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
摘 要:如今有很多以中國傳統(tǒng)故事為題材的動畫作品,但是當觀眾看完整片之后,會有一些遺憾。大多數遺憾都集中在動畫的故事內容不足上。這種不足,一方面不利于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的良性發(fā)展;另一方面,也不能更有效地傳播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地域文化——蜀文化為例,通過對蜀地傳統(tǒng)文化氛圍的了解,剖析蜀文化環(huán)境下的故事類型,研究并根據動畫故事敘事的基本創(chuàng)作技法,將蜀地傳統(tǒng)故事進行分解、重組,應用到動畫作品中。提供如何將蜀地傳統(tǒng)故事融入動畫故事中的方法論。研究目的是為使蜀地傳統(tǒng)故事得到簡而易懂的重現,并發(fā)揚獨具中國特色動畫內容。同時,保護國家、地域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為建立國產動畫特有的“IP”,贏得市場占有率提供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傳統(tǒng)故事;動畫;敘事方式;蜀文化
1 動畫故事的敘事方式
首先,“敘事”又可以說成敘述,簡單地說,敘事在于通過客觀視角講述一件事情的發(fā)展。羅吉·富勒認為敘事是,“指詳細敘述一系列事實或時間,并確定和安排他們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該術語只用于虛構作品、古代史詩、傳奇和現代長、短篇小說”。從他的理論中可以將“敘事”一詞理解為先用于小說,然后隨著電影、戲劇的逐步發(fā)展,敘事也常用于其中。動畫是用繪畫、影像、文學進行表現的一門新興藝術形式,包含了藝術性和文學性?!皵⑹隆弊鳛槲膶W術語,同樣可以應用到動畫中來,從動畫的故事、畫面構圖、鏡頭語言、角色動作、劇情設置等方方面面都體現了敘事。
動畫故事敘事是構成動畫的重要部分之一,敘事方式也有許多分類。單從故事敘述上來看,分為線性敘事、章節(jié)式敘事、系列式敘事、幽默式敘事、主題式敘事。
線性敘事:故事的發(fā)展,通過一條主線完成敘述。這條主線中連接著所有的情節(jié)點。但線性結構的敘事并不代表只有一條線索,而是有可能會有多條故事線索的展開,不過都是圍繞整個故事主線進行敘述的。大部分主流電影動畫故事常用線性敘事來講述一個簡單明了,主題深刻的故事。如迪斯尼動畫《花木蘭》,其中就蘊藏了三條線索。這三條線索都表達了木蘭替父從軍的孝順,花家人精忠報國的主題。
章節(jié)式敘事:這種敘事常用于分集動畫,就是樹立一個或者是一群角色,通過不斷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將每件事情構成不同的小故事,最后通過小故事的連接完成一個更大的故事。類似于章回體小說《西游記》,每一集講述的都是取經路上的坎坷。但是,最終師徒四人的目的是為了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獲取真經。
系列式敘事:類似于章節(jié)式敘事,也常存在于分級動畫中。通常會通過一組或某個創(chuàng)作者,以某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成許多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之間沒有太多的特定邏輯聯(lián)系,可以拆開。但是,一定要有一個或一群主角,在整個動畫故事中主角的性格保持不變,所有的故事主題,敘事法則都要突出主角的性格以及曲折的命運,類似于紀傳體小說。
幽默式敘事:這種故事的敘事,常以笑料為主題,不斷抖包袱,目的是博得觀眾一笑,其敘事結構呈現出線性的事件敘述,重視事件中的笑料,不太注意故事邏輯關系的敘述。常見的動畫片有韓國系列動畫片《臭屁蟲》、日本系列動畫片《越獄兔》等。
主題式敘事:以某一個主題,如愛國、生活、健康、知識等,為主要對象,進行敘述,如國內的百科知識系列動畫片《飛碟說》。
另外,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上來看,可以分成正敘、插敘、倒敘、補敘。正敘是按照事件的正常時間順序進行故事敘述;插敘是在講述整個故事的過程中,為了幫助某個情節(jié)的展開或是某個角色的刻畫,暫時在整條敘述過程中插入某些回憶或者故事;倒敘是陷講故事的結尾放在最前面,強調結局,再漸漸展開故事發(fā)生的原因。補敘是對整體故事中未提及的部分進行補充敘述,目的是為了完善故事情節(jié)的邏輯關系。
