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
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曾紅遍大江南北,片中“父親母親”的愛情純美動人。我也試圖從自己的父親母親身上發(fā)現(xiàn)一點兒“秘密”,結(jié)果卻大失所望:他們是如此的不同,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簡直就沒有結(jié)合在一起的可能。
首先是他們的外形差別太大:父親長得精瘦,母親說他是“好吃的螳螂長不胖”;而母親自己則是屬于那種“喝水也長胖”的人。強烈的反差常讓我想到舊社會的農(nóng)民和地主。
當(dāng)然這還不是關(guān)鍵,最讓我費解的還是他們迥異的脾氣。先說母親,她是我們那里公認(rèn)的女強人,在兩年之內(nèi)把一個開始只有幾百元資產(chǎn)的小店辦成了中型批發(fā)部。《紅樓夢》中有一句“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在母親身上卻絲毫找不出水的柔情。她似乎總是精力充沛,整天喋喋不休,而且嗓門特大,每天架著大嗓門催促我們起床、吃飯、上學(xué),簡直是神氣十足的“家長專制”。
母親不是水做的,但父親絕對是泥做的——至少我這樣認(rèn)為。在“女強人”的母親面前,父親似乎是個若有若無的陪襯。母親在家里“發(fā)號施令”,父親總是唯唯諾諾:“好吧”“是的”,了不起就是一句“不是吧”,比泥巴還軟。其實父親不是不會說話,在店里跟顧客們也挺能侃的,可一遇到母親不知怎的就沒話了。最讓我生氣的是母親發(fā)脾氣,最后總要往父親身上撒氣,而父親卻總是一副忍辱負(fù)重的樣子。對于父親的遭遇我常憤憤不平,但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直到有一次——
父親進貨回來卻發(fā)現(xiàn)一箱鞋子全是順邊的,我心想這下完了,果然,那熟悉的大嗓門又來了:“你怎么搞的?虧你還是高中畢業(yè)。這鞋子全是順邊的你沒看見嗎?賣不出去給你穿……你只會給別人添麻煩……”父親卻巋然不動——他早已在“暴風(fēng)驟雨”中練就了一身“銅皮鐵骨”。我卻看不下去,故意問母親:“媽,您是屬虎的吧?”母親不答話,父親聽出我話中的意思,在一旁詭秘地笑著,母親頓時火冒三丈:“你還笑,有什么好笑的?某些人簡直像頭豬,并且他就屬豬!”哦!父親屬豬,難怪,難怪。父親這時干脆耍起豬的特長,一聲不吭,裝著不懂,母親嘮叨了幾句就走了。后來,那堆鞋終究沒有賣出去,母親也沒把它們?nèi)o父親穿,就當(dāng)廢品低價出售了。
事后,我對父親說:“幸虧媽忘記了,不然您的腳可就遭殃!”“你媽呀,是刀子嘴豆腐心……”停了一會兒,父親又悠悠地說:“其實你媽很辛苦?!备赣H說這句話時,眼睛深邃得像一泓幽潭,但我知道,這深邃不屬于我,它屬于母親。
母親是幸福的,她有一個能夠理解包容她的丈夫。每次母親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時,總是父親打來洗腳水,端來熱茶……
父親當(dāng)然也是幸福的,母親每次領(lǐng)我和哥哥去報名時,在家長一欄上報的總是父親的名字(其實哥哥是跟著母親姓的)。在母親心中,父親才是真正的“一家之長”。
【簡評】
本文開篇不凡,先由我國著名導(dǎo)演張藝謀的電影引入;接著描寫父母外形的差異以及迥然不同的內(nèi)在氣質(zhì);然后詳寫憨厚的父親進了一箱“順邊鞋”,遭到了母親如“暴風(fēng)驟雨”般的數(shù)落,其間,母親儼然是個“王熙鳳式的女強人”,父親則變成了一個“豬八戒式的泥疙瘩”,“我”充當(dāng)了一回“沙和尚式的和事佬”;最后以父母的互相寬容諒解和“我”對他們的深情祝福作結(jié)。文章立意新穎,剪裁精當(dāng);語言詼諧,敘事生動;尤其是文中的人物描寫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值得大家效仿。
(指導(dǎo)老師:王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