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家祥
沙僧的擔子裝了啥
★文/許家祥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挑擔的沙僧挑的啥寶貝?
人們紛紛“腦補”:有人說,挑的是雞蛋,你聽嘛,“你挑著蛋,我牽著馬”;有人說,應(yīng)當是師徒四人的換洗衣服。可各個版本的《西游記》影視劇里,這四位都是一身衣服穿了14年,從未換過;最后大家羅列了最有可能的物件,無非是紙筆墨硯、通關(guān)文牒、紫金缽盂、袈裟等,可這些東西加起來也沒多重,何以能裝兩大筐,挑起來沉甸甸的?
又有人“打橫炮”了,說是一個取經(jīng)團,沉甸甸的兩大筐行李正常啊!四人一馬,長年在外風餐露宿,常用藥品,如感冒藥、消炎藥、清涼油、創(chuàng)可貼要帶吧;盤纏、洗漱用具、針線包是必須的吧;經(jīng)過名勝古跡,買點旅游紀念品可以理解吧;途經(jīng)十萬八千里,經(jīng)常翻山越嶺,不得有幾雙備用鞋呀;還有團長的辦公用品、大師兄的染發(fā)劑、八戒的營養(yǎng)快線也不可或缺吧……
阿彌陀佛!這么多寶貝,兩大筐能裝下就不錯了,天天挑著能不重嗎?沙僧同志勞苦功高呀!
可我們?nèi)绻J認真真地看一看《西游記》原著,又會發(fā)現(xiàn)新問題,就是擔子雖重,但并不是沙僧一人挑。取經(jīng)團出發(fā)時的“常態(tài)”是:“請師父出了門,上了馬,八戒挑著擔,沙僧攏著馬,徑投西路而去。”最后取經(jīng)歸來,在“表彰大會”上,佛祖的評語也是“八戒挑擔有功”??梢姡@擔子八戒也挑過,可能還挑得比較多。再者,如果八戒偷懶不想挑,把兩大筐行李分成幾個小旅行包,一人背一個,對于悟空、八戒、沙僧是小菜一碟。唐僧體力差,又是領(lǐng)導,可把他的包包放在白龍馬身上。
如此這般,取經(jīng)團要是精簡整編,唐僧是團長,肯定不能減;悟空降妖除魔,更不能減;八戒善拍,干的是辦公室主任的活,可經(jīng)常逗團長開心;白龍馬腳力好,既是團長座駕又是行李架。唯有本事一般的沙僧可以精簡。
問題的實質(zhì)就在這里,要是沒有擔子,沙僧非減不可。所以呀,沙僧挑的不是擔子,而是一種存在感、一個編制。沒有這個擔子,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冗員!而上面給取經(jīng)團定的是“四人一馬”編制,聰明的吳承恩先生就給他一副擔子,讓他哼哧哼哧做吃力狀,一路挑往西天。從此角度看,《敢問路在何方》的歌詞可修改為:你挑著編制,我牽著馬……
從表面上看,沙僧低調(diào)得甘被忽略,老實得近乎窩囊,可實質(zhì)上沙僧是聰明人,雖然沒啥本事,盡管可有可無,他還是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他黝黑的面龐,粗大的手掌,木訥少言的表情,好脾氣的憨笑,都給人一種好感。他會說話、會處事,善解人意,是個典型的不負責不摻和不出錯的“三不男人”。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