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璐璐
中午吃飯的時間到了,我正在給小朋友分菜,突然有小朋友喊:“老師,森森把湯打翻了!”小朋友一起注視著我,等著我的“發(fā)落”,而打翻湯的森森則用慌張的眼神看著我,任憑那湯從桌上流到身上。我怕孩子燙著,連忙喊:“森森,快站起來!”而他仍然沒有反應,于是我趕緊跑過去將他拉開。
我感到很痛心,這么多幼兒看著湯被打翻,連最起碼的自我保護都不會。湯是很燙的,但只要站起來,危險就可以避免。為此,我組織幼兒討論“湯打翻后,我該怎么辦?”使幼兒認識到事情發(fā)生后,首先要自己想辦法,湯很燙時應該馬上站起來,或者把兩腿分開離開座位,最后才是請老師幫忙。
一、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差的原因
諸如上述事情,幼兒園里時有發(fā)生,但當遇到類似的危險事件時,很少有小朋友能自我保護,從而避免危險的發(fā)生。那這種現(xiàn)象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
1.家長意識的淡薄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成人的愛多傾注于他一人身上,使他們有太多的優(yōu)越感:遇到難題就大哭大鬧,顯得束手無策;平時逛街過馬路時,不管紅燈、綠燈,家長背著孩子一起過,不教孩子遵守規(guī)則;家長也不教孩子認識一些主要標志,而只認為孩子不懂事,只要不哭鬧就行了,認為“樹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會自然懂得。
2.孩子依賴性強
獨生子女在家里處于“獨特”的位置,家中缺乏能夠與之分享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現(xiàn)在有些家長不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交往,孩子每天面對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自我保護的機會也漸漸減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賴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樣保護自己,該怎樣避開危險。
二、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策略
自我保護意識是指幼兒對保護自己知識的掌握及保證自身安全的基本行為的認識。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fā)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常識所造成的。因此,在幼兒園工作中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
1.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使幼兒學會自我保護意識
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首先必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使幼兒明確“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對的”。為此,教師必須做到“細”。如:早晨入園時,教師首先認真檢查孩子是否帶不安全物品,一旦發(fā)現(xiàn),立即沒收,并和家長及時溝通;午睡前,對幼兒進行細心檢查,以防尖銳、堅硬或細小的物品帶入寢室,對幼兒或他人造成傷害。其次,進行隨機教育:如開、關門時,手指不能夾在門縫里;行走時,手不能插在衣兜里,要手扶欄桿靠右行走;幼兒玩耍時,互相之間不追逐;不亂采食花草、種子;不靠近電源,以防觸電等,教師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隨時進行指導。
2.組織活動的有序性,使幼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活潑、好動,但自我保護能力欠缺。因此,活動開始前教師都要認真講述活動規(guī)則:“不推”“不打”“不踢”“不搶”,然后再進行活動,如室內(nèi)活動時,提醒幼兒不能爬窗臺;不要從桌椅上跳下來,以防跌傷或造成骨折;不能將玩具塞在鼻孔、耳朵、嘴里;剪刀、鉛筆尖不能對準人。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活動中時刻考慮到預防各種可能發(fā)生的不安全因素、行為,隨時向幼兒灌輸安全知識,逐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
3.注重各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幼兒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設各種活動標志和各種“區(qū)角活動”。在幼兒園的樓梯口、轉(zhuǎn)彎角貼上安全標志,時刻提醒幼兒,強化記憶;在活動室,設“生活角”“圖書角”等,為幼兒提供一些錄音、圖片,將自我保護的內(nèi)容編成小故事進行講述或結(jié)伴進行情景表演。其次,成立“小小檢查員”,負責檢查幼兒的活動場所及不良行為舉止,發(fā)現(xiàn)不安全的因素馬上報告老師或立即插上一面小紅旗提醒大家注意,對個別小朋友不安全的行為及時指出、糾正。在活動中幼兒既是檢查者,又是實施者,從中可使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得到強化練習。
4.注重評價手段的運用,使幼兒鞏固自我保護意識
在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過程中,注意抓住教育契機,和幼兒共同分析、判斷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引導幼兒開展討論:今后活動中應注意哪些活動事項?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避免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事故?同時,針對普遍性的典型事例、事故,及時對幼兒進行現(xiàn)場教育,表揚運動中頭腦靈活、表現(xiàn)好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教育幼兒及時吸取事故教訓,從而加強、鞏固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5.家園同步教育,使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合力
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幼兒園實施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為此,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另外,在“家園欄”上開辟有關的專欄,和家長交流看法。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的職責,然而,健康與安全不能被動地等待給予,而應該讓幼兒在教師與家長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通過良好的環(huán)境、各種教育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實踐訓練,循序漸進地主動獲得,從而逐步提高幼兒預見危險、排除危險、保護自己的能力,使其養(yǎng)成積極、健康、樂于探索、有責任感的良好品質(zhì)。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