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能
【摘要】 目的:觀察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在聲帶腫物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聲帶腫物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回顧性分析其臨床疾病效果。結果:臨床回顧性結果表明,40例聲帶腫物患者手術均成功,疾病治愈患者25例,疾病緩解患者13例,疾病無效患者2例,臨床疾病緩解率為95.0%。結論:臨床聲帶腫物疾病患者行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作用顯著,治療徹底,預后不易復發(fā),值得應用。
【關鍵詞】 支撐喉鏡; 聲帶腫物; 切除術; 手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6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12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66
臨床疾病中,聲帶良性病癥主要分為聲帶小結、息肉等疾病,致使患者出現聲嘶癥狀,給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目前,臨床均借助手術療法治療聲帶腫物患者,效果顯著[1]。本文將筆者所在醫(yī)院行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聲帶腫物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22例,女18例,年齡20~70歲,平均(35.5±1.5)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1.1±0.1)年。本組40例聲帶腫物疾病患者中,聲帶息肉28例,聲帶囊腫4例,聲帶血管瘤2例,喉癌3例,其余3例為鱗狀上皮輕度增生。
1.2 手術方法
聲帶腫物切除術臨床前期,患者需行心電圖、血常規(guī)等基礎性檢查,針對懷疑頸椎病的患者行頸椎檢查,并借助纖維喉鏡檢查患者聲帶,便于了解聲帶真實情況,根據檢查結果全面評估患者是否符合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考慮術后極有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做好預防措施。手術開始時幫助患者取頭部后仰位,待氣管插管結束后借助紗布保護上牙,操作人員左手持喉鏡,右手經由系列措施后充分暴露聲門,放入支撐喉鏡架,并調整其位置,確保聲帶腫物暴露在外,隨后一手拿捏鉗夾住腫物,另一手切除病變組織,最后借助地塞米松浸泡棉球壓迫消腫,認真檢查聲帶組織,待腫物周圍病檢無病變組織后撤離喉鏡。臨床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激素藥物、霧化吸入,叮囑患者術后1周禁止說話,禁煙酒1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聲音與治療前相比恢復,聲帶光滑、邊緣齊整為治愈;患者聲音與治療相比轉變,聲帶病變組織縮小為緩解;患者聲音與治療前相比未變化,聲音仍然嘶啞,聲帶病變組織未縮小為無效。同時,詳細觀察并記錄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疾病治療緩解率=(治愈例數+緩解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臨床調查結果表明,40例聲帶腫物疾病患者手術均成功,手術結果顯示,臨床治愈25例,占總數的62.5%;疾病緩解13例,占總數的32.5%;疾病無效2例,占總數的5.0%,疾病治療緩解率為95.0%。此外,臨床術后隨訪發(fā)現,出現1例臨床并發(fā)軟腭損傷患者,經基礎治療處理后治愈。
3 討論
聲帶腫物多以臨床良性病變形式出現,主要為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等,目前,手術是治療聲帶腫物病癥的主要手段,而支撐喉鏡療法和其他療法相比可更好地暴露聲帶組織,便于腫物的切除,且臨床術后不易復發(fā),可減少聲帶損傷度。但是,臨床針對演變?yōu)閻盒阅[瘤患者來說,則需行進一步療法[2]。
本組調查結果顯示,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操作過程中最為主要的難點是聲門的暴露,因此,筆者認為術中需從這樣幾點解決:(1)臨床術中需麻醉師的密切配合,氣管插管操作不但需滿足患者氧氣量需求,還應選擇管徑相對較小的插管,這樣可方便聲帶腫物的暴露;并且,還需確保麻醉深度更深,此類情況下患者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可減少喉鏡放入阻力,便于聲門暴露。(2)術中患者應選擇仰臥位,確保舌根、聲門在同一水平上,便于聲門暴露,但亦存在少數患者需拆除墊肩后才可暴露聲門,這就需要臨床術中手術操作人員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3)支撐喉鏡插入時需從上方推進,將會厭挑起,然后再緩慢推進。若喉鏡推進過程中僅見聲門后端,操作助手需按壓患者甲狀軟骨,才可暴露聲門。(4)若由于聲門高、舌根后、牙齒外翻等因素給聲門暴露帶來困難,臨床醫(yī)師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解決對策,確保麻醉深度、操作輕柔,并借助氣管插管進行引導找尋聲門[3]。(5)若臨床聲帶腫物切除術前發(fā)現患者伴有頸椎病,術中不宜采取后仰位,這種情況下操作人員應避免粗魯操作現象的出現,以免損傷聲帶組織,加重頸椎病變[4-5]。應確保動作輕柔,借助相應措施暴露聲門后才可行腫物切除術,否則更改為其他方式。
