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xué)人文學(xué)部 漢語言文學(xué)143班 王敏
百鳥朝鳳,匠心和鳴
□大連大學(xué)人文學(xué)部 漢語言文學(xué)143班 王敏
這是我第一次聽嗩吶,它像是從很遙遠的記憶深處跋山涉水而來,每一聲都帶著風(fēng)和塵的氣息。它時而高亢,時而婉轉(zhuǎn),透著疲倦和哀傷,音符散落,在土地上濺起一層悲涼。就如同,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感覺。
大地孕育出了金木水火土五個莊子,五個莊子構(gòu)成了一個大鎮(zhèn),名曰無雙。無雙鎮(zhèn)是不能沒有嗩吶聲的,誰家嫁娶或辦喪都要請嗩吶班子來吹一場。一般人家請四臺,富庶人家請八臺,嗩吶班子每次出活,附近人家都要來湊個場,若是能吹八臺,那整個莊子里的人都會去,屏氣凝聲地聽完才肯走,運氣好的,一年能聽上一兩回。而比八臺更厲害的,莊戶人家十年都不見得能聽上一次,那是一首獨奏曲《百鳥朝鳳》?!栋嬴B朝鳳》乃大哀之調(diào),能受得起這首曲子的亡靈生前一定是有大德大善的人,而吹這首曲子的,也一定要是德行好的嗩吶匠。
影片徐徐鋪開一幅美麗的陜北畫卷,黃土地上躍動著莊戶人的脈搏,脈搏的跳躍里涌動著不絕的嗩吶聲。那時的天鳴還是大人口中的“娃”,拜在了無雙鎮(zhèn)最出色的嗩吶匠焦三爺?shù)拈T下。為了吹上嗩吶,他每天都要跑遍大半個莊子去河邊吸水。第一次的失敗,他被師傅罰了半碗飯,師娘心疼娃,嘟囔“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袄献幽膫€徒弟不是從娃過來的?老子當(dāng)年做徒弟的時候三天都沒飯吃!”一代又一代,人老嗩吶情愈長。最初打動我的場景是那個大雨傾盆的傍晚,天鳴全然不顧被雨水打濕的衣衫,拿著長長的葦桿在河邊彎腰吸水。暗淡風(fēng)雨里,那小小的堅忍的背影著實讓人動容。
也是一個黃昏,長大后的天鳴坐在自家的門口,一點點擦拭著自己的嗩吶家當(dāng)。動作里凝著釋不開的悲凄和絕望,夕陽灑在院里門框以及他的身上,薄涼薄涼。
“我們吹嗩吶的,好算歹算也是一門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把這個傳下去的責(zé)任。所以,我今天找的這個人,不是看他的嗩吶吹得多好,而是他有沒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里,一個把嗩吶吹進了骨頭縫的人,就是拼了老命都會把這活保住往下傳的。”
在蘆葦叢里學(xué)鳥叫和師傅互鳴,在黑夜里捕捉幾只螢火蟲,在草垛上嬉戲玩耍,在河邊跟師傅學(xué)習(xí)嗩吶度過寒暑春秋。擁有自己的第一支嗩吶時,師傅對他說“嗩吶離口不離手”;第一次隨焦家班出活,就見識了一番八臺的陣勢,他呆住張大了嘴巴;在傳聲儀式上,他接過師
傅的嗩吶流下了兩行熱淚。那些美好的記憶在他成長的嗩吶聲中越飄越遠,嗩吶真正地滲進了天鳴骨頭里,然而卻在這片土地上隨記憶漸漸遠去。
土地還是那片土地,樹還是原來的樹,人也還是熟知的人,可天鳴知道,在表面平靜的生活里,正暗潮洶涌著什么。終于在一場喪禮上,“砰”地一聲吉他響,震斷了天鳴心中的弦,那一聲炸裂,攪亂了某種秩序,像是什么東西急切地要冒出頭。
“我給師傅發(fā)過誓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會把嗩吶吹下去?!泵鎸λ说膭裾f,天鳴簡單地回答。不必解釋,也不必爭辯,一如他兒時在河邊吸水的倔強。可是他知道,他再也聽不到那宏大奔突的旋律了,再也聽不到喪禮上從銅碗里傾瀉出的心碎音符。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dǎo)演的傾心力作,在作品完成后他也與世長辭。為了這部影片,吳天明導(dǎo)演曾閉關(guān)一個月在房間里修改劇本,他曾多次為劇中的人物痛哭流涕。他為焦三爺哭,堅守了一輩子的理想在時代洪流的沖擊下一去不返;他為天鳴哭,在矛盾掙扎中成長,為理想尋找方向卻撞得頭破血流;他為越來越遠的嗩吶聲哭,曾為莊戶人家?guī)砭窳α康泥诹?,日漸埋沒于風(fēng)沙;他為這個時代哭,外來的新鮮事物把民族文化擠入一個逼仄狹小的空間里,既難以生長又難以傳承。那不光是嗩吶,嗩吶聲里還有民族的根;那不光是嗩吶,它代表的是我們那些優(yōu)秀卻無人問津的民族文化。
六十多歲的電影出品人方勵沉重一跪,透盡無奈,在很多人高呼屈辱的時候,我只覺心酸。如果有路可走,誰會選擇放下尊嚴(yán)?而對于那些說這是利用同情心來營銷的人,我只能說你們不懂文化人。你若不懂那一跪,那一定也不懂天鳴在傍晚的城市街頭看見一個乞討的人在吹嗩吶時的心情。那是一種沉痛,悲哀和無法拯救的迷途,在方勵眼里,民族文化岌岌可危,在四處碰撞著尋找可以傳承的出口;在天鳴眼里,夕陽下的老人吹著嗩吶乞討,那是一曲純正的《百鳥朝鳳》。
焦三爺走了,帶著他破碎的理想,如轉(zhuǎn)身離去不再回頭的文化和情懷。一座墳塋,一個人,嗩吶聲里流淌著絕望迷惘,悲傷四溢,風(fēng)吹著靈幡飄動,整個天地陡然肅殺,百鳥朝鳳,匠心和鳴。焦三爺坐在太師椅上,師徒二人四目相對,天鳴的淚水浸濕了嗩吶。最后焦三爺起身沿著彎曲的山路走向那遙遠的天邊,瘦削決絕的背影,像極了一聲長嘆。
責(zé)任編輯 董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