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沿,孫琛
(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 201306)
?
基于Probit模型的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對水產品消費偏好的影響分析
蔡孟沿,孫琛
(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 201306)
中國已長期身為世界第一水產大國,但其水產品人均消費量與人均占有量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這表明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國內市場需求存在著巨大增長潛力。文章從消費者行為層面入手,結合北京、上海、西安三地問卷調查中的5個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運用Probit模型來分析各個指標與水產品消費偏好之間的關系。結論表明,家庭人口對消費偏好產生反作用,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則是正相關,其中家庭人口與收入水平對消費偏好影響程度較深,并基于此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消費偏好;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Probit模型;水產品
我國水域面積廣闊,漁業(yè)資源十分豐富,漁業(yè)生產在國內農業(yè)體系中占有較大比重。自1990年起中國的水產品產量已經連續(xù)23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據統(tǒng)計截至2014年中國的水產品產量已經達到6 450萬t[1],基本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供應;對應龐大產量,中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也呈現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從食品消費結構而言,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保健理念的深入,水產品由于自身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水平高于一般食品,且擁有比其他肉禽類等副食品更為豐富的營養(yǎng)結構,其消費量也逐年提升,對其他主要食品消費量產生一定沖擊。
2009—2013年間全國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品全年人均消費量以及對應年份的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如表1所示。
表1 全國城鎮(zhèn)居民主要食品全年人均消費量及水產品人均占有量 kg
數據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0-2014》.
由表1不難發(fā)現,糧食與鮮菜消費量逐漸減少的幅度較大,水產品消費量隨年份波動但總體表現為上升,平均量甚至高于禽類,但依然低于主要的肉類消費品種——豬肉;同時,與相應年份水產品人均占有量相比,水產品人均消費量的差距還很大,由此可知中國水產品消費水平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經濟、文化差異顯著,因此分析影響水產品消費的共同因素是找到全面提升全國消費需求水平關鍵的重要途徑,眾多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多。從影響因素方面,胡求光[2]利用實證方法表明人均收入、人口規(guī)模和城市化水平都能夠對水產品消費需求產生影響,劉銳等[3]和高金田等[4]也在研究中肯定了這3個方面的作用,并指出未來中國居民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將刺激水產品市場的規(guī)模擴張;譚誠等[5]主要從收入與價格這兩個在微觀經濟學上直接影響需求水平的概念入手進行研究;董楠楠[6]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收入增長導致水產品對肉禽類產品的替代影響開始顯現。與上述文獻多從宏觀層面切入分析相比,吳昊[7]在研究上海市居民對綠色水產品的消費偏好時,運用部分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性別、學歷、年齡等),通過單因素分析法探討消費者個體特征對水產品消費需求的影響,可以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
綜上所述,目前學者多習慣從宏觀視角來研究具體需求,而對消費者個體行為的研究相對較少,即使引用部分人口統(tǒng)計指標來進行微觀層面分析也多采用雙變量回歸,沒有綜合考慮各個指標的綜合影響。在消費經濟學中,研究市場需求需要從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入手,而偏好則直接體現在個人消費行為中,要探討影響這些行為發(fā)生的因素則可以從消費者個體特征出發(fā)。
本文將選取水產品需求問卷中關于消費者綜合特征指標的數據,通過搭建Probit數學模型,分析這些人口統(tǒng)計指標與消費者對水產品消費偏好之間的關系,從而從微觀層面對當前學術界討論水產品市場需求做一些補充。
數據源于對北京、上海、西安3個城市所做的水產品需求市場調研問卷,由于這些城市是各自所屬地區(qū)(華北地區(qū)、華東地區(qū)以及西北地區(qū))的代表性城市,因此選取這些地區(qū)的消費者作為調查對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域差異以及文化差異對分析結果可能產生的偏差影響。本次調研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平均發(fā)放到3個城市,同時根據各市行政圖,運用等距抽樣方式,隨機選取各市的4個區(qū)縣,每個區(qū)縣各自完成25份問卷,從而保障調研的客觀性與科學性。
結合問卷設計,選取消費者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和收入水平5個特征指標作為回歸模型的解釋變量,把消費者對水產品的消費偏好作為因變量;如果相比于肉類,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水產品則取值為1;反之為0。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的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由調研問卷整理.
