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劍文(上海)
淺析墨盒清供題材收藏
◆曾劍文(上海)
清供藝術(shù)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內(nèi)容,它的產(chǎn)生源自人們思想認(rèn)識的發(fā)展與佛教禮儀的切合,一方面人們對自然神力的敬畏,從而在時令時和祭祀中獻(xiàn)上自己美好的珍視品;另一方面佛教傳入中國,佛供禮儀啟示、教化了人們。后來清供不再僅限于祭祀和供奉,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會在室內(nèi)放置各種雅玩——觀賞、聞香,為凡俗生活增添逸趣,于朝暮間尋找一份詩情畫意。作為傳統(tǒng)文化,清供的內(nèi)涵極為豐富,它不單代表著華夏民族獨(dú)特的文化習(xí)俗,同時也融合了繪畫、插花、裝飾等多種文化藝術(shù)形式。
墨盒上的清供題材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筆者有幸收藏了一些,在此拋磚引玉。
金文開窗、瓷瓶、梅花、菖蒲等
冰裂紋瓷瓶、牡丹、石榴、香爐等
筆者認(rèn)為,清供題材墨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欣賞:
清供墨盒大多有花的部分,有的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有的則是栽在這些容器中,形成一個優(yōu)美的形體(造型),借此表達(dá)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明張謙德所著《瓶花譜》中就收錄共計了花材六十八種之多。清供墨盒中涉及的花材也是豐富多彩,梅蘭竹菊自是必不可少,各式牡丹、菖蒲、水仙以及周敦頤所愛之蓮花也是墨盒上樂用的題材。
菊花、竹藍(lán)、梅花、菖蒲等
古琴、荸薺、荷花、蘋果等
明代插花注重品位,尤以花器為甚。常見銅器有:尊、罍、觚、壺等青銅器,凡插貯花,先須擇瓶。春、冬用銅,秋、夏用瓷,因乎時也。堂廈宜大,書室宜小,因乎地也。貴瓷、銅,賤金、銀,尚清雅也。臺灣插花藝術(shù)理論家黃永川說:“單就瓶的造型而言就有觀音瓶、梅瓶、如意瓶、長頸瓶、蒜頭瓶、鵝頸瓶、五岳朝天瓶、紙槌瓶、雙耳瓶等。墨盒中的花器也多為銅、瓷器,各類青銅器如尊、罍、觚、壺等?!贝善鞯囊陨掀贩N也基本都能找到,且花紋各異,精彩紛呈。
賞石、蘭花、盆帶底座、梅瓶等
冰裂紋盆景、梅花、書卷、菖蒲等
除花材外,蔬菜水果等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清供墨盒上也多有體現(xiàn)。不僅增添了墨盒的樸實的生活氣息,同時也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如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蘿卜寓意“清白”;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石榴寓意“多子多?!?;靈芝寓意吉祥等。
清供開窗、唐詩、蘿卜、寶劍、松枝等
水盂、桂花、柿子、幾架等
清供同時表現(xiàn)為室內(nèi)案頭供觀賞的物品擺設(shè),除了各種盆景、插花、時令水果外,奇石、工藝品(花架各式精美底座等)、古玩(青銅器、香爐、古琴、寶劍等)、精美文具(水盂、書卷等)也是清供的表現(xiàn)題材,可以為廳堂、書齋增添生活情趣。
青銅觚、青銅豆、竹筆筒、牡丹等
松竹款線刻清供
清供墨盒除了可以從以上的內(nèi)容來欣賞外,其表達(dá)的墨盒的載體也是多種多樣,刻銅墨盒、鎮(zhèn)尺乃至水滴上均有表達(dá),另外在墨盒中除了常規(guī)的圓形和方形中有清供題材外,各種異型墨盒中都有清供題材的表現(xiàn)。
六角形(藏友圖)
鐘形(藏友圖)
綜上可知,墨盒中的清供類不僅題材豐富,知識性強(qiáng),而且極具觀賞性,非常值得專項收藏。
(注:個別借用網(wǎng)上藏友圖片已標(biāo)注,其余圖片均為個人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