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摘要:中國文藝美學很多方面都借鑒了西方學術,在1980年,學者胡經之正式提出要建立文藝美學,從此開始,大量學者前仆后繼一直在努力爭取成立單獨的一門文藝美學科。在我國文藝美學發(fā)展的30多年時間里,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文藝美學一直飽受爭議。經歷了30多年的長跑,文藝美學已逐漸成熟,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有許多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國文藝美學與西方思想之間的聯系,希望中國文藝美術根據自己的特色,開辟一條康莊大道,勇攀高峰。
關鍵詞:中國文藝美學;西方思想;發(fā)展
前言
在我國近代有許多的現代文學觀念、文藝研究等一些學科和流派,都起源與西方,是從西方遷移并扎根在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逐漸發(fā)展起來并形成。我國的文藝美學也是如此?,F代美學和文藝學有機結合、整合交融才奠定了文藝美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中國許多學者經過不懈的努力、創(chuàng)造,使文藝美學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全新的文藝研究學科。文藝美學的問世以及當下發(fā)展的良好形式都可以看出,我國不再只限于模仿和千篇一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觀念,開始突破傳統(tǒng)并不斷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空間與篇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終于實現了文學家一直堅持奮斗和努力追求且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全新研究學科的夢想。
一、文藝美學的形成
中國與西方的美學歷史悠久,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文字典籍。雖然中西方都擁有比較經典的傳統(tǒng)美學,但最早將美學建立成一種獨立學科的是西方,直到1904年王國維將美學從日文翻譯成中文,并在我國文化學術界進行運用和推廣,美學由此而在中國落地生根。最早將文藝美學建立成一門學科的思想是胡經之,在1980年學者胡經之正式提出文藝美學的稱謂,并自從開始嘗試著建立文藝美學學科,希望將其建造成一門獨立的美學研究科目。
二、文藝美學的近代發(fā)展史
中國的近代文藝學幾乎都在西方文藝學的熏陶之下,以西方文藝學為基礎,逐漸發(fā)展建立起來。早在20世紀初,我國深受蘇俄文藝學影響,特別是在建國初期,蘇俄文化可謂是遍地開花,我國許多的文藝學都是參考蘇聯文藝學而設立的。雖然古代中國也對文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但是,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完整的學科體制,沒有成功自主建立一個獨立知識學,導致以研究文學為終身事業(yè)的文學家少之又少。美學也基本如此,同樣是在“西學東漸”的熏陶和與作用之下而建立的。伴隨中國現代文化的發(fā)展和對文學的需求與不斷的演化,將美學直接從西歐國家成功遷移到中國,并逐漸發(fā)展創(chuàng)新。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迎來了美學的發(fā)展高峰期,我國在美學研究方面獲得了傲人的成績。經過我國文藝美學及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中國文學在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出版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藝美學論文和著作這是其一,其二是獲得了培養(yǎng)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并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雖然,目前的文藝美學的發(fā)展勢頭很足,但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中國文藝美學應闖出屬于自己、符合自身特點的一片天空,而不應該只模仿其他國家,這樣下去中國文藝美學將無路可走。
三,文藝美學的探討
文藝美學的由來和發(fā)展都與西方密切相關,但是中國文藝美學不能總是追隨西方的腳步,應該發(fā)展自己的特色,拓寬文藝美學的發(fā)展道路,使文藝美學更好的發(fā)展。文藝美學屬于新興的學科,從誕生開始一直飽受爭議,通過30年的努力發(fā)展,文藝美學在很多方面都獲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爭議聲和質疑聲一直不絕于耳。在很多方面,各個學者的思想都不盡相同,沒有統(tǒng)一的理論,而且對于文藝美學的研究方法和發(fā)展前景等許多問題上,學術界、學者間的爭論聲也很大。其實有爭論、有質疑聲是好事,至少說明一點,文藝美學是一個有活力、有發(fā)展前景,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價值,才值得人們去研究、去爭論,正因文藝美學還不是很成熟,才引起學者們的討論和質疑,在這些爭論中文藝美學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長。
四、文藝美學的前景展望
文藝美學科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文藝美學已初步形成了學科形態(tài)和理論構架,并且經過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后,理論水平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F在學者們爭議的問題不再是文藝美學這個新興學科成立與否,而演變?yōu)槲乃嚸缹W發(fā)展是否能一如既往保持良好的發(fā)展趨勢,其發(fā)展前景究竟如何。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給予肯定的回答,雖然文藝美學的未來還很模糊,但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可以符合和滿足中國藝術審美文化建設需要和發(fā)展需求的現代文藝美學體系,是每一位文藝美學研究人員終身奮斗的目標。目前從文藝美學發(fā)展形態(tài)以及長遠目標可以看出,以下三方面在不久的將來,發(fā)展勢頭必定讓人刮目相看。
(一)突出學科獨立意識
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文藝美學將慢慢脫離美學和文藝學的影響和束縛,向著獨立自我的方向發(fā)展,形成全新的獨立學科,與傳統(tǒng)美學和文藝學都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立足成為中國學科之一。以傳統(tǒng)美學和文藝美學為基礎進行融入、整合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脫穎而出,在此過程中增強了研究文藝美學的全面性。
(二)強化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結合
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使得大眾傳播媒介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進一步擴大和普及,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尤其是電視節(jié)目、影視以及網絡文藝節(jié)目,將大眾審美文化引導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藝美學的定位就是研究學理和哲理性思考,并將藝術實踐與大眾審美文化作為理論研究的主要對象,強化理論和實踐互動結合,打好基礎,推動我國現代審美文化健康發(fā)展并為其提供學術幫助。
(三)增加學術比較促進中外交流對話
有比較才知高低,有交流才能進步,這一觀點運用到文藝美學中再合適不過。目前國際變化日新月異,進行文藝美學的研究工作,可以及時掌握國際動向,與西方美學進行對比,知道與他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缺點,然后確立目標,全力奮斗。加強與西方學術界的對話和交流,向其充分展示中國的文藝美學研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最新的價值理念。眾所都知,中國的現代美學與文藝學的發(fā)展多是從西方引入,而且總在模仿西方文學,自行創(chuàng)建和研發(fā)的很少。作為中國全新的一門學科,文藝美學不能再重復前路,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勞動成果,走出中國人自己的路,立足于國際這個大舞臺上,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文藝美學的精妙和獨特魅力。
結論
總體來說,中國的文藝美學與西方思想有著緊密的聯系,但中國文藝美學只能觀摩和借鑒,千萬不能重蹈覆轍。中國文藝學者和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努力,不能徘徊于模仿和傳統(tǒng)之間,應不斷完善自身,超越自身,根據中國的特色,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美學,徹底甩掉束縛和纏累,努力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使中國文藝美學更好的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邢紅靜.梁啟超文藝美學思想研究[J].蘇州大學,2012,07:99-103
[2]林祖盟.黃藥眠生活實踐論文藝美學思想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15,08
[3]曾繁仁.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的產生及其發(fā)展[J].文學評論,2011,05: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