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斯人已逝 浩風長存
      ——關于著名作家碧野的訪談

      2016-11-25 14:41:51◎陽
      長江文藝評論 2016年1期
      關鍵詞:碧野創(chuàng)作

      ◎陽 燕 黃 錚

      斯人已逝 浩風長存
      ——關于著名作家碧野的訪談

      ◎陽 燕 黃 錚

      編者按:今年是著名作家碧野先生誕辰100周年。日前,《長江文藝評論》編輯部約請青年學者陽燕對碧野先生的小女兒黃錚女士進行了一次訪談,追尋碧野先生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斯人已逝,浩風長存,謹以此文表達對碧野先生的深切懷念。

      從革命者到文學家

      陽燕:在碧野先生的幾個子女中,都說您最像父親,跟父親一起生活的時間也最長,請您談談碧野先生的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及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些事情。

      黃錚:我還是從父親的出生說起吧。父親是廣東大埔縣人,出生非常貧困。爺爺是地主家的長工,奶奶是個丫頭,連人生自由都沒有,兩人好上了,要決定自己的命運就只能從地主家逃跑。1916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爺爺奶奶打工流浪的半路上,父親出生了,取名黃潮陽。廣東離南洋近,是比較崇尚文化人的,只要有一點可能,甚至傾家蕩產(chǎn),也要讓孩子讀書識字。爺爺鄰居家的孩子要到縣里考小學,讓父親陪同一起去,管一頓飯。結果父親也考上了。那時,考上小學也是個了不得的事兒,敲鑼打鼓地送喜報到家,周圍人都來看??礌敔敒閷W費的事犯愁,四鄰八舍就湊了點錢給父親交了第一年的學費。

      陽燕:來自貧困的底層人群的善意、溫情更讓人感動。

      黃錚:父親非常感念當時他人的點滴幫助。按學校規(guī)定,每年考試的前三名可以免學費,父親非常勤奮,年年考試前三名,一直到初中。上初中后,父親的班主任注意到這個叫黃潮洋的學生,因為他每到中午就不見了,后來發(fā)現(xiàn)他在學校隔壁僻靜的巷子里拿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幾天都如此。老師才知道父親是沒錢吃午飯。父親每天只吃早晚兩頓飯,放學后還跟著自己的母親在海邊扛碼頭做小搬運工,屬于半工半讀的。老師同情父親是個苦孩子,時常周濟他一下。班主任或許是個地下黨吧,他給父親介紹了許多進步書籍,父親開始接觸得到了馬列主義思想。

      陽燕:碧野先生就是從這個時候得到革命思想的啟蒙,并開始他的革命歷程的?

      黃錚:是的。父親學生時代就多次參加廣東地下黨領導下的工潮學潮。1934年,由于參與領導廣東省立四中的學潮,國民黨通緝他,父親逃跑了,但爺爺卻由此受到牽連被打死了,奶奶也再次被迫外出流浪要飯。父親從廣東逃亡到北平,寄寓在“北平潮州會館”,靠中學同學接濟度日。父親一邊在北大旁聽,一邊去圖書館自修,閱讀了大量的文藝書籍,其間結識了谷牧、魏伯、亞蘇等地下黨人,在他們的引導下,父親走上街頭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加入了進步文化團體浪花社和民先隊。1935年,父親的小說處女作《窯工》在中共北方地下黨主辦的進步雜志《泡沫》上發(fā)表的?!陡G工》以我爺爺為原型,表現(xiàn)勞苦大眾的悲劇與反抗,作品發(fā)表后好評如潮,激發(fā)了父親走文學道路的信念??箲?zhàn)爆發(fā)后,父親輾轉華北、豫西,參加了抗日游擊隊與中原農(nóng)村巡回演劇隊,對中原戰(zhàn)場的戰(zhàn)況、農(nóng)民的生活非常熟悉,《北方的原野》《肥沃的土地》《燈籠哨》《麥季》《風暴的日子》這些作品都是以抗戰(zhàn)為背景的。

      陽燕: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段激越動蕩的烽火歲月中,碧野先生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從廣東到北平,再到河南、湖北、四川、安徽、上海、南京,一邊從事革命工作,一邊進行問詢創(chuàng)作,經(jīng)受了現(xiàn)實革命斗爭的鍛煉與考驗。

      黃錚:因為從事革命活動,父親列入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黑名單,被國民黨追捕,1940年在洛陽還經(jīng)歷了一段獄中生活,坐了牢兩三個月。父親被關在一間狹窄潮濕的監(jiān)獄里,只給糙米、咸菜以及很少量的一點冷水,也吃了些皮肉之苦。后來父親以洛陽集中營的生活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小說《三次遺囑》和《南懷花》,揭露國民黨頑固派鎮(zhèn)壓進步知識分子的罪惡行徑。

      陽燕:所以碧野先生才說自己首先是個戰(zhàn)士。一手拿筆,一手拿槍,從戰(zhàn)爭年代走來,這些革命經(jīng)歷讓碧野先生具備了什么樣的品格?