從表2可以看出,本次調研對象多以女性居民為主、占到68.4%,而在中國從事家務工作的女性數量相對較多,因此她們購買水產品相對頻繁;在年齡上,15~64歲這一中青年群體所占比重較大,由于收入較高且觀念更新快,他們對水產品的接受態(tài)度往往更為靈活;在受教育程度這一指標上,大多數處于小學到高中之間,大學以上程度占近四成;家庭規(guī)模仍是以當前社會常見的三口之家為主,但3人以上的大家庭也占到45.2%;從收入水平來看,月收入以5 000元為界,中高收入所占比重與中低收入所占比重都是50%。這些數據分布使調研數據的涉及面更加廣泛。
Probit模型是一種廣義線性模型,主要運用在因變量為二分變量時對事件的發(fā)生概率進行分析。如上文所述,將消費者對水產品的消費偏好作為二分因變量,將5個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作為解釋變量,構建回歸模型。各個解釋變量的符號以及含義如表3所示,同時為便于計算,根據國內當前規(guī)定的教育年數把“受教育程度”這一變量折算為具體數字。
表3 解釋變量的符號及其含義
在明確各項變量的符號之后,可以根據Probit模型理論將方程表示如下:
prob(y=1|X1,…,X5)=prob(y*>0|X1,…,Xk)=Φ(β0+β1X1+…+β5X5)。
利用數據分析軟件stata(第八版),通過極大似然法對該模型進行回歸,并計算出各個變量的邊際效應,邊際效應反映某一自變量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改變一個單位對因變量等于1的概率影響。
從Probit模型回歸結果(表4)來看,擬合優(yōu)度R2為0.025 3,但在二分變量模型中,擬合優(yōu)度的重要性并非檢驗模型的第一指標。對應的似然比統(tǒng)計量LR為12.7,對應概率小于5%,可以表明這些人口統(tǒng)計特征指標共同對消費者水產品消費偏好產生影響。而從各個變量的系數顯著性來看,“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這兩個指標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家庭人口”與“年齡”這兩個指標則在5%與1%的置信水平下系數顯著不為0,而“性別”這一指標則由于P值過大無法通過顯著性檢驗。
表4 Probit模型回歸結果
表4的結果說明該模型通過了似然比顯著性檢驗,總體而言擬合優(yōu)度較好,且大部分解釋變量都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其所代表的系數可以較好地反映與因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在本次回歸中“性別”這一解釋變量的系數并非顯著,說明其擬合效果一般,因此從性別角度而言,不易直接判斷該特征指標與消費偏好統(tǒng)計上的數理關系。
“家庭人口”這一指標的系數符號為負,說明家庭規(guī)模與消費偏好之間呈現反向關系,即家庭人口越多、傾向于消費水產品的概率就越低。這可能是因為在中國水產品依然屬于價格較高的副食品,而家庭規(guī)模越大也就意味著伙食開支越高,尤其人口多的家庭往往老人小孩居多,他們的生活開支數量更高、項目更廣,無形中削弱了對水產品的消費偏好程度,這一點也能從高達6.8%的邊際效用概率變化中體現出來,即家庭人口每增加一個單位,更傾向于消費水產品的概率就降低6.8%。從膳食結構而言,人口越多的家庭往往對營養(yǎng)以及產品種類(不同人的口味有差異)需求也更大,因此提供品種多樣、價格適宜的產品是提升水產品消費需求水平的有效途徑。
“受教育程度”的系數符號表明其與消費偏好之間表現為正向相關,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費者、傾向于消費水產品的概率就越大。文化程度較高的人更注重通過科學飲食來保障營養(yǎng)水平,因此營養(yǎng)性價比更高的水產品也就自然容易被高文化層次消費者所青睞。同樣該變量的邊際效用顯示為0.008 13,也佐證了這一點,但該概率變化值并不大,有可能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消費者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前衛(wèi)的生活理念,不僅看重食品營養(yǎng),也十分關注飲食種類的豐富。另外,高文化程度群體往往工作時間較長、閑暇較少,因此烹飪以及食用方法相對復雜的水產品可能并非是其首選。
通常而言,年齡越大的消費者越注重養(yǎng)生,一般的肉禽類產品由于動物脂肪含量較高而并不被這些人所青睞,這一結果也在“年齡”變量的回歸系數中得以體現。年齡與消費偏好呈正向方向,表明年齡越大的人越傾向于消費水產品;同時這一單位概率變化率為0.6%,該變化率絕對值不大的原因可能是年齡大的人對于骨刺多、腥味重等水產品特有的生物屬性往往比較敏感,因此他們雖然了解水產品營養(yǎng)豐富,但考慮到食用體驗較差,也只好敬而遠之。
“收入水平”變量系數為正,與消費偏好直接呈現正向相關關系。從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理論來看,收入水平構成了限制人們食品獲得量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水產品在國內當前仍屬于均價較高的食品品種,這也就不難解釋這一點了。收入水平越高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相對更為昂貴的水產品,因此在綜合考慮營養(yǎng)成分等條件下,他們對水產品的消費偏好程度也就越高;另外該變量的邊際效用為3.4%,說明消費者的收入每增加1 000元,他們傾向消費水產品的概率就提高3.4%,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消費者在選擇購買水產品時會著重考慮自身的收入水平。
本文從研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入手,選取個人特征指標,包括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年齡、性別以及收入水平等,同時運用Probit模型分析這些指標與消費者對水產品消費偏好的影響方向與關系程度。
