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識君應(yīng)是千古事

      2016-11-26 05:18:36張佐香
      太湖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豐子愷王羲之

      張佐香

      識君應(yīng)是千古事

      張佐香

      識君應(yīng)是千古事

      只要一見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蘭亭序》的影印本,我就會頓生愉悅,身心熨帖,紛擾頃除,頓覺有明月入懷,清風(fēng)出袖。定睛細賞:筆跡修長,輕盈妍美,形態(tài)宛如清風(fēng)吹拂,茂林修竹,行跡連貫如瓔珞,環(huán)佩相銜,行云流水般灑脫自如。更令人叫絕的是,《蘭亭序》字字逶迤曲折,顧盼牽連,渾然一體。目光沿著筆跡移動,你會驚嘆王羲之是如此精通空間運動上的方向、速度、力感的對峙和化解。

      我崇仰書圣,主要在于藝術(shù)自身。藝術(shù)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另外的空間和時間。藝術(shù)家園,是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場所。純精神的愛,因為摒除了外部條件的干擾而分外強烈、集中和執(zhí)著。這種內(nèi)心的投合與需求,使我想跨越空間,想親近他并牽住他的衣襟同行。翻閱史料,我循著歷史的時空隧道叩開他與眾不同的千古襟懷。

      西晉惠帝太安二年 (公元303年)癸亥七月十一日,王曠夫人于瑯琊郡臨沂縣 (今山東臨沂)江南洛社家內(nèi)生下第二個兒子,取名羲之,字逸少。王羲之出生之時,可謂伴隨著亂世的腥風(fēng)血雨和殘酷的歷史記憶。但是,王氏家族的高墻深宅阻擋了這一切。他在安寧和諧風(fēng)景如畫的田園和鐘鳴鼎食中讀書、作文,跟隨被譽為 “過江書畫第一”、文武全才的叔叔王廙練習(xí)書法?!盁o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沈尹默語),美妙的書法藝術(shù)令王羲之這個沉靜的少年心醉神迷。

      王廙不僅善書,而且藝術(shù)思想極為深刻。他曾經(jīng)說過兩句極有見地和新意的話:一曰“書乃吾自書”,二曰 “學(xué)書則知積學(xué)可以致遠”。這兩句話強調(diào)了藝術(shù)家的個性創(chuàng)造和學(xué)問修養(yǎng),字外功夫。這兩句話時時刻刻影響著王羲之一生的書法實踐和創(chuàng)作。

      家學(xué)淵源還讓王羲之從小接觸到了許多書法史上的名家名作。十二歲那年,王羲之目睹了父親收藏的蔡邕的 《筆論》:“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v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薄豆P論》強調(diào)書法家只有抓住了自己的生命體驗,感悟了宇宙萬物萬象充滿矛盾統(tǒng)一的運動整體,且通過自己的筆墨表現(xiàn)出來,才真正稱得上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

      在王羲之學(xué)書的生涯中,還有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白云先生神妙莫測的書法作品令他刻骨銘心。他在 《記白云先生書訣》中寫到 “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文中的那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的氣勢,“煙霏露結(jié),狀若斷而還連”的氣息,“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的氣韻,是物質(zhì)形態(tài)的,也是精神形態(tài)的,具有了形而上的哲學(xué)意義。

      寒來暑往,斗轉(zhuǎn)星移,王羲之舒散懷抱,在書法時空交叉的線條世界里臨習(xí)古人法帖,與那些書家、逸士、才俊揖讓周旋,議論筆法、章法、技法、氣勢、風(fēng)韻。王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墨。王書 “出于天成”的境界,就是在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反復(fù)錘煉與體悟中修煉出來的。王羲之之前的書法作品都是一副厚重拙樸的相貌。王羲之改變了書寫時的對立關(guān)系,下筆輕重分明,疾徐有別,字型由方調(diào)節(jié)為修長之姿,其行筆運動過程虛實相生,剛?cè)嵯酀?,奇正相補,疾澀相生,充分體現(xiàn)了美感的廣泛性和豐富性。

