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英
你見過把面團當氣球吹的嗎?你見過騎著獨輪車削刀削面的嗎?你見過用拉出的龍須面穿針的嗎?如果你總是搖頭,那你就真的錯過“面食超人”的絕活表演了。
“面食超人”名叫王張龍,是個山西漢子。小時候,他到飯店吃飯,恰巧看到廚師現(xiàn)場表演刀削面。只見廚師左手托著面團,右手握著特制的弧形削刀,一刀緊接一刀,削出的面片兒,一片連著一片,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白線,爭先恐后地落入湯鍋。精湛的技藝,引來顧客們的陣陣叫好聲。他則看得目瞪口呆,最后漲紅著小臉說:“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學(xué)。”
16歲時,王張龍便從中學(xué)輟學(xué),獨自來到太原的一家飯店打工,正式和面打上了交道。不知是天生的愛好,還是因為兒時的夢想,他真就愛上了做面食。在跟師傅學(xué)習(xí)時,他總是全神貫注,唯恐漏掉一個動作。師傅見他好學(xué),也不藏私,經(jīng)常給他開小灶,一對一地指導(dǎo)他。
爸媽知道后,卻是一萬個不同意,連夜坐車從老家趕到太原,逼他辭職。從小溫順的他卻執(zhí)拗起來,打死也不肯離開。就這樣,他一邊應(yīng)付家人的威逼,一邊一心一意地學(xué)習(xí),用了三年的時間終于打下了扎實的白案基本功。
但是,僅僅做個稱職的面點師,不是王張龍的最終夢想。他開始琢磨新鮮玩意兒,并不斷做試驗,想把面食做得更加精致。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上,王張龍帶著他的“獨門絕技”,登上了表演臺。2.5千克重的面團,在他的手中慢慢揉搓,硬是拉出了16384根龍須面。在萬眾矚目之下,那細如發(fā)絲的龍須面,居然能夠用來穿針眼,讓所有的觀眾為之驚訝。
有一次,王張龍在電視上看到獨輪車的雜技表演,突然有了靈感,就想:為什么不把雜技表演與刀削面技術(shù)結(jié)合起來呢?于是,他興沖沖地買了輛獨輪車,開始訓(xùn)練騎獨輪車。因為不懂動作要領(lǐng),他常常身體失衡,從車上摔下去。一天下來,渾身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這時,他的倔勁又未了,不管摔下多少次,他都會再一次快速地爬上車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3年,王張龍騎著獨輪車駛進了太原國際面食節(jié)。表演時,他腳騎獨輪車,頭頂面團,雙手拿削面刀,片刻間又薄又勻的面片兒就飛入熱氣騰騰的鍋中,引來觀眾的陣陣歡呼聲。
在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會上,王張龍將和好的四千克面團捏成球狀,在中間留一個小口,然后深吸一口氣,對著小口吹了起來。瞬間,面團開始膨脹,如同氣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透明。直至面皮變成紙一樣薄時,他才緩緩?fù)O?,扎口、收尾,一氣呵成。?jīng)認證官確認,這個面氣球直徑居然達到了1.8米,讓在場的觀眾為之震撼。
2015年4月,王張龍又從山西省52萬餐飲從業(yè)人員中脫穎而出,成為16名廚師代表中的一員,趕赴美國進行面食制作的現(xiàn)場表演。
記者問王張龍:“您的技術(shù)水平那么高,一定有什么秘訣吧?”他謙虛地說:“山西人都會做面食,能有什么秘訣呢?只是在我看來,無論做什么事,不但要做得精致,還要做到極致,這樣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