      黃錚:父親的出生、經(jīng)歷讓他對中國革命抱有堅定的信念,即使創(chuàng)作上受到過一些來自政治的壓力,文化大革命時遭遇到壓抑和屈辱,父親對黨的信念從來沒動搖過,從來沒有對自己的革命追求、自己的革命經(jīng)歷表達過任何的抱怨或后悔。我總是聽父親說“人要有信仰”“在逆境中才看到真正的信念”之類的話,他堅信革命的經(jīng)歷使自己的創(chuàng)作一開始傾向“正”與“健康”這樣的路途。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也是父親這一代經(jīng)歷了革命風浪洗禮的作家具有的特點,有信念沒信念是絕對不一樣的。

      足之所至,筆亦隨之

      陽燕:漂泊的歷程帶來廣闊的視野,真實的體驗收獲真切的感悟,碧野先生的創(chuàng)作總是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緊密相聯(lián)。

      黃錚:是的。1947年底1948年初,經(jīng)中共地下黨周旋后進入晉冀魯豫解放區(qū)。父親剛去時在北方大學教書,幾個月以后他就主動要求下部隊、上前線參加解放戰(zhàn)爭。父親加入了四野,在連隊跟戰(zhàn)士一起訓練行軍,深入到太原戰(zhàn)役前線,完成了描寫解放戰(zhàn)爭的長篇小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

      陽燕:《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詳實、細致、生動,有許多非親身經(jīng)歷者難以捕捉到的細節(jié)。毛澤東在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就倡導過生活是文學的源泉,要求作家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碧野先生的創(chuàng)作明顯體現(xiàn)了這個方向。

      黃錚:深入生活、扎根基層是父親一貫的創(chuàng)作宗旨。建國后,父親在鐵道部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機車工作過兩年多的時間,在火車上當司爐,或在瞭望室看道,一星期只回家一天,其余六天都在火車上。這段與工人一起開火車、跑運輸?shù)慕?jīng)歷,幫助父親完成了小說《鋼鐵動脈》。1955年,在秦兆陽的建議下,父親決定到新疆去,到王震旅長那兒去,看看當年延安的359旅在和平年代如何支援邊疆、建設邊疆。父親騎馬走遍了天山南北,跟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勞動,痛飲過酒,也摔斷過腰。三年的新疆生活讓他創(chuàng)作了《天山景物記》《在哈薩克農(nóng)場》《邊疆風貌》等散文名篇,將美麗的風景、豐富的物產(chǎn)、珍奇的動物、可愛的牧民寫得情真意切;長篇小說《陽光燦爛照天山》表現(xiàn)兵團戰(zhàn)士們剿匪衛(wèi)國、開荒墾田、放牧伐木的事跡,也非常感人。

      陽燕:新疆的生活經(jīng)歷將碧野先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推向了一個高潮。先生深入生活、扎根基層不僅僅是觀念上的,而是真正踐行于實際之中,將文學創(chuàng)作與生活、生產(chǎn)聯(lián)系在一起,請你談談《丹鳳朝陽》的創(chuàng)作過程吧。

      黃錚:50年代末,毛澤東提出“南水北調(diào)”、“高峽出平湖”這個美好的設想,父親深受感染,通過作協(xié)就調(diào)到湖北來了。1958年,抵達武漢不足一個月,家都沒安置好,父親就到鄂西北長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建設工地上去了,第二年,還帶領全家落戶在了丹江口。那時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父親和工人們一起頭頂油毛氈,腳踏黃土山,住工棚,睡地鋪,啃紅薯,喝泥巴水,一同在烈日和風雪里勞動,為創(chuàng)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陽燕:但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卻十分曲折,曾一度擱淺?

