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
懂得自己就懂得分辨男人
○晚睡
Q:我19歲懷了男朋友的孩子,因不到法定結(jié)婚年齡,兩家人就擺了酒席權(quán)當(dāng)結(jié)婚了。但婚后他對我特別不好,連生孩子都不在醫(yī)院照顧我,而是在家打游戲。孩子1歲時,我們分手,孩子跟著他。這段經(jīng)歷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讓我不再相信男人。現(xiàn)在我25歲了依然單身,有時候想去愛又怕被別人嫌棄,很自卑。也有人追求我,但是他并不知道我的情況,我也害怕講出來。我該怎么面對婚姻?
A:你的故事讓我想起香港作家亦舒,差不多的人生軌跡,都是早早叛逆,離家生子,然后又留下孩子,早早離婚。
19歲那年,亦舒結(jié)識了畫家蔡浩泉,以自殺威脅反對他們在一起的父母。兩人最終結(jié)婚,生下兒子蔡邊村。后來因為生活困窘,兩人經(jīng)常為錢爭吵,最終離婚,孩子給蔡浩泉留下。最初幾年亦舒還去探望孩子,之后蔡浩泉另娶,亦舒不愿與前夫再有任何瓜葛,索性連孩子也一并斷絕關(guān)系。據(jù)說最后一次探望孩子還是在蔡邊村11歲的時候。
亦舒與侄子倪震打筆墨官司的時候,倪震還在文章中諷刺姑姑“自少家貧、少年反叛、早婚產(chǎn)子、離婚反目、懷才未遇”“對這個兒子不僅不聞不問,還避之不及”,卻對自己40歲時生下的女兒寵愛有加,“老蚌生珠,疼惜得不得了,為了女兒,更移民去溫哥華”。
亦舒說過,金庸批評她寫了太多自己。是的,她的作品中有太多與她經(jīng)歷類似的故事,很多女主人公身上都有她自己的影子。
最明顯的就是小說《媽》,里面的母親面對前來尋親的兒子說:“我懷你的時候是那么年輕,但是我要你活著,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18歲?!边@段話也被亦舒用來隔空回應(yīng)兒子蔡邊村想與母親相見的要求。
作為一個母親,對親生孩子不聞不問,這相當(dāng)有難度。但像亦舒這樣,有著七竅玲瓏心,對情感看得如此深刻的女人,又怎么會沒有自己的痛和無奈,“你父親已經(jīng)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xiàn)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后半生?”小說《媽》中的這段話,道出了她的悲涼。一個女人,從婚姻的重創(chuàng)中爬出來,她劫后余生,驚魂未定,如果自己不為自己打算,誰又肯為她打算?
在別人的故事中重溫了自己的生命無數(shù)遍,在別人的悲喜中咀嚼了自己的往事無數(shù)遍,這是亦舒用來幫助自己從泥沼中爬出來的方式。她絕不僅僅只有受傷一種感受,她也沒有把人生的挫折都?xì)w罪于男人,她的小說始終提倡女性應(yīng)該更獨立、更自主、更聰明、更強(qiáng)大。這就是她從自己生活中吸取出來的教訓(xùn)。
很多人感情失敗或者婚姻失敗之后,開始懼怕感情,不知道還能不能相信別人。這大概是一種本能吧,愛情叫人受傷,那便躲開愛情。但這是最簡單應(yīng)對挫折的方式,我們還應(yīng)該有更高級一點的做法,那就是知道挫折的根源是什么,從中得到經(jīng)驗和教訓(xùn)。
比如你,被一個男人傷害,就害怕所有的男人。但你想過沒有,叫你受傷的不是男人,是你缺愛、不懂愛,為了愛就飛蛾撲火一般跑過去的行為,什么都不顧,不計代價,不知進(jìn)退,那是年輕時候的幼稚,也是家庭和父母的失職讓你承受了叛逆的結(jié)果。當(dāng)你看透這一切,看透自己的軟弱,你便知道,你無須盲目驚恐,因為你懂得了自己就懂得分辨男人。當(dāng)你有足夠的聰慧,沒有人能讓你輕易傷心。
坦然面對自己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有的人會多走一些彎路,但只要你明白方向在哪里,幸福終究會出現(xiàn)。
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懂得的過程,亦舒愛著小女兒的時候,又何嘗不是愛著大兒子?,F(xiàn)在的日子,有過去太多的教訓(xùn)和提醒,我們無法回頭改寫歷史,但我們可以讓未來變得更好。(晚睡:作家,情感分析師。)
(編輯張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