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是否聽說過“外貌協(xié)會”呢?所謂“外貌協(xié)會”,指的是單純以對方的外貌作為評判標準,并且以此決定是否繼續(xù)交往的族群。其實對于同學們來講,在學校,怎樣與同學相處及如何獲得其他同學的尊重和好人緣,是在學習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許,同學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方法。下面,我們看看《弟子規(guī)》泛愛眾篇對此是怎樣解讀的呢?
相親相愛,同住地球村
《弟子規(guī)》泛愛眾篇開篇便首先提倡“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意思是說人與人之間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達,縮小了時空距離,地球便如同一個村落,使人與人之間往來互動更為便捷,也因此,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和睦共處,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在地球村,有些事情一定要知道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這句講到一個人會受到別人的推崇與尊重,靠的是其品德高尚,而與外貌無關(guān)??墒?,在實際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外貌協(xié)會成員”習慣“以貌取人”,那可不是好習慣。沒準會錯過一些真名士與真朋友呦!那可就得不償失嘍!所以,記得與人相處時,要遠離“外貌協(xié)會”。
晏(yàn)嬰使楚
齊王派長相普通的晏嬰出師楚國。楚王想侮辱晏嬰個矮,就在城墻下開了一個小門讓他進。晏嬰不卑不亢地說:“這是狗洞,如果我訪問的是狗國,我就從這里進去。”楚國人一聽,忙打開城門讓晏嬰進來了。見到晏嬰,楚王故意問:“齊國沒人了嗎?怎么派你來了?”晏嬰回答說:“我國派人出訪有個規(guī)矩:上等國派上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國來了?!背趼牶髮﹃虌朊C然起敬。
人不可貌相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一個名叫子羽。因其長得其貌不揚,最初孔子認為他大概不會有什么出息。當時孔子有另外一個學生,名叫宰我。宰我長得相貌堂堂,又能言善道。孔子第一次和宰我交談的時候,就認為宰我以后一定能夠有作為。
然而,結(jié)果卻和孔子料想的不一樣。子羽對求學問很有興趣,并且喜歡思考,經(jīng)過他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而宰我卻十分懶惰,孔子三番兩次地勸導,宰我也無動于衷,氣得孔子把他比喻做腐朽無用處的木頭??鬃痈袊@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币馑季褪钦f:如果以容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就會像對子羽一樣,產(chǎn)生誤判;如果以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才華,就會像對宰我一樣,產(chǎn)生誤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