      黃錚:是的,1965年父親以極大的熱情開始創(chuàng)作《丹鳳朝陽》,他殫精竭慮、精心構思、征求意見。寫了大約十多萬字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因為父親被批斗挨打,小說創(chuàng)作就沒能繼續(xù)下去。直到1972年底,父親獲得“解放”,調(diào)回武漢,他便向組織要求重返鄂西北,回到丹江口一呆又是一兩年。因為以前積累的材料被造反派抄家,大部分都丟失了,父親只好重新搜集與積累,為了補充素材,他還走訪了劉家峽水電站、新安江千湖島、金紫灘水電站,對水利工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1975年終于完成了《丹鳳朝陽》初稿。作品出版后,茅盾為之題詞,“碧野白頭不認老,丹江工地舞鋼鎬,黃郎六十筆加鍵,丹鳳朝陽四十萬言”。

      陽燕:如此看來,碧野先生對丹江口水利工地、對鄂西北,真是傾注了近20年的時光與情感。碧野先生被譽為“為湖北作傳”的作家,除了《丹鳳朝陽》,還寫了哪些有關湖北的作品呢?

      黃錚:1962年,因蘇聯(lián)專家撤走,丹江的南水北調(diào)工程停工了。父親在此后的一兩年里走遍了鄂西山區(qū)、江漢平原,爬上過鄂西北最偏遠的大九湖,兩次登臨武當山,他是第一個走進湖北神農(nóng)架原始森林的作家。那時的神農(nóng)架山高林密、溝深千仞、虎狼出沒、未通公路,父親全憑兩條腿,穿著草鞋、解放鞋走了600里山路,我記得父親回家時鞋子沒了,說是鞋底子走穿了。父親還走遍了江漢平原大大小小的湖泊,洪湖、長湖、汈汊湖、黃蓋湖、沉湖、排湖,留下了大量描寫湖北歷史名勝、山川風物的散文,如《情滿青山》《月亮湖》《紅蓮記》《神農(nóng)架之行》等,以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表達自己對湖北山水的深厚情誼。

      陽燕:只有像碧野先生這樣對生活有過真實體驗,對生活傾注滿腔熱愛,才能寫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佳作。對于“深入生活”,碧野先生有什么獨門絕技呢?

      黃錚:爸爸總說自己“有一副鐵腳板”,跑的地方多,接觸的生活面廣,而作家應該寫他熟悉的東西,否則就如隔靴搔癢寫不到點子上。因此,父親不是一般意義的“采風”,而是踏踏實實深入生活、深入基層,在群眾中扎根,不是突發(fā)奇想、拼拼湊湊,是用真情實感搞創(chuàng)作。父親留下了大量的日記,生動記錄了與工人農(nóng)民、普通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生活細節(jié)。

      心底有大愛,文中正能量

      陽燕:碧野先生是高產(chǎn)作家,60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完成了近1000萬字的作品,從那些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創(chuàng)作不但跟中國的發(fā)展歷程緊密相連,而且都是充滿正氣與正能量的。

      黃錚:父親有個座右銘,“我謳歌的是希望和光明”。他認為世上事物都是真善美假惡丑并存的,但他看的都是美的一面,而不是站在一邊發(fā)牢騷、挑毛病。父親在談話時會發(fā)表批評意見,但落筆成文章則不愿觸動陰暗的東西,他怕破壞自己心中美好的東西,怕弄得美玉中有疤痕。針對某些譏笑他是“歌德派”的聲音,父親說過,第一,出身寒苦使他更樂意靠近美好,哪怕一點人生的亮光都會讓自己高興;第二,開朗、樂觀的性格讓他甘心情愿歌頌美好、光明的東西;第三,寫美好的事物是想給大家以鼓舞,社會中、人的頭腦里,總要有一點希望與理想在前面引路。

      陽燕:所以說碧野先生謳歌光明與希望,既出于天性的必然,也出于對現(xiàn)實的需要,是情感問題,也是認識的問題。

      黃錚:父親的創(chuàng)作與時代的訴求緊密相連,解放前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控訴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以此燃起大眾的抗爭與希望,解放后就是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新生活,他的愛與憎是非常分明的。一個語文教學雜志曾訪問過父親,詢問《天山景物記》的創(chuàng)作過程,問父親為何將歷來以荒蠻、苦寒、蒼涼著稱的西域寫成了一個花團錦簇、瓜果飄香的美麗新疆。父親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是“對祖國邊疆的熱愛之情”,“對邊疆牧民的兄弟般的愛”,“我希望通過祖國的壯麗河山、通過新疆少數(shù)民族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幸福生活的描寫,來反映愛國主義的情感”,這就是父親的答復。

      陽燕:心中有大愛、精神有追求,或許這才是碧野先生創(chuàng)作正能量的真正來源。他的《死亡之島》并非一般意義上的主旋律文學,但依然洋溢著深摯的情感與正義感,請介紹一下碧老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始末吧。

