歌詞那天,我在早晨放飛了一群鴿子,就在那一刻,有了這歌詞的沖動,一下就出來了……從這個角度說,那是生活引爆了文學。這歌一出來,不知唱出了多少人的生活感受,多少人今天還在唱著,那又是“文學引爆了生活”,這歌應該是最好的證明。
竹悠悠,天蒼茫。山頂上的太陽,從一片蔥綠上露出朝霞,這時候的百草原也醒了,鳥叫,蟬鳴,魚兒躍。
竹林下,早起的雞忙著找吃的,幾條狗狗歡歡跳跳,路邊的農(nóng)舍上有標記,34號宿舍,這是百草原統(tǒng)一的農(nóng)舍。在房前,抬頭見遠方蔥綠相連的山,更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竹山的感覺。難怪蘇東坡要認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鄭板橋,“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jié)節(jié)干霄,有君子之豪氣凌云,不為俗屈”。竹和竹筍更是這里的特產(chǎn),白居易《食筍詩》有:“此州乃竹鄉(xiāng),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搶,搶來早市鬻?!痹娭小按酥荨敝负荩布獮楹葑钪饕漠a(chǎn)竹縣。
在竹林隱約斑駁間,水影緩緩出現(xiàn),走著,豁然貫通一個魚塘,一個只有幾分地的魚塘,它從天然多姿叢林里慢慢浸出,有些神秘。透過一馬路,水流出,接著進入一個大魚塘,有二十多畝水面積。一個四五十歲男人,正在向魚塘里投放青草,他認真地一把把往遠處撒,幾只狗跑過來,在草堆前撿草吃。看來這幾只狗狗是一家子了,母親關(guān)照著它的三個寶貝,一路打跳撒歡。我與喂魚人寒暄著,知道他還是個老鄉(xiāng)。他說:“我貴州畢節(jié)人。我姓朱,在這養(yǎng)魚,種樹,種菜。這里的小地名是安吉縣地鋪鎮(zhèn),三官村。魚塘里有近一萬條魚,你看見了,我們基本上都喂草,一般長到三斤左右,就可以賣。我們百草原這邊吃的魚,基本上都是我們這里養(yǎng)的。蔬菜,這里種的。”正說著,兩只小鳥一下飛到地里,把剛長出一點牙的豆嘬了出來。貴州老鄉(xiāng)并不趕跑它們,我奇怪地問他為什么,他說:“沒關(guān)系,讓它們吃兩顆,我們種得多?!蔽液苄蕾p他對小鳥的態(tài)度,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tài)度。
我離開百草原賓館34號宿舍時,回頭看著,竹林邊,宿舍門前,紅紅的小車,小狗,幾只小雞,多美的一幅畫?。?/p>
責任編輯: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