最后,從動畫故事的敘事風格上來看,又可以分為戲劇性敘事、文學性敘事、紀實性敘事、抽象性敘事。也可以歸納為戲劇性敘事和非戲劇性敘事。所謂戲劇性敘事方式,一定包含故事的起承轉合,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來完成整個故事的敘述,一般主流動畫都用這種敘事方式。非戲劇性敘事方式則更注重表意,或者是描述客觀事實,目的是為傳達創(chuàng)作者對某件事,某個觀點的個人見解,不會過多地描寫故事的起承轉合,通常體現在藝術性動畫作品中。
2 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結構
商業(yè)動畫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動畫,作品中包含了許多商業(yè)元素,以贏取票房,獲得商業(yè)利益為主的動畫,面向大眾群體。所以,商業(yè)動畫片的故事也需要迎合大眾的口味,符合多數人的欣賞水準。通常商業(yè)動畫片故事的主題都立意深刻,表達簡單明了;多構建新穎的世界觀,但又不脫離人類的邏輯;常通過對情感的細膩描寫打動人心;塑造個性夸張的角色,以及緊密的角色之間關系的張力來制造沖突,推動故事發(fā)展。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方式較為多樣化,但是通常以線性敘事來講述故事發(fā)展,時間上的敘述沒有限制。風格上,常用戲劇式敘事。從商業(yè)動畫故事具體的敘事結構來看,可以概括為二元對立、平衡與不平衡、三段式,以及起承轉合四種結構。
二元對立,指的是故事的敘事以兩者之間的沖突為中心,首先通過沖突埋下伏筆,吸引觀眾的關注點,再遞進式地激化整個故事的內部以及外部矛盾,推動故事的發(fā)展。例如,動畫影片《大鬧天宮》,整個故事的沖突都圍繞著孫悟空與玉皇大帝率領的天兵天將之間展開的,孫悟空代表的是不畏權勢堅決與統(tǒng)治階級作斗爭的解放派思想,而玉帝代表的則是權威、尊嚴、禁錮、壓抑、絕對統(tǒng)治的封建思想。
平衡與不平衡,主要在于整個故事的敘事結構,是由平衡——不平衡——平衡,來敘述事態(tài)的過渡。在故事的最開始,整個事態(tài)處于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中途突然出現了一個角色或者是一個事件,打破了原有的和諧穩(wěn)定,導致整個事態(tài)不平衡。當整個故事進入到一個極其激烈的高潮時,由英雄般的角色站出來與不平衡進行較量,最后使整個事態(tài)再次恢復到以前的平衡。如動畫影片《哪吒鬧?!罚易£愄陵P的李靖夫婦,老來得一子,起名為哪吒。全家其樂融融本是一件喜事,沒想到紈绔子弟龍?zhí)訁s常欺凌陳塘關百姓,年幼不經世事的哪吒因見義勇為,與龍?zhí)悠饹_突,殺死了龍?zhí)尤桥她埻酢}埻跻慌乱蜎]陳塘關,率領部下四處興風作浪,非得李靖交出哪吒。哪吒為了全城百姓安危以及保全父母,悲憤自刎。最后在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并有了混天綾和乾坤圈,最終大鬧龍宮,戰(zhàn)勝龍王,為民除害,成為英雄。整個故事都是從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平衡這樣的敘事結構來講述故事的。
三段式,主要將整個故事的敘事結構分成了,設置、展開、結局三個部分。簡單說,就是先設置好整個故事中角色、事件、情景的安排,然后將沖突放在各個元素之間。當故事進行發(fā)展的時候,矛盾就漸漸顯露出來,如同剝洋蔥一樣,最終迎來核心的沖突,最后通過一番斗爭解決掉了沖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如動畫影片《小門神》,故事在一開始就設定好,天界、人界各自的危機與沖突,又設定好門神與人類的關系,然后根據各自世界發(fā)生的事情產生一定聯(lián)系,逐漸將故事的沖突推向高潮,將“年”引出來,最后通過門神和人類的共同努力打敗“年”,迎來和諧溫馨的新年。
起承轉合是商業(yè)動畫故事中最常見的一種敘事模式,分為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束。整部影片的敘事根據一個矛盾點的成因開始,不斷地進行發(fā)展,之后當矛盾點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時,既是故事的高潮,最后通過一系列的爭斗,終于圓滿結束。如動畫影片《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在故事的開頭由熊二引出森林的守護神。但是,可惡的商人企圖抓住這個森林保護神,熊大、熊二、光頭強為了保護森林之神與商人產生了相互追擊,正當商人發(fā)現森林之神時,熊大、熊二和光頭強奮力合作,將森林之神解救出來,維護了森林的和諧。