臨床資料顯示,由于不同疾病患者聲帶病變程度不同,間接致使手術方式不同。所以,臨床術中應根據患者病變類型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如:針對聲帶息肉患者來說,可先借助梭形刀將聲帶息肉基底部切開,然后將息肉全部切除;針對帶蒂息肉患者來說,則可借助杯狀鉗將蒂部切除,并對其邊緣進行修整;聲帶小結患者可使用梭形刀將小結邊緣黏膜挑開,隨后用鉗將其咬除,只有根據患者病癥類型選擇合適手術方式行臨床切除術,才可在確保手術成功進展的同時提高疾病治愈率。本組40例患者經由不同手法行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后疾病緩解率為95.0%,與傅銘港[6]研究成果一致。
此外,由于手術操作不當或其他因素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各種臨床并發(fā)癥,降低疾病治愈率,主要包括:(1)聲帶粘連。發(fā)生此類病癥的原因為聲帶手術導致聲帶前端出現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誘發(fā)該粘連[7]。(2)軟腭損傷。發(fā)生原因為臨床術中患者處于全身麻醉狀態(tài),一旦肌肉不放松、操作粗魯等,均會損傷軟腭黏膜,提示:術中需確保肌肉完全性放松后才可操作,并確保操作輕柔。(3)舌體麻木。發(fā)生該現象原因為喉鏡的長時間壓迫致使血液循環(huán)障礙。(4)牙齒脫落。發(fā)生原因為術中動作粗魯,可借助紗布保護上方牙齒來預防該現象[8]。本組40例患者術后出現1例軟腭損傷,經處理后治愈。另外,為有效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減少臨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手術期間還應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包括:(1)術前護理。臨床支撐喉鏡切除術前期,患者需行血常規(guī)、胸片等基礎性檢查,便于將手術禁忌證患者排除在外;給予患者臨床個體化心理指導,耐心講解疾病病發(fā)原因、手術過程、手術效果等,并耐心講解術中不良反應出現的原因和解決對策,從而消除患者的臨床負性情緒,提高疾病治療信心[9]。(2)術后護理?;颊吲R床術后首先給予患者基礎性病情觀察,如: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發(fā)現異常后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10];其次,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行飲食護理,即:術后6 h叮囑患者以半流食為主,術后2~3 d更改為普通食物,以維生素、蛋白質豐富類食物為主,禁止過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以提高機體營養(yǎng),加快康復進度;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按時開窗通風,通過聽音樂、看廣播等促使患者保持愉悅心情,并根據術后恢復情況適當活動,提高疾病治愈率。
綜上所述,臨床聲帶腫物疾病患者行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作用顯著,治療徹底,預后不易復發(fā),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關國能,郭哲寧,何廣明,等.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治療聲帶腫物35例臨床體會[J].海南醫(yī)學,2010,21(20):92-93.
[2]楊程,閆諾,陳寧,等.新型氣管導管在支撐喉鏡下激光聲帶腫物摘除術112例中應用的優(yōu)點[J].武警醫(yī)學,2013,24(2):167-168.
[3]楊飏,鄧代文,陳俊杰,等.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手術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4):2144-2145.
[4]林偉蓮,蔡海云.支撐喉鏡下聲帶腫物激光切除術護理配合及中醫(yī)飲食調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1):134-135.
[5]王立明.丙泊酚靜麻不作氣管插管行支撐喉鏡聲帶腫物摘除術的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1):75-76.
[6]傅銘港.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切除術治療聲帶腫物臨床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8):215.
[7]張衛(wèi)東,孫雪峰,李曉麗,等.纖維鼻咽喉鏡下聲帶良性腫物摘除術126例報告[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6):104-105.
[8]郜一瓊,吳崇華,李麗蘭,等.纖維喉鏡下YAG激光治療聲帶良性腫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4):109-110.
[9]梁治,徐雪,戚翔,等.可視喉鏡在聲帶腫物患者全身麻醉氣管插管術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2,34(9):1300-1301.
[10]黃美琴,黃曼華,許笑華,等.電子喉鏡下聲帶腫物摘除的圍術期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4):3148-3149.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