      王羲之所在的簪纓世家,有過 “王與馬共天下”的經(jīng)歷,其出任過右將軍。政務(wù)之余,他和具有相似生命氣息的朋友結(jié)伴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燦若云霞卻又澄澈如水的佳作,在流連山水中汩汩而出。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上巳節(jié),俗稱 “三月三”,天宇格外清朗,太陽在蘭渚山上空朗照著。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們趁著和煦的春風(fēng)如約而至,聚集于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樹木青翠細長的枝條,在透明的空氣中悄然兀立,煞是美麗。碧綠的枝葉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微妙的層次,裹著濕氣的輕風(fēng)颯颯吹來,樹葉悄然絮言微語,輕輕蕩漾起來,腳下綠絲絨似的草兒和五彩繽紛的野花牽絆著眾人的腳踝。一陣陣酷似葡萄酒的芬芳,在柔和的春天的氣息中彌漫開來。溪水叮叮咚咚地流淌著,流經(jīng)清幽的山谷,帶著車前子、蒲公英和野菊花的芳澤與甘甜,帶著林間的晨露和霧藹的優(yōu)雅,一路歡歌而來。眾人參差錯落,溪邊列坐,看順水漂流的酒杯在誰處停留。酒杯留戀誰處,誰就取飲賦詩。不能詩者,罰酒三斗。一杯又一杯,一首復(fù)一首。美酒與好詩相伴,笑語歡聲響遏行云。不知不覺中,紅日西沉。

      四十一人得詩三十七首。謝安提議為此盛會編個詩集,大家公推雅望隆重、文思敏捷的王羲之作序。他欣然提筆,仰觀俯察,游目騁懷,久蓄于胸的人生感慨與生命激情剎那間被喚醒。書法藝術(shù)強調(diào) “意”與 “氣”貫通起來,幾十年如一日砥礪的藝術(shù)素養(yǎng)伴隨著如泉涌的文思,以及不可遏止的創(chuàng)作激情,傾注筆下。王羲之取流水為其筆法,以行云作其筆勢,引清風(fēng)徘徊其間。文灑點畫,墨凝辭章,瀟灑之間,一氣呵成 《蘭亭序》。書法的蘭亭與文學(xué)的蘭亭相得益彰。其字筆力遒健,態(tài)致蕭散,氣韻清朗。其文辭章優(yōu)美,意境閎深,酣暢淋漓地抒發(fā)出了千古之情愫襟懷?!短m亭序》因文華墨采相映生輝,成為 “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傳承于世的代表作 《蘭亭序》,以及《快雪時晴帖》、《平安帖》、《得示帖》、《二謝帖》、《孔侍中帖》等,彌漫著 《經(jīng)史子集》的氣息,浸潤著魏晉名士瀟灑蘊藉的風(fēng)度。滲透于王羲之作品中的精神氣質(zhì),是他的創(chuàng)新、博愛、剛正的人格特征。王羲之把中國書法推向高峰,成為了極致的典范。各種風(fēng)格的書法家都從他的精神糧倉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書法元素。人們在振蕩時間之?dāng)[時,仍然虔誠地諦聽純正的藝術(shù)之聲。從這個意義上說,王羲之的書法傳之千古而不朽,并且將繼續(xù)滋養(yǎng)著我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

      盡管千年時光像流水般逝去,我的腦海里依然清晰地浮現(xiàn)出王羲之揮毫晃動的身影和深思的面容。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永遠會留下一個寬敞通透的空間,讓飄逸著靈性和激情的王羲之的古典翰墨安然回歸。