縱觀四種敘事結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根據動畫故事敘事模式的側重點,便可以將其分門別類。也不難看出在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中,離不開的是從沖突到矛盾激化,再到解決矛盾,最后平息沖突這樣的設置。
3 蜀地傳統(tǒng)故事概述及敘事方式在商業(yè)動畫故事中的應用
3.1 蜀文化概述
“蜀文化”作為一個地域文化概念,指的是以四川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為中心的區(qū)域文化,縱觀歷史,有古蜀、前蜀以及后蜀。
自從金沙的發(fā)掘,蜀地文化源遠流長的事實不攻自破。成都作為古蜀國的發(fā)源地,可追溯到上古時期,金沙出土的各種文物,證明了蜀國文明的高度。再有,開明氏帶來的荊楚文化;有秦定蜀帶來的關中文化;還有,文翁興學時派人到京師學習,帶回來的中原文化;隋朝楊秀作蜀王帶來中原高僧,興起的佛學思想;唐玄宗、僖宗兩次“幸蜀”,隨行帶來了大批大詩人、畫家、歌手和百工技藝之才;清代“湖廣填四川”,促進了各地文化習俗的交流融會,豐富了四川的文化內涵。所以,蜀地可以說是海納百川、善吸收,是一個文化多樣化,極具包容性的地域。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造就了蜀人樂觀、寬容、浪漫、隨和、開放、能歌善舞的文化精神。
3.2 蜀地傳統(tǒng)故事分類
所有的地域文化都能產生形形色色的元素,每個元素中都蘊藏著各種各樣的故事。故事大多數來自于民間,并通過傳說、寓言、散文、詩詞、歌賦的形式被敘述并記錄下來,流傳至今。通過《山海經》《華陽國志》《尚書》等古卷都可查閱相關記載。從古蜀國開始到如今,有許多的傳統(tǒng)故事都彰顯了蜀國的文化魅力。如蜀國首領蠶叢魚鳧、柏灌、杜宇、金沙、大禹治水,古蜀國的興盛滅亡,湖廣填四川,張獻忠屠川的故事等等。眾多的蜀地傳統(tǒng)故事也有分類。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五種類別,分別有:第一,神話傳說,來源于人們對神、仙、鬼、怪,以及歷史英雄的崇拜,與當時百姓的信仰,以及宗教有極大的關系。如蠶叢、望帝和鱉靈的故事;第二,傳奇故事,一般都是從人們的口中而來,內容大部分都是為老百姓所關注的大人物。這類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故事中,這些被塑造出來的人物,一定能幫助老百姓完成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大禹治水;第三,生活故事,生活故事都是來源于老百姓,講述的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有愛情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在老百姓之間廣為流傳。第四,才子佳人,被老百姓們所崇拜的對象,由于在古代,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不識字。所以,一旦有那種絕世的才子佳人出現,就會對他們有種莫名的敬仰之情,也會把他們的故事加以夸張地表達出來。在一些下層的文人中對這類故事的描述更是比比皆是。如薛濤與元稹,以及驚艷兩帝的才女花蕊夫人的故事;第五,公案故事,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封建社會體制和為官不仁導致的黑暗統(tǒng)治,讓大多數百姓受盡折磨,所以一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口中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寄托。
3.3 蜀地傳統(tǒng)故事在商業(yè)動畫故事敘事中的應用
從分類上來看,蜀地傳統(tǒng)故事題材繁多,可用于任何一種敘事結構,但是作為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來講,題材的選擇尤為重要。
