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要:在煤炭生產及采集過程中液壓支架立柱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證液壓支架的正常運行,提升煤礦的生產效率,就要重視立柱大修的質量。文章重點針對立柱大修過程中立柱的拆解、檢驗、修復、總裝、驗收標準等等方面的流程優(yōu)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結合立柱的實際使用狀況提出了科學合理、易操作的工藝流程,極大的提升了大修的質量及生產效率。
關鍵詞:液壓支架;立柱;大修工藝
0 引言
在所有的煤炭開采工作中,液壓支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護功效,液壓支架可以支撐、控制工作面的頂板,確保機械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及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受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影響,多數煤礦限產、停產,新液壓支架采購量急劇減少,為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多數煤礦加大了液壓支架的大修業(yè)務。而立柱是液壓支架實現支承和承載的主要部件,頂板作用在液壓支架的載荷主要由立柱承受并傳遞到底座上,且立柱還是液壓支架升降運動的執(zhí)行元件,因此立柱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液壓支架的運行狀況和煤礦的安全生產。本文以煤礦使用放頂煤液壓支架立柱大修為例,介紹整個立柱大修的工藝流程及修理過程。
1 立柱的檢修工藝流程
針對煤礦放頂煤液壓支架單伸縮立柱的大修,制定檢修工藝流程如下:立柱外觀清洗—立柱拆解—部件清洗、分類、檢測、判定—可修復件的分類 (接頭彎頭損壞、導向套及缸體螺紋損壞、通液管漏液、密封面銹蝕、鍍鉻表面的缺陷等)—進行檢驗—修復—組裝試驗—噴漆—成品入庫。
2 立柱的拆解工裝及工藝流程優(yōu)化
2.1 立柱的拆解工裝
立柱導向套組件主要分為卡環(huán)結構和螺紋結構,卡環(huán)結構由導向套、卡環(huán)、擋套和擋圈構成,螺紋結構的導向套是整體結構,通過螺紋與缸筒連接,這兩種立柱的拆解在工裝上有些區(qū)別。卡環(huán)結構按照結構形式依次從外向里拆解; 螺紋結構需在拆缸機上進行 ,將立柱底部擋板工裝插入拆缸機的后部與其保持相對靜止,扳手與導向套配合使用,拆缸機的前部有旋轉機構,扳手兩端的手柄卡在旋轉機構上,從而帶動導向套旋轉,外缸保持固定,從而將導向套從外缸上拆解下來。
2.2 立柱拆解工藝流程優(yōu)化
(1)首先要進行的是對立柱外表面存在的異物采用高壓水實施清洗,之后在立柱拆解工作面上將經過清洗的立柱用電鉆將其外缸及導向套中的定位銷鉆出,并在指定位置排放規(guī)整。
(2)做好拆前準備工作。針對于螺紋結構的導向套立柱進行拆解時要利用吊帶將立柱吊到拆缸機中心架上,使立柱的外缸筒底部完全放入配套工裝內,移動中拖板至合適位置,安裝活柱導向套拆除專用工裝,旋轉拆缸機轉盤,使立柱導向套與拆導向套專用工裝可靠連接。
(3)拆導向套 啟動拆缸機,低速反向旋轉運行,使導向套螺紋從缸體筒中完全退出,停機。取出導向套并擺放整齊,將立柱外缸整齊地擺放在指定位置。
(4)拆活柱 將拆下導向套組件的立柱放入帶有斜面的工裝內,給立柱下腔供液,利用液壓力將活柱推出,停止供液,缸筒內的廢液通過工裝的斜面流入廢水池內; 將外缸、活柱用吊帶吊出,分類擺放到指定地方存放,并用枕木或其他能防止相互磕碰的支撐物支撐活柱,擺放整齊。
(5)拆密封 拆取導向套和活柱密封,并放于指定位置,同時將導向套和活柱分類擺放到指定存放處。
(6)清洗和點檢 用煤油清洗導向套、活柱、外缸體等。對分類擺放整齊的立柱各部件清點數量并做好記錄,并將拆卸中出現的損壞件、缺失件及時記錄。
