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摘 要】 糖尿病是老年群體的高發(fā)疾病,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次已經超過一億次,而糖尿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居民的重要慢性疾病。糖尿病并發(fā)癥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而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并發(fā)癥風險進一步升高,控制好血壓水平對患者預后意義重大。為此,本文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管理進行了綜述分析,并探討了相關管理方法,旨在為老年糖尿病臨床治療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 老年 高血壓 糖尿病 血壓 血糖
高血壓及糖尿病是終生治療性疾病,WHOY已經明確認定兩者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高血壓和糖尿病發(fā)病率居于我國慢性病之首,兩者尚無根治措施,但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壓將大大降低并發(fā)癥風險,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多數患者經有效的血糖和血壓控制后可獲得較高的生活質量[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管理問題,對于疾病預后影響較大,而如何提高管理質量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1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研究進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較長,受血糖、血管病變等影響,極易并發(fā)高血壓。但老年患者機體敏感性降低,血壓升高早期軀體不適感并不明顯,因而有必要做好血壓的長期監(jiān)測,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最為便利的方法。近年來,我國臨床醫(yī)療機構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研究逐步深入,出現了較多新型管理模式,發(fā)揮了輔助管理血壓的良好效果[2]。但是,現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模式尚不完善,且患者個體性較強,依從性較差,需進一步完善各類管理方法,同時突出管理的針對性和個體性。
2 血壓管理方法
2.1 藥物管理對策
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方案,堅持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藥原則,要有效控制藥物及其劑量等,合理搭配,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發(fā)生風險。用藥前或調整藥物前,應對靶器官功能綜合評估,從而選擇最優(yōu)的用藥方案,注意適應癥,監(jiān)測用藥效果。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往往存在多種合并癥,腎功能損害較為嚴重,在監(jiān)測血壓控制效果的同時,需定期尿微量蛋白、腎功能、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藥物。同時,應注意定期行眼底檢查,積極預防眼底并發(fā)癥。
2.2 健康教育干預對策
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衛(wèi)生保健知識了解極為有限,因而有必要強化相關宣教干預,以保障老年患者獲得正確的健康指導,便于管理血壓情況。宣傳欄等宣教方式社會大眾喜聞樂見,因而要充分利用各類宣傳欄,講解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重要性及干預措施。同時,與社區(qū)及基層醫(yī)療單位合作,開設“糖尿病血壓管理知識專欄”,方便糖尿病患者及時了解相關知識。健康教育講座是較為有效的宣傳指導手段,患者的參與積極性也較強,因而應開展“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專題講座” ,對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危害、發(fā)展過程、常見臨床表現等作詳細介紹,指導患者關注血壓指標,積極采取預防措施,積極改善血糖達標的不足、血壓控制差等問題[3]。為進一步提高患者參與健康教育的熱情,也可開展糖尿病血壓管理現場咨詢,引導患者說出內心的疑惑,醫(yī)護人員給予專業(yè)解答,讓患者更加直觀的了解血壓控制目標、血糖監(jiān)測達標、血壓自我管理等知識和技能。對于無法參與統(tǒng)一健康教育活動者,可采取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干預,上門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導,讓患者學會自我管理技能,同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2.3 飲食管理對策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與飲食關系密切,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應充分考慮老年患者各類合并癥情況,在低鹽膳食基礎上,進一步控制脂肪、淡水化合物等攝入。根據患者病情、血壓血糖指標及并發(fā)癥情況制定食譜,并監(jiān)督指導患者按食譜要求飲食,監(jiān)測患者血糖、血壓指標情況,參考體質量、年齡及消耗量情況,及時調整食譜。向患者講解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的飲食要求,嚴格進行低鹽膳食,除食鹽用量控制,還要限制鹽腌制食品、含有鈉鹽調味品、高鈉鹽食物等攝入,患者每日鹽總攝入量在5g內,預防鈉水潴留產生。老年糖尿病應注意優(yōu)質蛋白質、鈣鐵元素、維生素、無機鹽等攝入,應告知患者每種營養(yǎng)物質攝入量比,并具體至每一類食物,包括粗糧、白面、豆類、魚類、蔬菜、玉米面、水果等食物類型。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使用含糖飲料、高糖水果、甜品、肥肉等食物[4]。
2.4 運動管理對策
勞逸結合對于患者血壓控制較為有效,因而糖尿病患者既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又要注意適當進行體育運動。為保證患者睡眠,應向患者講解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臥室遮光隔音等,睡前保持安靜,不要激發(fā)起興奮情緒,保證睡眠質量。同時,鼓勵患者在三餐后1h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選擇輕體力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減輕患者胰島素抵抗情況,改善微循環(huán),便于控制血壓指標。對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心肺功能是否存在異常,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感到輕度勞累后應盡快休息,不可過于勞累[5]。
2.5 指導患者自我監(jiān)測血壓
應培訓患者及家屬血壓測量方法,指導患者在每日做好血糖監(jiān)測基礎上,再進行血壓監(jiān)測,但需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調整降壓用藥或降糖藥物,發(fā)現血壓或血糖指標的異常改變時盡快到醫(yī)院復查,由醫(yī)生指導調整用藥方案。
3 小結
當前,我國醫(yī)療領域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不同管理方法,管理成效較為理想。但需認識到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壓管理,應以患者為主體,強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尤其要增強健康教育等工作。雖然目前我國醫(yī)療機構對于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較為重視,但健康教育干預方法相對單一,需豐富宣傳教育方法,并配合其他管理措施,以滿足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的血壓管理需求。
參考文獻
[1]謝翠華,薛耀明,曹瑛,等. 廣州市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 護理學雜志,2008,12(19):65-67.
[2]許進,梁衛(wèi)偉,施寅彬,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及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8(22):34-35.
[3]雷芳,陳淵青,羅紅,等. 基于達標理論的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家庭訪視效果觀察[J]. 護理學報,2016,9(03):19-22.
[4]潘華秀.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79例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3(14):116-118.
[5]胡瑞杰,童南偉. 2015 ADA糖尿病醫(yī)學診治標準解讀——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19(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