所以,在故事題材的選擇上有些地方值得注意:第一,選擇神話傳說,由于神話傳說中存在人們幻想出來的成分,使故事的世界觀變得新穎獨特。從觀眾心理學來看的話,不一樣的世界觀更容易激發(fā)觀眾的注意力,引發(fā)觀眾產生美好的期望,對蜀文化產生聯(lián)想;第二,多套用中國傳統(tǒng)典故,由于很多傳統(tǒng)故事只是被大部分四川人所了解,如果作為商業(yè)性動畫故事的話,難免不被大眾接受。所以,適當地將蜀地傳統(tǒng)故事中的典故替換成中國傳統(tǒng)故事中較接近的典故,讓大眾在熟悉的情節(jié)上更容易接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第三,選擇可以傳遞積極、正面價值觀的故事,通常商業(yè)動畫的特點之一是喜劇法則,輕松詼諧的故事情節(jié)使動畫充滿了娛樂性,大眾觀看動畫片的原因之一,也是能在充滿壓力的社會生活中得到釋放。另一方面,樂觀積極地精神也是蜀地的文化精神。所以,快樂的題材比較符合大眾的觀影需求。第四,選擇以敘事為主的故事。首先,敘事性強的故事,具有整體感,容易被大眾接受,故事情節(jié)也環(huán)環(huán)相扣,產生緊張感,能吸引大眾將整個故事看完。第五,故事中需要有細膩且動人的情感元素。第六,需要有時代感。
再者,傳統(tǒng)故事的敘事常通過散文的方式進行描述,有很多細節(jié)并不完善。并且,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敘事,包含抒情和敘事兩個方面。如果要將傳統(tǒng)故事的敘述直接用于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述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需要根據傳統(tǒng)故事的脈絡,進行調整與改編,在保留主題不變,故事生動的前提下,盡量完善其敘事結構。正如第三章中提到的,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方式,多采用線性敘事,風格上常用戲劇性敘事。整個故事中需要有明顯沖突點,根據沖突不斷地激化矛盾,將故事的張力推向高潮,然后結束沖突。所以在對傳統(tǒng)故事進行改編的時候,為達到故事敘述的完整性,情節(jié)點的合乎邏輯性,難免在一些人物、事件、情節(jié)上做一些加減法。盡量使故事中的每一條線索都能圍繞整個故事的主題呈現線性發(fā)展,強化故事中的二元對立,通過對矛盾的迂回,讓故事敘述充滿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感。并且,使每個情節(jié)點都緊密的邏輯關系,制造情節(jié)之間的緊張感。另外,也是中國傳統(tǒng)故事在所有的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表意。整個故事的敘述過程中,沒有表意的環(huán)節(jié),也能看懂故事的發(fā)展,但是表意如同錦上添花的成分,讓故事的敘事更加有詩情畫意的感覺。例如,望帝與鱉靈的故事中,講述的是蜀國皇帝——望帝有一天在河邊見到了幻化成人的鱉靈,正當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回來對蜀國興風作浪之時,鱉靈請命去制服那群妖孽。最后成功了,望帝覺得鱉靈很有才能,便將王位承讓給了鱉靈,不料鱉靈卻居高自傲,一意孤行。望帝心系民生,想進宮勸導,沒料到吃了閉門羹。于是幻化成杜鵑,成天在叢帝的御花園里啼叫:“民貴,民貴”,直到出血。這個故事的表意就在于最后杜鵑啼血,其實最后完全可以將結局換成望帝悲痛欲絕,悲情自刎。但是,幻化成鳥,這是故事的一種意境,表達望帝對蜀國大好河山的依戀及痛失國土的悲憤。同時,也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4 結語
如果要將傳統(tǒng)故事應用在商業(yè)動畫故事的敘事方式中,不僅要根據商業(yè)動畫故事固有的敘事法則進行改編,主線梳理,以及起承轉合的設定,還要將表意準確地運用在故事的敘述中,作為中國特有的表達方式,對整個故事的敘事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升華主題,使故事中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更加豐滿。
參考文獻:
[1]葛競.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M].京華出版社.
[2]曹小卉,黃穎.現代動畫概論[M].海洋出版社.
[3]段渝.巴蜀文化研究集刊[M].巴蜀書社.
[4]宋治民.蜀文化[M].文物出版社.
[5]董乃武.中國文學敘事傳統(tǒng)研究[M].中華書局.
[6]羅湘來.動畫敘事研究[D].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