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要官短信令人驚
文/李秋生
不久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旅游局紀檢組長馮某發(fā)送要官短信,竟錯發(fā)到杭州一機主手機上,導致短信內(nèi)容曝光。短信稱:“某書記您好!本來不想打擾你,看來不打擾你又不行,今天發(fā)信息給你又要請您幫忙,這次紀委要下派,我不想下派,因為某某局副局長馬上退居二線,我想趁這個機會轉(zhuǎn)崗為某某局副局長,麻煩你跟某部長和某某部長講一下好嗎?可能馬上到位,時間很緊?!?/p>
讀罷這條短信,盡管有些心理準備,不免還是吃了一驚。早就聽說官場上有人買官賣官,將信將疑。眼見為實,這回可是拿到真憑實據(jù)了!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早就向世人宣布:“共產(chǎn)黨人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革命”??扇缃窬尤挥腥税l(fā)展到公然拉關(guān)系,找后臺做官,這與共產(chǎn)黨人的宗旨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這與舊社會官場上的做法又有什么區(qū)別?拋頭灑血的革命先烈倘若九泉下有知,又會作何感想?
具體地講,吃驚之處有三:首先,眼下是我國正處于打“虎”滅“蠅”高潮期,多少“老虎”“蒼蠅”被打落在地,呻吟不已,居然還有人敢頂風作案,繼續(xù)跑官要官,通過并不私密的短信形式毫無遮掩地提出個人官職要求,足見此歪風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其次,要官人員非一般官員,系堂堂紀檢官員。這種人是管“官”的“官”,本該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覺悟立場應更高于其他官員。遺憾的是,此紀檢官員如此官癮十足,目無法紀,違背原則,他又如何去監(jiān)管其他官員?
還有,此人是官場運作官位的“老運動員”,并非第一次要官,“又要請您幫忙”這句話已充分說明。問題還不僅在于此,那位“德高望重”,“樂善好施”的領(lǐng)導究竟幫過多少人的“忙”?
據(jù)說馮某因這個短信已被免職,這“劉翔式速度”也夠快的。但僅僅免職就能鳴金收兵,宣布結(jié)束,畫上句號了嗎?我以為,萬萬不可。
近來不少地方有了見不得光的事,都是一旦媒體曝光,立即以閃電速度對當事人加以“處理”,看起來似乎“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雷厲風行”,實際上是施以“緊急外科手術(shù)”,趕快包包扎扎,將當事人保護起來,更深的問題掩蓋起來。這種做法的后果不言自明。
所以,建議此事不宜倉促收兵,而要進一步“深挖”徹查。
對馮某本人不能一免了之,對這一次要官要嚴肅查處,上一次要官也要予以追究。該給予紀律處分的要給予紀律處分,該通報的要通報,如果涉及到違法事項的則要追究法律責任。
同時,對那個受黨教育多年的“伯樂”不能網(wǎng)開一面,輕易放過。我們的黨風有問題,用人有問題,根子往往就出在這種人身上。他們表面上冠冕堂皇,堅信馬列,公道正派,實際上收受好處,拉幫結(jié)派,暗箱操作,嚴重危害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因此,不論他資格有多老,貢獻有多大,務(wù)必要順藤摸瓜,找出問題,嚴肅查處。他推薦用錯了人,要負連帶責任;他涉及到賣官,收受賄賂要追究法律責任。
還有,對一些地方的用人機制要進行“大掃除”。有些“伯樂”之所以能神通廣大,到處點將,是因為這些地方風氣不正常,用人不規(guī)范,操作有漏洞。對這些地方的用人機制要進行深刻反思,認真檢查,嚴加規(guī)范。對于有關(guān)部門的負責人要認真考核,該換人的要換人。
事在人為,用人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唯有痛下決心,動真碰硬,才能端正黨風,端正用人風氣,讓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使“老虎”“蒼蠅”失去溫床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