      梨魂

      春天的氣息被梨花潔白的翅膀搖蕩著,像輕風(fēng)搖蕩著鈴鐺,金色的聲音一波波涌動,像漫漶的水流將汛期肆意張揚。

      春天里,我常常在一株株梨樹下站定,凝望那如膏如脂的梨花。鐵褐色蒼勁的枝干托舉起瑩似白玉的花朵。那枝桿間涌流著的是天地日月的精華。散散落落、高高低低的一叢叢花朵靜靜地盛開著,開出了一朵朵塵世絕唱。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潔白純凈的梨花上,那俊美的花瓣更顯得蜜意層疊,鮮明的光譜在片片花瓣上柔情流轉(zhuǎn)。大片大片的梨花集體綻放,顯得開闊彌漫、晶瑩透亮,又是如此從容寧靜和疏落孤絕。梨花含笑的表情里,包含著大地的關(guān)愛、陽光的溫暖與雨露的潤澤。我站在梨花前,貪婪地只想將它們看個夠。我多想讓那些潔白的花朵印進心靈融入血液。潔白的事物看得多了,會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潔白是梨花的靈魂。久久佇立,細細凝視著朵朵盈盈素花,我的心里好生感動,梨花潔白飄逸的情懷如晨露的微光泛漾心田。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一位男子,一位有著黃鐘大呂般人格氣韻的北大人——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是十七歲的秀才,二十三歲的舉人,二十六歲的翰林,仕途可謂一帆風(fēng)順。1898年,中國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戊戌變法,百日維新。變法維新的結(jié)果以六君子喋血、康梁遠逃而告終。知識分子富國強民的愿望落空了。這一聲失敗的警鐘,敲碎了許多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的美好夢想。蔡元培先生在這一年的秋冬之交,離開了宦海投身教育。先生先就職紹興中西學(xué)堂,繼而任教于上海南洋公學(xué)。1916年,蔡先生旅歐歸來,他帶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八字方針出任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上承諸子百家縱橫捭闔的春秋戰(zhàn)國,兼包歐洲大陸飆發(fā)電舉的文藝復(fù)興。蔡元培麾下聚集了大批新學(xué)和國學(xué)的領(lǐng)軍人物。他把一生的才情抱負,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到最大限度。將一個被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摧殘下的舊思想舊文化的營壘,轉(zhuǎn)變?yōu)樾滤枷胄碌赖滦挛幕牟咴吹兀瑸槲逅倪\動的興起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輸送了先進的思想和人力資源。

      蔡元培先生代表兩種最偉大的文化,一是中國傳統(tǒng)圣賢之修養(yǎng),一是法蘭西革命中標揭自由平等博愛之理想。誠如羅家倫的贊語:“如大海容納眾流,不厭涓滴,是先生的包含。汪汪若萬頃之波,一片清光,遠接天際,是先生的風(fēng)度。慈祥愷悌,謙光中流露至誠,是先生對人的感化?!毕壬鷾厝岫睾瘛⒋认閻疸┑男郧橹幸喟鴪匀滩话?、風(fēng)骨崚峭的因子。五四運動后,北洋軍閥橫施壓迫,先生拍案而起,發(fā)表了光焰萬丈長的 《洪水與猛獸》。文章主張疏導(dǎo)新思潮的洪水,馴服北洋軍閥的猛獸。一日,先生到南京,時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部長的汪精衛(wèi)與先生共進晚餐。蔡先生苦勸他改變以往親日行為,推進抗戰(zhàn)的國策。那一刻,在場的同行者目睹先生的眼淚滴在湯盤里,和著湯一道咽了下去。

      1936年,一群自發(fā)組織起來的北大師生,用民間集資的方式,每人拿出一份微薄的數(shù)目,一起為這位 “為國家,為學(xué)術(shù)勞瘁了一生,至今還沒有一所房屋”的兩袖清風(fēng)的老校長建造一所房屋。他們在給老校長的信中這樣說:“我們希望先生把這所大家奉獻的房屋,用作頤養(yǎng)、著作的地方,同時這也可以看作社會的一座公共紀念坊,因為這是幾百個公民用來紀念他們最敬愛的一個公民的。我們還希望先生的子孫和我們的子孫,都知道社會對于一位終身盡忠于國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是不會忘記的?!弊吖P至此,我的眼眶已有熱淚潸然而下,我一遍遍反復(fù)品讀這段文字,我鐘愛讀這段文字的感覺,那是一種清冽、純凈的感覺,如同那一朵朵潔白的梨花。面對他們,我的精神被他們的精神所熏染,心靈更加渴望潔白。透過潔白的梨花,我仿佛聽到了蔡先生的心聲。世俗的塵埃,名利的霉素,永遠無法污染他潔白的心靈。他明白,只有心靈屬于自己,而生命屬于心靈。他的生命,他的精神,就像一片瑩似白玉的梨花,存在于天地之間。

