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朵兒
去年3月份,大山里的留守孩子觸動了我,我突然想到,要為他們寫點東西,于是,我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大山,山上是漫山遍野的臍橙以及層層疊疊的梯田,山腳下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村莊有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不時傳來幾聲雞鳴犬吠……
我塑造了一個拇指大小、穿著橘黃色運動裝的風精靈形象,他騎著白色自行車,總是載著一個波斯菊精靈,從樹葉間飛過。然后,我借著這個有趣的風精靈的視角,去打探大山里一個名叫小辰的留守孩子的情感世界。
作品里,小辰的父母都在山外的城里當建筑工人,小辰跟爺爺奶奶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里,要下六十二個臺階來到山下的井里才能挑到水。山里的生活是艱苦的,小辰無疑也是孤獨的,但是,我不想我的筆下只有孤苦,我還想讓孩子們看到小辰身上可愛的童趣、大山一般的豁達、山野孩子純潔的友誼以及山里人跟大自然的情感等等,這就是我的小說《騎自行車的風精靈》。
我以為,在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當中,孩子的心靈最純、最美、最神秘。一朵花、一棵草、一片白云,在孩子的眼中,都是跳動著的美麗的音符,童真的世界是個幻想之城,幻城里,一切皆有可能……
我希望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希望孩子們能夠明白善惡美丑,能夠吸取成長的正能量。
不得不說,童年那段快樂的鄉(xiāng)間生活是我如今寫兒童小說的源泉,盡管十歲那年,我就離開了鄉(xiāng)村,但是,那段記憶卻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幾乎是自動化地潤色。我經(jīng)常都會夢見自己率領(lǐng)著小伙伴捅馬蜂窩、用蜘蛛網(wǎng)粘知了、提著籃子采蘑菇、看著哥哥從十幾米高的懸崖跳下水潭游泳這些場景。
我的性格屬于典型的雙重性格,在大人面前我屬于乖乖女,但是有時候我又像個男孩子一樣無所畏懼。小時候在農(nóng)村,我就干了很多比男孩子還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就比如,捅馬蜂窩這件事,就很少人干得來,而我對此是毫無畏懼并且極其熱衷的,雖然我的腦袋經(jīng)常因此冒出不少泡泡,但是我用捅來的馬蜂子擦一下頭上的泡泡,這事兒就算過去了。不過,還真是神奇,馬蜂子擦過后,頭上被馬蜂蜇出來的泡泡經(jīng)常能夠神奇地散去。
寫作,就像做一件根雕工藝品,需要精雕細琢,不能有絲毫的敷衍。尤其是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者,我們面對的讀者是純真潔白、少有判斷力的孩子,我們的作品要給予他們的必須是正面的熏陶,我們要在他們的心上種下一顆小太陽,給他們以正能量。
自從開始搞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之后,我就一直都在想,如何寫出讓孩子們感覺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童書。我開始試著換位思考,假設(shè)自己就是孩子的同時,也假設(shè)自己是家長,然后捫心自問: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書?
這么換位思考一下,我的心中立馬就有答案了。于是,我得出了結(jié)論:我要寫的童書必須是健康、積極向上、有知識性和趣味性、能夠拓展孩子想象力、富有審美價值的書,一本書只有具備這些品質(zhì),才是富有質(zhì)感的好書。這也是我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追求!
為了檢驗自己作品里的營養(yǎng)是否合格、能量是否正面,我總是把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當成我的第一“聽者”——每個故事,我都會細細地講給他聽。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接觸暴力的場面,不愿意他自私貪婪,不愿意他每天吃膨化食品、水煮燒烤,喝碳酸飲料,所以,我的作品里,一定不會有暴力血腥的場面,我會在故事里告訴孩子 “水是最好的飲料”,我會用我的作品告訴我的小讀者要懂得感恩,孝順長輩,要熱愛美好的事物,懂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要積極進取,努力向上……
我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解讀孩子心靈的密碼,寫有質(zhì)感的童書!我希望用我的童心給我的小讀者們打造一個最美好的童話,陪伴他們度過最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