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芳 圖/譚 春 陳遠瓊
普洱市瀾滄縣老達保村李娜倮拉祜山上一朵美麗的麻栗花
文/田 芳 圖/譚 春 陳遠瓊
李娜倮,女,拉祜族,中共黨員,1983年12月出生,云南省瀾滄自治縣酒井鄉(xiāng)勐根村老達保人。為傳承拉祜文化,成立雅厄藝術團,任副團長,積極動員102戶村民全部參加雅厄藝術團。多年來共創(chuàng)作了30多首拉祜語歌曲,其中《快樂拉祜》《真心愛你》《新年快樂》等歌曲唱響大江南北。李娜倮是十八大代表,還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
老達保寨是個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位于云南普洱市瀾滄縣酒井鎮(zhèn),該寨自然風光秀麗,生態(tài)良好,寨內拉祜族傳統(tǒng)桿欄式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濃郁的拉祜族特色,拉祜文化底蘊深厚,是拉祜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較完好的地方之一。2006年拉祜族創(chuàng)世史詩《牡帕密帕》被公示為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村作為保護傳承基地之一,享有“魅力新農村”榮譽。在這個隨處充滿著音樂歌舞的老達保寨子里,人們總會看到一個扎著馬尾辮,背著吉他,臉上蕩漾著笑容,身著用銀制品裝飾、色彩鮮艷的拉祜女子在踩著節(jié)拍婆娑起舞,悠然歌唱。這朵拉祜山美麗的麻栗花就是——李娜倮。
娜倮,一個普通地道的拉祜農家女子,既沒有上過一天的音樂學院,也沒有受過一天的專業(yè)訓練,卻憑著對民族音樂的摯熱之情,用她那雙整日拿著農具干農活的粗糙之手譜寫出了一首首旋律動聽,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甘做拉祜文化的傳播者,帶領著老達保雅厄藝術團,以一首《快樂拉祜》唱遍了祖國的大
江南北,唱響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唱到了國家大劇院,使“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拉祜文化揭開神秘面紗,走出云南、走遍中國、走向世界。從此,她用歌聲譜寫了快樂幸福的人生新篇章。
2002年,瀾滄縣老達保村成立了拉祜雅厄藝術團,團長是娜倮的父親李石開。有音樂天賦的娜倮與弟弟扎努、扎思率先報了名。娜倮心想:要傳承并弘揚村里的拉祜文化,藝術團必須不斷發(fā)展壯大。為使拉祜雅厄藝術團全面展示絢麗多彩的拉祜文化,她積極主動承擔了宣傳、組織、動員等大量工作。在她的大力宣傳動員下,藝術團成員從成立之初的40多人發(fā)展到現在的200多人,藝術團有吉他100多把。影響力和感召力也在不斷增強。
為做好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娜倮還被特聘為酒井鄉(xiāng)勐根村完小的雙語教師,專門向1至5年級學生傳授拉祜文化。每周到勐根村完小給學生們上三節(jié)拉祜文化課,教孩子們跳蘆笙舞、擺舞、彈吉他。同時,她還帶領村民學習民族賀歌、禮儀歌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學唱活動,帶頭跳民族健身操、三跺腳、蘆笙舞、拉祜擺舞等,還動員自己的丈夫張扎思加入到傳承拉祜文化的行列中,到學?;蛟诖遄永锝绦∧泻⒋堤J笙。在她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下,使獨具地方特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如今老達保村名聲遠揚,成為“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
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使娜倮對拉祜文化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她十分傾心于拉祜文藝創(chuàng)作。為了讓村里拉祜雅厄藝術團活動的內容更豐富,節(jié)目編排更充實,在協(xié)助父親打理好雅厄藝術團的同時,娜倮還對全鄉(xiāng)4個文藝表演隊進行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歌舞培訓,并積極組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織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鄉(xiāng)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平時開展民族團結和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活動時,她把黨建、廉政文化、禁毒防艾、計劃生育、民族團結等政策法規(guī)和有關知識,編排成“本土”民族歌舞、小品等文藝表演形式,宣傳起來不僅通俗易懂、喜聞樂見,而且群眾也容易接受、樂于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她編排的《快樂拉祜》《搓達爹》等10多個節(jié)目被瀾滄縣160個黨建文藝表演隊學習和傳唱,在全縣各村寨營造了民族文化發(fā)展和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氛圍。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在老達保村民小組得到了具體的實踐和彰顯,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2006年,老達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之一,被譽為是唱響《快樂拉祜》的地方;2012年,獲得了“第四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jié)—魅力新農村”十佳鄉(xiāng)村榮譽稱號。
隨著《快樂拉祜》的歌聲傳遍全國各地,娜倮和老達保雅厄藝術團用勤勞換來了幸福,用歌聲傳遞了歡樂、傳承了拉祜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光游客。許多村民無不動情地說:我們拉祜傳說是從葫蘆里出來的,歷經滄桑,迎來了今天的盛世,我們歌頌共產黨,歌唱新生活。唱呀!跳呀!我們是快樂的拉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