      蔡元培先生纖塵不染的情操,將永永遠遠彌漫在文化的宇宙間,清潔著世世代代人們的心靈。透過片片狀若飛雪的梨花,我仿佛看見了先生端肅凝重的面容。

      精神的火種

      魯迅是優(yōu)秀的作家們永遠的精神供給者。豐博的學(xué)識、閃光的才智、崇高無畏的獨立思想與耿介不阿的高潔人格、勇敢尖銳的批判精神,鑄成了魯迅先生獨特的魅力。魯迅先生以他獨特的魅力震撼了中國,照亮了中國。他的精神嵌入了中國的大地山河,他的精神在所有讀者血脈中流淌。

      閱讀魯迅,人們才會想到文學(xué)的基本功能就是為了挽救民族的精神,為了改造國民性。魯迅先生認為,文學(xué)就是 “為人生”和 “改良這人生”的。在魯迅的作品中,我讀的最完整、最徹底的是 《阿Q正傳》。多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天,窗外飄著片片雪花,我第一次邂逅了這本心儀已久的書。我靜靜地讀著這本書,感受著撲面而來的先生的精神氣質(zhì),感受到了文字真正的力量所在。后來多次捧讀這部作品,它在我的靈魂深處一次次注入新的力量與光芒。阿Q是一個本能的蒙昧的人,他既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認識所生存的世界,糊里糊涂,渾渾噩噩,失敗時靠精神勝利法化失敗為成功,得意時又趾高氣揚,欺侮弱者,一生都在 “瞞和騙”中尋求圓滿。阿Q這個藝術(shù)形象是面鏡子。魯迅先生塑造這個精神典型旨在啟發(fā)他所摯愛的中國人民,要從朦朧昏憒的迷夢中醒悟,掙脫出 “瞞和騙的大澤”,敢于直面人生,正視面臨的物質(zhì)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實境。從 “本能的人”提升為 “自覺的人”、清醒的人,做真正意義上的人。

      魯迅先生用如椽巨筆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和雜文,抨擊并批判來自封建制度的倫理道德,以及被傳統(tǒng)思想僵化了的人的心靈。魯研界用“反抗”來概括魯迅精神,而當(dāng)代著名哲學(xué)家鄧曉芒先生則主張用 “反思”。魯迅先生的反抗精神之所以是那么堅韌老辣,是因為他的反思是深刻清晰而透徹的。所有重視精神生活的人們,都會在魯迅的作品中找到精神的火種,在火種的燭照下尋覓到錘打靈魂的力量,激發(fā)內(nèi)心的思考,重新審視自身與外界的關(guān)系,確立嶄新的精神標準,成長為一個有更高的道德觀念和人文理想的人。如何喚醒人之為人的應(yīng)有的內(nèi)心深處的人的自信、人的尊嚴、人的精神、人的理想,是魯迅先生一生的人生理想和文學(xué)理想。先生為了這一崇高的人類理想耗盡了畢生的心血。在當(dāng)代中國,我們?nèi)匀恍枰斞赶壬@種深刻的反思精神和人文理想。

      中國歷來講究文如其人,才德兼具。魯迅先生堪稱是德藝雙馨的楷模。先生的文章不朽,他本人也是一位崇高而偉大的大寫的人。先生是文學(xué)青年的領(lǐng)袖和知音。他無私地幫助青年人,引導(dǎo)他們、啟發(fā)他們不斷地創(chuàng)作與思考,提高文學(xué)素養(yǎng)。很多文學(xué)青年在他的幫助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時間,用自己的智慧、思想和人生經(jīng)驗,去點燃人、照亮人。我一邊讀著鄭振鐸、夏丏尊、郁達夫等一大批文學(xué)家回憶先生的文字,一邊想象著先生召集朋友們吃飯,為留宿的朋友鋪設(shè)床被,為朋友們嘔心瀝血地修改文稿……我仿佛依稀看見了先生左手托著煙袋,右手微提著垂地的長衫迎來送往的樣子。先生無私地給予文學(xué)青年的物質(zhì)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鼓勵,是多么珍貴和難得。許壽裳曾贈先生一聯(lián)曰:“皜皜焉堅貞如白玉,懔懔焉動烈若秋霜?!贝寺?lián)是魯迅先生道德文章的真實寫照。

