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減負還需要耐心
【輿情回放】 近日,一篇關于某培訓機構被家長“搶課”的報道在微信朋友圈傳播,而媒體調查也發(fā)現,社會上確實存在著學校減負、校外加“擔子”的現象,且愈演愈烈,某些地區(qū)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不但把校園減負成效抵消了,有校長甚至直言,培訓機構或多或少影響了學校的教學。
【網絡輿情】
搜狐教育:人們在社會競爭壓力下對安全感與幸福的追求等。這些心理映射到教育上,既表現為對教育投資的增加,又表現為對教育收益的無限期待,而過多期待難免焦慮和盲從。
新民晚報:當孩子們紛紛把遭受的壓力用表情包表達出來,這也是很無奈的事,家長、老師要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正是從這點來看,就需要對校外培訓實行綜合治理,尤其是要轉變學校選拔學生的理念與機制。
【決策點睛】教育之病亦是社會之病。像瘋狂校外培訓的現象,既是教育的痛又是社會的病。教育需要耐心,社會需要耐心,當然更需要踏踏實實的行動而非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