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英
學語文并不局限于課本。生活處處有語文,學語文渠道很多,如閱讀、寫作、表達等。小學課外閱讀就是學習語文的一條最佳路徑。課外閱讀可以依托課本,抓住教材課文這條主線引導學生閱讀。
一、結合教材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
針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課文,向學生推薦主題相仿、相反或相關的內容,往往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教《圓明園的毀滅》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課外資料,特別是視頻資料,方便學生學習。通過拓寬學生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文章內容。教學以科普為主的課文《新型玻璃》時,引導學生查找相關的科普知識資料,老師可以事先準備幾種玻璃,還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通過觀察了解其他各種新型玻璃。通過多了解新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通過新奇的內容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現(xiàn)在查閱資料的方式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方便。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以及請教家長來擴大自己的資料來源。特別是學生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知識,不僅能夠提前對課文做好預習準備,還能積極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這樣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課堂知識點,并且積極配合老師布置的任務。
老師不斷地引導學生,根據(jù)課堂內容查閱資料,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就會不斷地提高。這種能力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幫助,特別是在今后的自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搜集有用資料,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閱讀原著
小學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堪稱經典,學生非常喜歡。及時利用學生的這股熱情與興趣,結合課文介紹閱讀原著,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學習《草船借箭》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去看原著,獲取更多的故事,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講故事。在學習《田忌賽馬》的故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史記》,歸納在《史記》中的成語。這些經典古文,同時也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只要學生有興趣,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大的進步。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容都是從經典原著中節(jié)選的。這種以點帶面的機會,老師一定要抓住,因為這是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大好機會。如果教育得當,則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一課的成功,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對一本書的熱情。大量的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能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經典著作是學生接觸文學,提高寫作和欣賞水平的重要途徑。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可以寫入學生的閱讀書單。閱讀經典、品味經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也能為學生樹立合適的價值觀、人生觀。
三、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閱讀其他讀物
在教學中,我們要因勢利導介紹作者背景、文章風格、其他作品的特點,引導他們讀課外書。例如,在課堂上,一個作家,有不同時期的作品,不同風格的作品,那么是什么引起作者寫作風格的轉化,作者同時期的作品和其他時期的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通過大量閱讀同一作者的作品,能對一個作者做出更加全面的界定和認識。這種縱向的比較,可以加深學生對作者的認識,以及對人物當時寫作心情背景的理解。
再如,寫黃山風景的文章有很多,詩歌也有很多。這些文章都有什么不同點,又都借描寫黃山抒發(fā)了怎么樣的情感。同樣的情況在西湖的眾多作品中也適用。我國眾多的名勝古跡,都吸引了名人騷客的前往,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很多都成為傳世經典。這些文章書寫的角度以及寫作手法的橫向對比,可以引導學生從更多的視角思考同一個問題。
課堂教學的內容總歸是有限的,但課外的延伸是無限廣闊的。老師要從中牽線搭橋,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學習方向,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只有通過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擴大接觸面,才能通過不斷補充課外知識補充課堂上的不足。這就需要老師的努力與學生的配合。
通過不斷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可以提高學生從閱讀中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