      魯迅先生抱著自由、平等、博愛的人生理想,為了國民而寫作。梁實秋認為 “文學(xué)發(fā)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偉大的文學(xué)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人生的精髓就在我們的心里,純正的人性在理性的生活里得以實現(xiàn)?!毕壬鸀榱藛拘讶诵灾袑饷?、正義和真理的向往追求,而耗盡了畢生的心血。精神的火種在先生那里已經(jīng)點亮,我們須負起責(zé)任,在我們的手上,不能讓它黯淡下去。愿先生那曾經(jīng)在暗夜里閃耀著清潔灼目的光輝的精神的火種,能夠世世代代相傳,永遠照耀著中國人民走向光明的未來。

      洞簫獨吹

      一卷 《豐子愷評傳》在手,讓我將這位漫畫大師兼作家的一生整個旅行一次。欣賞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和散文,翻著翻著便有淚盈眶。

      豐子愷先生用與天地造化之心同樣深廣的心靈去看天地間的一切物類,他所見的世界是一視同仁的平等的世界。藝術(shù)家的心靈對于世間的一切事物都給予真摯的同情和熱愛。豐子愷先生心靈深處自然生發(fā)出的感恩天地、體恤萬物、品味生活、愛戀世界的情感真真切切、一筆一畫地深印在他的藝術(shù)作品中。

      這位藝術(shù)赤子一生都在以藝術(shù)激發(fā)人性美,提升人的品格和靈魂的境界。如果我們這個國家的氣質(zhì)和日常生活能多染有一點豐子愷的味道,該有多好。

      我的書桌上常放豐子愷的畫冊,用來醞釀美好的閱讀和寫作的心境。豐子愷先生漫畫,人物形象生動簡潔、氣韻萬千,花鳥風(fēng)景也賦予詩意和生命,傳至今日依然那樣鮮活,仿佛聽得見其時其地的心聲。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每一幅畫中都包含著醇厚蘊藉的人間情味。

      豐子愷的成名作 《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畫中的題字尤妙,寥寥數(shù)字,便抓住了整幅畫的全局,余味無窮。先生只畫了室內(nèi)友人曾經(jīng)相聚的一角:幾上,茶壺和杯盞似乎還飄散著詩文的墨香和禪畫的逸氣;一彎新月用亙古如斯的皎潔之光在天與地之間鋪成了長廊。凝視著這樣的畫面,我的頭頂腳下身前身后籠罩著月光。我的身體里靈魂里氤氳著月光。一種透明的從靈魂深處蕩漾出來的奇妙感覺讓我覺得生命的存在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事情。

      豐子愷先生認為月光有一種特質(zhì),對月的崇拜,會給人以真善美的感受,月又能使人產(chǎn)生愛。他曾經(jīng)借月抒情:“心的愛的世界的狀態(tài),可以拿月夜的銀灰色的世界來代表的……因月的感化,足以維持純潔的精神,這泛愛的月真是慈母似的祈愿了。試看瑞煙籠罩的大地上,萬人均得浴月的柔光。這正是表示月的泛愛,且助人與人的愛?!必S子愷先生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值得用心靈的眼睛欣賞的東西很多,天空的日月星辰,大地上的綠水青山……切不可背著一身的擔(dān)負郁郁一生,卻沒有想起來去欣賞天頂?shù)男强蘸驮鹿狻?/p>

      《挑薺菜》圖,又是另一番人間景象:三位女孩兒或蹲或跪,手握小鏟在綠絲絨似的草地上挑薺菜。不遠處,環(huán)繞著草地的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有兩個過往的行人的目光被女孩兒纏住了,正引頸遠眺,癡癡戀戀地看,仿佛入了定。一些女孩兒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草兒,一叢叢、一簇簇、一團團正全神貫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醞釀著田園詩意。女孩兒潔白的手在風(fēng)里打著手勢,她們俯下身子愛憐地撫摸綠草和薺菜的面龐。女孩兒的背后一株垂柳還保持著 《詩經(jīng)》里上古植物的芬芳和搖曳身姿。我久久地端詳著這幅畫,久久地沉浸在挑薺菜的女孩兒純真的容顏和她們所觸摸到的天地的空靈之心以及她們的詩心。這里,不僅僅有植物對于人的親和恩,更有人對于自然的貪愛。人與自然相親相諧,融進了彼此的血脈。