      黃錚:《死亡之島》是有關抗美援朝自愿軍戰(zhàn)俘的長篇小說,父親說他寫此書,是為志愿軍戰(zhàn)俘鳴不平,“懷著為他們申冤、爭取公正待遇的心情”。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父親曾以隨軍記者的身份前往朝鮮戰(zhàn)場采訪,還以中國作家協(xié)會代表的身份參加了朝鮮停戰(zhàn)談判。父親與被美國、南朝鮮俘去的志愿軍進行交流,被志愿軍戰(zhàn)俘的愛國情操深深感動,他試圖構思一部反映志愿軍戰(zhàn)俘的小說。但父親的創(chuàng)作計劃很快被否定了,理由是戰(zhàn)俘不能作為英雄人物來歌頌。父親記錄的訪談材料有十幾個本子,雖迫于當時的形勢被壓在了箱子底下,但戰(zhàn)俘的故事卻常??M繞于他的心底。戰(zhàn)俘九死一生熬到回國后的遭遇更引起了父親的同情,因為他們在敵人的集中營飽受摧殘蹂躪,回國后又備受歧視質疑,被開除黨籍、團籍、軍籍,甚至在“文革”中被槍斃。這個題材沉淀了三十多年,直到1987年才寫成、出版,小說的基調(diào)依然是濃烈而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

      陽燕:碧野先生的愛國主義激情中還深藏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從他的作品中,我們既可以讀出明顯的中國左翼文學的傳統(tǒng),也有清晰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對于傳統(tǒng)文化,碧野先生表達過什么樣的看法?

      黃錚:90年代初,中國開始盛行過圣誕節(jié)。有一年我和父親在北京,恰好碰上了圣誕節(jié),經(jīng)過教堂路段時,看見教堂內(nèi)外擠滿了中國青年學生,警察維持秩序都難。我嘀咕著,這些孩子怎么搞的,信基督到這個程度?父親聽后就說了一大段話,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蘇軾,一代一代的偉大文人就像是開出的一朵朵奇葩,每一朵都有它的特色;花謝了后就結出紅紅的碩大的果實,等瓜熟蒂落,種子又掉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再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一代代的傳承,才有今天燦爛的文化。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是沒有前途的,是要消亡的。父親的這段話讓我記憶深刻。

      陽燕:這是多么文學化的表達呀,跟碧野先生文學作品的語言一樣,詩意、優(yōu)美、哲理。想必先生是非常熱愛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吧?

      黃錚: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覺得父親是個淵博的人,他記得很多的詩文篇章,時常吟誦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的詩文。父親年老后,有時某本書或某句詩、某句話記不清楚了,就讓我們幫他翻查;眼睛不好了,還讓我將他要的詩詞用粗黑硬筆寫在白紙上,個個字兒都是核桃般大小,在光線好時或開著強光燈時,他就著放大鏡看。

      質樸謙和,淡泊名利

      陽燕:生活中,碧野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

      黃錚:父親雖然對我們子女要求很嚴,但對于一般人卻是極其隨和的,沒有任何架子。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他都覺得自己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父親經(jīng)常出門體驗生活,他總是早早把組織所開的介紹信準備好,有人不解,說誰不知道碧野先生啊,您報上自己大名就得了,還需要什么介紹信。父親則將“遞交組織介紹信”這個事兒稱為“規(guī)矩”,在父親看來,作家是受人尊重的,但作家得首先尊重人;作家本來就是普通老百性、普通黨員干部,無非能寫一手文章,像工人會做工農(nóng)民會種地一樣,不要自以為了不起。父親對人十分和善,住院時,他的陪護和清潔工,春節(jié)也都收到了父親的壓歲錢。我們家的保姆只小學畢業(yè),父親待他就像自己的孫女一樣,空閑時候教她識字、寫作,后來保姆還寫文章了呢。

      陽燕:有關碧野先生的質樸謙遜、寬厚仁愛,流傳著許多的小故事,比如“碧野買皮蛋——不找錢”?

      黃錚:是的,“碧野買皮蛋——不找錢”是從沔陽流傳出來的一個歇后語。一個趕場的老婆婆皮蛋半天賣不出,父親看見了,同情她,就把她的皮蛋全買了,并把自己藏身已久10元錢全部給了老婆婆,說“不要找了”。艱難的歲月里,這份情誼更加珍貴。“文化大革命”中,父親去黃陂受批斗、到沙洋放牛、去江漢平原插隊落戶,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嚴酷的政治壓力中,因為父親的“好”也受到過許多老百姓的關心和庇護。1970年,父親和母親下放到仙桃縣雙羅村插隊落戶,他們與當?shù)匕傩沾虺梢黄?,成了農(nóng)民們的讀報者、寫信人、醫(yī)生、調(diào)解人,而當?shù)剞r(nóng)民也將我的父母親視為自家人。離開時,全村300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出來相送。

