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納米比亞及安哥拉的沙漠中,有一種生命旺盛的植物叫千歲蘭,它能生長數(shù)百年甚至幾千年,成為沙漠生命之奇觀。
千歲蘭在幼年時有四片葉子,其中有兩片為子葉,它會隨著千歲蘭的成長而凋謝。另外兩片為真葉,在這兩片真葉的基部有一條生長帶,位于那里的細胞有分生能力,不斷產(chǎn)生新的葉片組織,使葉片不停地長大。隨著風吹沙磨,葉子前端被破壞,甚至死亡,但是只要葉子最基部的生長帶沒有被破壞,損失的部分很快就會由新生部分替補,葉子看起來依舊如新。
為什么千歲蘭能在炎熱、干旱、狂風的惡劣環(huán)境中不僅不死,反而還會活得生機勃勃?
我們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千歲蘭有兩片會生長的葉子,其實是錯誤的。千歲蘭的葉子雖然會斷臂生長,并能利用龐大、寬厚的葉子吸收空氣中少量的水分,但是僅僅吸收水分還不夠。千歲蘭生命離不開強大的根,它的根系特別發(fā)達,主根粗壯而強大,能向地下延伸數(shù)十米,并能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生長、延伸,無論多么艱難,都能找到地下水位,及時為千歲蘭的軀干供水,以保證生命的延續(xù)。有人做過實驗,一旦破壞了千歲蘭的根,千歲蘭就會迅速死亡。
(摘自《潮州日報》)
【素材解讀】
千歲蘭生長在地表上的葉片非常寬大,讓人誤以為這就是千歲蘭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而千歲蘭生長在地下發(fā)達的根系,雖然非常強大,但因為人類看不見而常常被忽視。我們常常贊美事物的外表,卻忽略了事物的內(nèi)涵。無論外表多么令人驚嘆,離開了本質(zhì),也將是一聲嘆息。
【適用話題】
表與里;內(nèi)涵是根本;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