      面對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諧的天然質(zhì)樸的純凈之美,豐子愷先生將一顆詩心回贈。他捧出了一首飽含著情感之露和靈思之美的富有詩意的畫,獻給這些美好的植物,獻給大自然,其實是獻給從大地上一茬茬走過的歲月,獻給了一代代人類。

      《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有獵人尋》中呈現(xiàn)出人類對動物的憐惜,彌漫著愛的溫馨。在幽暗的雪夜,大嫂傾聽著鹿行雪地的微響,她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小鹿天真黑亮的眸子。那純潔的雙眸里只有一片晴空和小溪的倒影,那是沒有被污染的大自然的眼睛。它們還沒見過這個世界上獵人的槍口。想到這兒,大嫂趁著天色未明,自溫暖的被窩里起來,找來一把大掃帚來到門前雪地上,將鹿印一一撫平。天明時,獵人再也尋不著鹿的蹤跡。大嫂用一把掃帚給了小鹿生的希望。她內(nèi)心深處浸潤著溫柔的體貼和同情,透露出人性的善良和博愛。

      豐子愷先生在畫這幅畫時,心中一定涌動著愛的潮水。他希望人和動物、植物互相幫襯,互惠共存。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另一幅畫面:被大嫂搭救的小鹿在小溪邊咀嚼著佩戴露珠首飾的青草。它們帶著欣賞和感恩的神情盡情地品味大自然的禮物。在寂靜的山澗,它們飲幾口溪水,然后枕著涼蔭進入無夢的睡眠。閱畢此畫,我的心靈里似乎也充盈著露水的純潔和青草的芳香。豐子愷先生創(chuàng)作的這一幅畫,讓我想起敬畏生命的倫理學(xué)創(chuàng)立者和實踐者阿爾貝特·施韋澤的教導(dǎo):“只有當(dāng)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p>

      穿越濁世的豐子愷先生將童心頑強地葆養(yǎng)了一生。因此,他這一生擁有的是純真意義上的超越陰暗和苦難的,不被時代之弊干擾的聚精會神的生活。他對萬物的愛,對美的追尋,對生活的肯定和積極樂觀的修復(fù)態(tài)度是如此堅不可摧。每當(dāng)畫筆無法分擔(dān)他的情思時,他便仰仗文字。于是,便有了語語動人、字字情真的豐子愷散文。

      愛和童心是豐子愷先生散文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兒童的游戲、兒童的邏輯、兒童的愛憎,讓他深深癡迷。豐子愷先生認為,人間最富有靈氣的是孩子,孩子有著天地間最健全的心智。他在 《兒女》一文結(jié)語寫道:“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jù)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shù)和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占有神明、星辰、藝術(shù)同等的地位。”

      對于豐子愷先生在隨筆中表現(xiàn)出來的童心,趙景深說:“盧梭曾喊過 ‘返于自然’,子愷恐怕要喊一聲 ‘返于兒童’?!必S子愷先生的內(nèi)心永遠深藏著十分豐富的童心世界。他在 《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慨道:“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里。然這真不過像 ‘蜘蛛網(wǎng)落花’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而已。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了!這是何等可悲的事啊!”