(7)注意事項 在活柱打壓取出的過程中,其前方禁止有行人通過,并設置警示標志。拆卸過程中應防止活柱鍍層磕傷、碰傷。
3 立柱的拆解部件檢測檢驗判定
3.1 判定依據
(1)檢修提供的相關圖紙技術要求。
(2)根據《煤礦用液壓支架》中立柱和千斤頂技術條件進行相關試驗檢驗要求。
(3)礦方提供的相關檢驗要求。
3.2 檢驗標準(以外缸筒為例)
(1)首先要觀察缸筒外表面是否存在損壞及異物,觀察缸筒內表面有沒有出現生銹、拉傷等問題;螺紋有沒有損壞;缸筒內表面是否存在輕度擦傷及銹斑,再確定不會影響到密封度的基礎上利用油石對其進行相應的整修;如果有刮傷、凹坑等問題則采用鍍鐵工藝進行修復。
(2)通過檢驗保證缸體表面沒有變形或凹凸點現象存在,同時也沒有明顯的裂紋及開焊現象。經過修復后密封配合面的粗糙度及缸口尺寸都符合相關要求。
(3)要求缸體外側的連接塊與閥板的配合表面無銹斑及毛刺、進液口無銹蝕,接口無焊接滲漏等缺陷;缸體上腔接頭座無變形,焊縫無滲漏等缺陷;缸體外側的進回液管無變形和滲漏、焊縫不得有滲漏等缺陷。
4 立柱的修復工藝
在對立柱進行修復時首先要采用電鉆及砂布輪對缸筒、導向管套配合的內表面與螺紋表面存在的銹斑進行打磨。之后對其中存在的輕度損傷采用專屬工具進行修正,確保其檢驗達標。螺紋部位所存在的中度損傷要采用機械加工方式進行整體修復;其次,對于缸筒外側及閥板配合連接塊表面所存在的棱角、銹斑等瑕疵進行有效的修復,同時還要對連接塊實施換新,確保其符合密封度的相關要求,確保新焊接點的連接塊不存在滲漏問題;第三,缸筒上腔進液接頭座出現影響使用的變形時必須進行更換,要保證接頭焊縫質量。用手砂輪打磨缸筒外側的進液管漏液處氧化皮后,焊接修補;有嚴重碰傷、變形時,進行更換。修復工藝與連接塊焊接修復工藝相同,要保證焊縫質量不得有滲漏等缺陷;
5 立柱的總裝工藝流程優(yōu)化設計
想要提升立柱總裝工藝的最終質量,就要不斷優(yōu)化其工藝操作流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首先要利用煤油對立柱的活柱、活塞、外缸體及導向管實施二次清洗;其次要將導向套及活塞放置組裝工作面對其進行密封組裝,同時也要對活柱的組件密封組裝;第三步是運用專屬工具將外缸體轉送到立式裝缸機中,將缸底全部放入到立柱裝配坑內的專用工裝中,進行固定;第四,則是利用毛刷給活柱密封部位涂沫乳化油,用特制吊具將活柱吊放到缸體筒內,使其垂直落入缸體筒內,啟動裝缸機下壓裝置,將活柱徐徐壓入缸體內。
6 立柱總裝驗收標準
對立柱總裝的質量進行驗收時,主要是針對其靈活性及密封度進行驗證,確保其符合相關規(guī)定要求。在進行靈活性檢驗時,首先要對其伸縮時活塞腔與活塞桿腔的最低啟動壓力進行測定,這一過程中要保證立柱在空載工況基礎下處于壓力上升的狀態(tài),而立柱活塞腔及活塞桿腔的啟動壓力不能超出規(guī)定范圍。之后要對空載行程進行檢測,立柱處于空載工況下是整個過程中要進行往復三次操作,速度要控制在設定范圍內?;钊麠U伸縮長度符合設計要求,不允許有外滲漏、澀滯、爬行等現象。而在實施密封性能檢測時,首先要分別向立柱的各供液口供2MPa壓力的乳化液,使活塞桿伸出全行程的1/3和2/3的情況下,停止供液后保壓兩分鐘,壓降不得超過0.5MPa,且立柱不得有壓降、滲漏現象,之后要將立柱縮至最小高度,活塞桿腔分別用1MPa,1.1倍泵站額定工作壓力進行密封試驗,保壓五分鐘,不得有壓降、滲漏現象。
7 結論
總而言之,在對液壓支架立柱進行大修時,為了能夠保證其最終的修復質量,要不斷優(yōu)化整個工藝流程,在這一過程中要盡量確保立柱原有的配合尺寸及強度、剛度不會發(fā)生變化,恢復其使用性能。只有保證了工藝流程的科學合理性,才能提升操作的簡便性,才能夠不斷提升立柱維修的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紀多香.淺談綜采液壓支架大修工藝[J]. 煤礦機電,2008(2) : 80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