結論表明,除“性別”變量在回歸分析中無法通過顯著性檢驗,并且回歸結果無法充分表明與消費偏好之間的關系外,另外4個變量都可以在一定置信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且系數符號所表明的對應關系也與當前社會所反映的消費行為相吻合。其中,“家庭人口”與因變量之間為反向作用,其余3個變量皆呈正向關系,并且“家庭人口”與“收入水平”兩個變量構成影響消費者消費偏好的主要因素(從邊際效用可以體現)?;谇拔姆治觯ㄗh可以從教育宣傳、產品多樣性以及價格因素等方面入手促進水產品消費。
考慮到消費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對水產品接受能力越強,但接受綜合教育對于部分消費者來說需要大量機會成本,因此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水產品的營養(yǎng)以及保健功能,如組織相關高校走進社區(qū)進行科普宣傳,增進消費者對水產品的了解,通過專題形式引導居民理性科學消費,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水產品的市場需求。
大力發(fā)展水產品深加工業(yè),豐富產品類型。雖然高文化程度群體重視水產品的營養(yǎng),但是較少的閑暇使他們不熱衷于消費原始形態(tài)的產品。為此針對這部分群體接受能力較強的特點,相關企業(yè)可以改良生產技術,提升水產品檔次,積極開發(fā)流行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或者其他加工產品,來滿足不同需求。
收入水平依然是制約消費需求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居民收入短時間內迅速增加是不現實的,因此應從價格入手,穩(wěn)定并降低水產品價格,相當于提升居民購買力。有關部門應大力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在物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各地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規(guī)模養(yǎng)殖,并通過改進養(yǎng)殖工藝來提高產出,從而由擴大供給穩(wěn)定產品價格,達到刺激消費需求的目的。
[1] 農業(yè)部漁業(yè)局.2014中國漁業(yè)統(tǒng)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4.
[2] 胡求光,王艷芬.我國水產品的消費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9,30(4):97-102.
[3] 劉銳,李冉,陳潔.我國水產品消費特征及增長潛力[J].農業(yè)消費展望,2010,7(5):53-58.
[4] 高金田,李京梅,劉鐵鷹.中國水產品居民消費需求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J].東岳論叢,2013,34(1):118-123.
[5] 譚城,張小栓.我國城鎮(zhèn)居民水產品消費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漁業(yè)經濟,2005,23(5):41-43.
[6] 董楠楠.近二十年來消費結構變化對中國水產品需求的影響[J].生產力研究,2006(5):88-89.
[7] 吳昊.上海市區(qū)居民綠色水產品消費影響因素分析:以陽澄湖大閘蟹為例[D].上海:上海海洋大學,2011.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for Consumer Preferences of Aquatic Products Based on Probit Model
CAI Mengyan,SUN Ch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China has a big gap betwee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per capita availability,although China has been ranked first in aquatic production for the long run.What’s more,it means the domestic demand has a great potential with the growing resident income.From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the paper used Pr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with the consuming preference and 5 factors which come from questionnaire in Beijing,Shanghai and Xi’an.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family size has an opposite effect on preference.However,age,education and income level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The family size and income leve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Consumer preference,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istical indicators,Probit model
2015-12-01;
2016-04-26
農業(yè)部規(guī)劃項目“中國水產品需求分析”(D-8005-13-0294).
蔡孟沿,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水產品消費,電子信箱:cai5665@163.com
孫琛,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經濟,電子信箱:chensun@shou.edu.cn
F327
A
1005-9857(2016)06-0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