      豐子愷先生的隨筆中大多數(shù)選取自己熟悉的兒童生活題材,取其片斷,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質(zhì)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他表達了一個重要觀點:捍衛(wèi)童年。童年概念是與成人概念同時存在的。兒童應(yīng)充分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童年生活。家庭和學(xué)校教育不能為兒童未來而犧牲兒童的現(xiàn)在,不能將童年生活當(dāng)作成人的預(yù)備時期生活。兒童在成長期,應(yīng)盡量為其提供與之身心相適應(yīng)的生活。

      豐子愷先生深諳音樂、美術(shù)之道,又篤于人倫情義,他的漫談身邊瑣事和描述風(fēng)物的散文清雅如無垠的藍天,質(zhì)樸如無涯的大地。在現(xiàn)代散文園地里,豐子愷用清樸自然的如詩如畫的美文樹立了巍巍擎天的豐碑。郁達夫說:“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他的畫筆之上?!比魏维嵭驾p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詩意的語調(diào)和風(fēng)韻。豐子愷先生的散文雋永質(zhì)樸,有自我的格調(diào),這是他的性情、才學(xué)與生活相融合的緣故。

      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這是我心目中好藝術(shù)家的標準。好的藝術(shù)作品和人生,都實踐著這一點。豐子愷先生曾經(jīng)在 《漸》一文中這樣結(jié)語:“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必S子愷先生就擁有這樣的 “大人格”和 “大人生”。

      先生已逝,但他的千古文心還在字字情真中,噗噗跳動,他的情思仍在畫境里繚繞。我一次次地欣賞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和散文,好像午夜高樓,諦聽清風(fēng)飄來的洞簫獨吹,余音裊裊揮之不去。

      字養(yǎng)在心里

      友情之與人生,就像詩家尋找的彩鳳之翼,靈犀之明,同聲則相應(yīng),同氣自相求。我與張愛萍女士相交十余載,每每與她相聚,與之晤談如讀經(jīng)典書,與之閑語如吟東坡詞,與之暢敘如品西湖龍井茶,總能領(lǐng)略到 “蘭亭之會,竹林之歡”的超逸。

      可以用朱黛犁然來形容張愛萍女士筆下的小楷,純凈、整潔、簡勁、幽雅、酣暢,仿佛宇宙初萌,天山上盛開了一朵朵雪蓮花。她的書法作品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在還原了。什么叫還原,就是回到事物的本原,見素抱樸吧。自從打開了書法這扇神奇的藝術(shù)殿堂的大門,她就踏進了生命的春天,在鳥語花香里,在美輪美奐的夢想中,用筆墨潤澤著心靈的每一個角落,那是一個柔軟、平靜、輕盈與無比和諧的天地。

      書法是一門 “達其情性,行其哀樂”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既要講究 “筆法”、“字法”、“章法”和 “墨法”等技法,又要追求“技道雙修”、“中和之美”的境界。先天的稟賦之于書家,至關(guān)重要,確有稟賦,又勤而行之,不斷修能者,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張愛萍女士自小操觚而書,三十余載從未中斷,近年來更是處于沉迷的狀態(tài)。仰望大師研習(xí)經(jīng)典,這是她最樂意的事情。她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心力和智慧,或摹寫或臨寫,或讀帖或背帖,忙得不亦樂乎。每至她的書房,常見案頭鋪展王羲之的 《尺牘》、褚遂良的 《雁塔圣教序》、文徵明的 《南華經(jīng)》、趙孟頫的 《赤壁賦》……這些書法家及其作品是她的精神夸父。她喜歡趙孟頫、姜夔和文徵明的書法作品,與之有一種血緣性的親和與呼應(yīng)。她將趙孟頫的和順、溫潤、嫻雅,文徵明的清俊、遒媚、淋漓,姜夔的剛勁、典雅、脫俗之氣,糅進了自己的筆墨,呈現(xiàn)出勁健婀娜、深邃嫻雅、清光照人的氣象。

      任何書壇巨子,要摘取藝術(shù)王國里的皇冠,必須要有其獨特的 “藝術(shù)符號”?!翱寺 贝髱煹墓そ常街趩棠旧系呐侍?,是不可能達到理想的藝術(shù)境界的。書法是有血有肉的。書法的血肉是精神,是情感,是思想,是氣息。科學(xué)是光譜分析,是邏輯推演,而藝術(shù)是光合作用,是靈性歸納。張愛萍女士的書法作品是她心靈里流淌出的思想情感的 “晶體”,也是她的心靈史。她的書法作品中氤氳著大自然無邊風(fēng)月的情韻和古典詩文的楚楚動人的文心詩境。她喜歡到大自然中散步,時而欣賞無數(shù)垂柳,輕甩水袖,舞出萬種風(fēng)情;時而諦聽松風(fēng)天籟最原版的記錄;時而端詳蘭花媚人的姿態(tài)……大自然中令人悠然神往的一朵朵鮮花,一株株生機盎然的樹木都是她訪問的對象。她有個習(xí)慣,每天睡覺前,閱讀唐詩宋詞和 《古文觀止》等經(jīng)典名作,待身心在文字之光的燭照之下,有了甜味和暖意,再入眠。

