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明
大定村本紀(jì) (組詩)
自 明
——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應(yīng),歲在甲子。天下大定”
雪止,血仍在流,天色暗了下來
一種不可突破的包圍
他解下黃巾,遮住女人的遺容
點燃干柴。北風(fēng)嗚咽
火光映紅幼子的臉龐
雪大片消融,一地濡濕
——“生無田,死無墓,徙所徙,居可居”
他辟土為室,拆木為舟,引渡為業(yè)
一位女子甘心幫他哺乳
為他漿洗縫補(bǔ),為他播種
除了谷粟,還植了大片菊花
秋來,蕊香十里,他們?yōu)樽用?/p>
曰:大定。為村命名,曰:大定①
寓意大大平定,代代安定
是為大定元年
——“世上生死皆無惘,唯有妻兒可盡歡”
他焚香,為被掘墓鞭尸的人禱告
為天子冷眼,為諸侯作壁上觀
他把刀戟回爐,鑄成耒叉
他為兒子折紙鳶,為河里②沐浴的妻子把守河岸
撒網(wǎng)捕撈,放生幼魚
夜晚,他枕著女人的小腹入夢
不夢詔書,不夢封侯,不夢馳騁疆場
只夢月光穿過柳枝,灑在波濤不驚的河面上
經(jīng)歷三國紛亂,魏晉風(fēng)骨,元嘉草草、殺胡令④
經(jīng)歷井田制,墾草令,青苗法,
經(jīng)歷唐河改道,彗星掃日,積雨天寒
大定村,一棵被枯藤纏繞,棲息著昏鴉的老樹
總能萌發(fā)出新的枝芽,重綻弱小的綠意
說起祖國,有一種鐵銹腐蝕骨骼的疼痛
大定村像千年古木,扎根平野
更像一顆圖釘,釘著大漢山河
釘著唐宋風(fēng)韻,釘著元曲里的喇叭嗩吶
和民國十二年的炊煙⑤
我用盡少年時光,打磨釘帽
直到如今,它依然光亮,照映著祖母的饑餓
照映著刀架脖子,死里逃生的祖父
照映著父親的羸瘦,母親的喪母之悲
以及我,與命運(yùn)對抗時,留在腕上的疤痕
對于祖國,大定村這顆釘子太小,近乎于無
對于我和弟弟,它粗壯,蠻橫
能釘死棺木,能釘透城墻
能釘破土地,流出洪荒之水
錘打,一個人,一生的疏與堵
現(xiàn)在,我就是這顆釘子
改變方向,由外向內(nèi)釘?shù)尼斪?/p>
必要時附帶鋼板,讓脛骨和橈骨更硬朗一些
讓肩胛骨和脊梁更堅挺一些
讓髕骨日益靈潤,卻只為靈魂彎曲
現(xiàn)在,我?guī)е鴿M身釘子
在祖國的城池里游走
我想釘住一些事物,或者被一個女人釘住
她孤零零的,我也孤零零的
我們被釘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定村
作為日子的意象,炊煙已退出舞臺
經(jīng)受過炊煙熏染的最后一批人正準(zhǔn)備謝幕
作為生活的隱喻,鐮刀仍掛在墻上
使用鐮刀割麥的最后一批人正準(zhǔn)備謝幕
作為親情的見證,兄弟姊妹的姓名刻在父母的碑上
作為愛情的象征,信箋、羽毛、心葉⑥不知所蹤
隱約記得一艘紙船在暴雨歇止的午后從村口駛出
一只紙鶴乘著春光飛去,至今還沒有抵達(dá)心上人的手掌
作為命運(yùn)的暗示,一條沙河②、一棵樹墩、一段路
一些人頂著在異鄉(xiāng)收殮的炊煙
反復(fù)出走,歸來
與大定村消逝的炊煙進(jìn)行秘密接續(xù)
他們氣色騰漫,神情渺逸
他們說:大定村很美。那美
是一種種令人不忍追訴的荒涼
是一次次迷人的忽略
注釋:
①大定村:根據(jù)地方志記載,村名源于東漢,黃巾軍兵敗,安置老幼病殘于此,取名大(方言發(fā)音為:逮
②河、沙河:唐河支流、大清河水系,與海河匯流,入渤海。上世紀(jì)六十年代根治海河時期,上游建王快水庫蓄水,每遇汛期泄洪。至九八年水災(zāi)后,北方缺水,斷流。該流域為堯帝發(fā)祥地,后期孕育了管仲、樂毅、廉頗以及詩豪劉禹錫、因“人面桃花”傳世的詩人崔護(hù)。域內(nèi)村名多為春秋戰(zhàn)國及秦漢時期遺留。
③釘子:大定村作為一個村名延續(xù)兩千余年,期間國家?guī)捉?jīng)改號、易主,故有此比喻。
④殺胡令:兩晉時期,五胡亂華,漢人幾遭滅族。大將冉閔下令:“內(nèi)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燕趙之地血流遍野。
⑤民國十二年:祖母出生的年份。
⑥心葉:兒時采心型樹葉夾在書中,待其風(fēng)干,葉脈清晰,獨自玩味、揣摩,或與玩伴互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