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張巧慧
桃花潭畔的幾種事物
⊙ 文 / 張巧慧
張巧慧:一九七八年出生。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十月》《星星》等刊。著有散文集《畫荷的女人》、詩集《朔風(fēng)無辜》。
——兼寄詩友宗仁、文豪、彥山等
有多少堤岸,就有多少冒犯
江水滾滾,我在浮舟之上
一首詩勒不住江水
一個人的醉酒,驚動不了明月
我們在青弋江上喝酒、聊天
談?wù)搩砂对姼?/p>
江水從我腳下東去
也從你的腳下東去
“迎向江水,會感到更強(qiáng)的漂浮”
“不,我更愿意迎著明月,
她給我永恒的指向和距離?!?/p>
夜風(fēng)漸冷
夜風(fēng)把我們吹得更緊
江水的持續(xù)性
并不能阻隔兩岸
像千年之前的那次送別
我們又一次共享了同一輪明月
千尺是個虛數(shù)
潭水是個虛數(shù)
那連成一排的浮舟啊
讓人一再想到人生如寄
空酒瓶是個實(shí)數(shù)
明日的三撥辭別是個實(shí)數(shù)
桌上的碎骨頭、瓜子殼已收拾干凈
醉倒的那個人卻怎么也扶不起來
獨(dú)坐江邊,
不遠(yuǎn)處,歌聲若隱若現(xiàn)
明月在上,江水在下
像一對看穿本質(zhì)的人
難以為繼的人啊
佩服流水的持續(xù)和月光浩大的虛無
群里傳看的視頻,有草地、冷餐
和狂歡的人。手機(jī)微微發(fā)燙
月色更白,江水更急
湍流上,幾葉小舟微微起伏
空空的石凳子,像是等著誰歸來
那些老房子,老建筑
從別處移到桃花潭畔,異地重建
我愛它們舊的構(gòu)造和新的命名
那些石人石馬,從別處
移到桃花潭畔,在我們住的客房后面
從前它們守護(hù)墓道,如今聽江水的流逝之聲
我愛它們安詳?shù)纳袂?,時間在流水上跑過
在它們的身上靜下來
晚上,我經(jīng)過它們
早上醒來,我再次經(jīng)過它們
仿佛我們一直徘徊在生死之間
江畔有蘆葦,有牽牛
我愛蘆葦靜立,愛牽?;詭Х圩?/p>
采一朵牽牛時,想起前朝羅聘的妻子
曾用這顏色為丈夫的梅花增色
檀皮與草木灰,她們經(jīng)歷了反復(fù)的浸漬、蒸
煮
日曬雨淋
她們變薄,變白,變得綿軟
竹廉子撈出打散的筋骨
那么長的鋪墊
我們拍攝柳葉馬鞭草、老建筑
和赤膊的匠人
我們還摸了摸紙面
那張剛從烘墻上揭下的宣紙
有點(diǎn)燙
“你一定要明白,過分的順從并非禮物”
“更可怕的是輕慢的愛……”
我每年都會囤一些宣紙
越久越好。藏到她的白不再單薄
不再是單純的火氣
像所有耽于安逸的
桃花潭畔的蛙鳴一聲比一聲響
歇息吧。他說十一點(diǎn)了。
她沒有回復(fù)。
月亮很亮,很白。星星很多
這蛙聲,怎這般聒噪
寄你的鞋子收到否?
寄你的亂針繡呢?
二十年的陳紙,已褪去火氣
送別是個用舊的詞語
桃花潭也是
你一定更喜歡青弋江
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雜草叢生,物產(chǎn)鮮活
你一定欣喜于桃花潭并非潭的發(fā)現(xiàn)
往后我要給你寄流水
寄江心的漩渦和倒映的光
最后寄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