      陽燕:一個無私的靈魂才能獲得來自老百姓真正的尊重。

      黃錚:在武漢,父親在單位配給的公寓房中一住就是二十幾年,從來沒有調(diào)整過。房子在三樓,沒有暖氣沒有電梯,父親年老以后就很不方便了。因為久患糖尿病,父親的腿軟得厲害,他就戴著袖套靠臂力蹭著樓梯的扶手上下樓,嘴里念著一二三四,每段樓梯有多少格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后來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提出要出資給父親購置一套有暖氣電梯的商品房,父親拒絕了,他說:“我怎么能讓組織上出那么多的錢給我個人買房子呢,這個地方還能住?!备赣H就一直在他的舊公房里住著,直到93歲去世。父親享受公費醫(yī)療,但他總覺得住院醫(yī)療費貴,會增加國家負擔,不大肯住院。即使看病,父親也極少要向單位要求派車,從水果湖走到中南醫(yī)院,每次都走去走回。父親病重時趕上汶川地震,臨終前幾個小時,他還囑咐我一定幫他轉交汶川地震的“特殊黨費”。

      陽燕:生命最后的愿望,竟表達得如此質樸而高貴,碧野先生真是難得。

      黃錚:父親一向淡薄名利、高風亮節(jié)。1981年,廣東老家來了個出版商,他們跟父親表示,希望借他的名字寫幾部小說,在東南亞一帶發(fā)行,為了商業(yè)目的,需要寫點床上戲什么的,開價二百萬。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二百萬不是個小數(shù)目。那時我母親正患了乳腺癌。母親跟著父親走南闖北,早就辭去公職了,父親一人的工資要養(yǎng)一大家人,偶爾還要接濟外婆一點,平時生活是非常節(jié)儉的。母親得了癌癥之后,家里實際上是需要經(jīng)濟幫助的,但父親還是斷然拒絕了,說:“我不賣名,我是憑真情實感創(chuàng)作的?!睆V東出版商哪見過這樣傻的人,白給錢都不要,悻悻走了。爭名奪利爭地位,這些父親都是不屑的,他不搞小圈子,不立小山頭,規(guī)規(guī)矩矩、任勞任怨為黨工作。對于個人生活,父親從未跟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即便在受到委屈與不公時,依然能坦蕩無私、顧全大局。

      陽燕:碧野先生的精神將永遠留存我們心間,他用慧眼、詩心發(fā)現(xiàn)了生活之美,用靈性之筆表現(xiàn)了文學之美,也用自己的點點滴滴詮釋了生命之美、人格之美。作為左翼文學的傳人,碧野先生及其創(chuàng)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對當下的文化界、文學界將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與啟示。

      黃錚:我非常欣慰的是,碧野誕辰百年的大會開完之后,還有許多后續(xù)之事,比如感念父親下放仙桃時與農(nóng)民親如家人,仙桃的碧野紀念館正在籌備之中,湖北省圖書館也要開辟一個專門的碧野紀念館,紀念文章也有不少。父親做人是有追求、有原則的,作為作家,他一直遵循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生活、熱愛生活,用一生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無愧于對黨的忠誠,無愧于對人民的忠誠。作為女兒,我永遠懷念他。

      陽燕:湖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黃錚:碧野女兒

      猜你喜歡
      碧野創(chuàng)作
      現(xiàn)代左翼文學資源在十七年文學中的艱難融入
      江漢論壇(2024年2期)2024-02-24 13:32:38
      咱也過回『創(chuàng)作』癮
      傅衛(wèi)國
      閆鈞
      《如詩如畫》創(chuàng)作談
      碧野陽光 青山長在
      海燕(2019年12期)2019-11-15 06:56:28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創(chuàng)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江城子
      意林(2007年5期)2007-05-14 06:14:13
      徐州市| 祥云县| 洪江市| 淮北市| 鄂伦春自治旗| 祥云县| 友谊县| 上思县| 门头沟区| 新野县| 连城县| 天津市| 华亭县| 神木县| 财经| 廊坊市| 芜湖市| 荥阳市| 沅陵县| 海宁市| 大足县| 盐津县| 仁寿县| 曲沃县| 唐山市| 临西县| 尚义县| 阿勒泰市| 河北省| 河间市| 新晃| 三穗县| 临沭县| 林口县| 夏河县| 乡城县| 湖南省| 磐石市| 瑞丽市| 出国|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