      松窗明月夢梅花,眷戀良辰美景,流連朗月清風(fēng)。在筆墨文字的肌理中,大自然的無邊風(fēng)月與深厚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在有限的方寸之間似乎頓獲無限之效。張愛萍胸中有丘壑,心靈中躍動著磅礴的情感。她很珍愛這些感悟,懷抱著,孕育著,直至鋪開素凈的宣紙,手執(zhí)狼毫,沉吟片刻,定格在神清氣爽時,那些感悟如同春蠶吐絲一般虔敬而又深情專注地化作筆下的功夫綿綿不絕地流淌出來。那些曾經(jīng)在大自然中吸納的自然之氣,收藏的百鳥之聲百花之態(tài),那些融入血脈中的詩文的書卷之氣高貴之氣,沙漏一樣點點滴滴地從宣紙中滲透出來。

      張愛萍女士 《莊子內(nèi)篇》、《南華經(jīng)》選抄等作品五次入選全國書法篆刻展,其中 《金陵文選》、《了凡四訓(xùn)》選抄分獲全國第七屆新人新作展和全國首屆小品最高獎。這些書法作品具有清瑩澄鮮之美,或隱或現(xiàn)地突出了清潔感脫俗感。書道有多種趣味:清趣、古趣、雅趣、拙撲趣、野獷趣……理當(dāng)以清趣為至高品味。張愛萍女士書法的洗練高潔,使得一點一線間清靈爽朗,通篇暢達酣暢、沁人肺腑,清逸之氣撲面而來,足以滌除塵世的紛擾。

      張愛萍女士的書法作品是流動的音韻,是酣暢的情感噴發(fā),是高潔的心靈情趣。她的內(nèi)心時刻都有靈魂的清越之聲在激蕩,這是生命賜予追夢人的最崇高的現(xiàn)世享受。她把文字養(yǎng)在心里。欣賞張愛萍女士的書法作品,我心中的平靜喜悅也無限地華美悠長。

      張佐香 女,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語文報》全國首位簽約作家、江蘇省 “333工程”培養(yǎng)對象、文學(xué)創(chuàng)作二級。近年在《萌芽》、《散文選刊》、《散文》、《北京文學(xué)》、《作家文摘》等發(fā)表作品150余萬字,曾獲老舍散文獎、孫犁散文獎、吳承恩文學(xué)藝術(shù)獎等。著有散文集 《親親麥子》、《鮮花照亮了我的房間》等?,F(xiàn)供職于江蘇盱眙縣城南實驗小學(xué)。

      猜你喜歡
      豐子愷王羲之
      爆炒米花
      王羲之送字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漫畫欣賞
      老年世界(2019年2期)2019-06-01 08:13:30
      《王羲之 蘭亭序》
      中華詩詞(2017年4期)2017-11-10 02:18:50
      王羲之書蘭亭序
      中國三峽(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6
      《王羲之 喪亂貼》
      中華詩詞(2017年11期)2017-04-18 09:02:21
      王羲之品嘗牛心
      长宁县| 宜州市| 财经| 昆山市| 牙克石市| 霍林郭勒市| 甘孜| 抚松县| 平利县| 上犹县| 团风县| 泰州市| 郧西县| 澄城县| 东港市| 义马市| 吉隆县| 乌鲁木齐市| 兴山县| 宁南县| 临潭县| 虎林市| 随州市| 泸州市| 灵石县| 齐齐哈尔市| 昌江| 澎湖县| 塘沽区| 抚远县| 兴化市| 晋中市| 罗平县| 江油市| 江津市| 资阳市| 安化县| 台前县| 西乌珠穆沁旗| 莲花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