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文僮
隨身攜帶桃花源
◎ 崔文僮
茶友老鄭常送好茶給我,我則以賤石回禮。我倒騰的石頭與老鄭把玩的和田玉相差甚遠,可老鄭照樣對我的鄉(xiāng)野之物視若佳石。
我常集石送給像老鄭這樣的雅學之人,希望它們有好的歸宿——品茗時將石頭放在手里把玩。飲茶潤石是一種上佳的消遣,喝了茶之后,浸汗的地方不在額頭而在手心,石頭暖在這樣的手心里,再糙也能潤出個順滑瑩亮來。有人知道我有這個偏好,也以好石交換,以供閱讀時燈下消磨,那些緊蹙眉頭熬夜趕稿的老學究手里就差一枚石頭以享片刻之娛呢!
品茗玩石是我和老鄭在茶桌上偶然得來的感受。茶不是用來學著飲、學著品、學著閑適,而是在輕如浮云的世界里用來沉下心親近流淌在歲月里的清泉。泉水里必有很多礦物質(zhì)養(yǎng)料,而你手握一枚喜愛的山間之石,在沖茶的嘩嘩水流中,突然發(fā)現(xiàn)它們有著你想象不到的和諧。
我認識的愛茶之人不多,聽說的倒很多。大家癡迷功夫茶里豐富的茶寵世界,可一說到茶葉,誰都不及格,這時茶臺上擺著的姿態(tài)各異的玩物也跟著遜色了許多。
老鄭是我認識的唯一在茶上用心思的茶友,茶海、茶壺、茶杯他一概不玩,走到哪兒都只揣一包上好的茶葉,簡單的茶具就足以展示其茶葉的風華。確實,再好的茶具如果沒有上好的茶葉,其他什么都說不上話。老鄭的氣場就在這里:有茶、有人,便有一個絕妙的茶飲世界。
老鄭收藏的不僅有石頭,還有其他好玩的東西,這些東西很老也很精。老鄭在瓷器、沉香、和田玉、普洱生茶上下了很多功夫,每次我都是逮著和他喝茶的機會請教收藏經(jīng)驗。老鄭不老,我卻愿稱其為老典籍、老學術(shù)、老文玩,因為他著實有著很老到的收藏品格:懂節(jié)制,絕不“貪玩”,越愛的東西越以少收藏為益。
老鄭日常隨身帶一塊不大的沉香,拴在鑰匙扣上,全身總繚繞一縷輕盈的淡香,偶爾揉進裊繞的茶香里,飲茶時頓時如進入桃花源一般。就老鄭平日里這腰間的一枚沉香、袋里的老普洱生茶、言語里的一派風華,走到哪兒似乎都能把他的桃花源帶著。
(摘自《我不是吃貨》譯林出版社 圖/Alexandra 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