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國內(nèi)字
——“廉”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與人民網(wǎng)等舉辦的“漢語盤點2015”年度字詞揭曉,“廉”當選年度國內(nèi)字。
《說文解字》說“廉,庂也。從廣、兼聲?!睆摹皬V”,即與房屋有關,段玉裁注曰:“堂之側(cè)邊曰廉,故從廣”。在古代,房屋的建筑格局通常是堂室結(jié)構(gòu),即我們常說的“前堂后室”。堂三面有墻,南面對著庭院而無墻敞開,而廉就是指堂南面的邊角。
既然是邊角,那么就會有棱有角,因此段玉裁注又曰:“堂邊有隅有棱,故曰廉?!币隇椤扒逡?、儉也、嚴利也?!鼻凇冻o·卜居》中說:“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誰知吾之廉貞”,都是清廉端方正直的意思。
另外,廉又有不茍取之意,與“貪”相對。《楚辭·招魂》中說“朕幼清以廉潔兮”。王逸注曰:“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边@就是清正廉潔、不隨意索取之意?!睹献印るx婁下》說:“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贝呵飼r期,宋國有一位賢臣名子罕。當時有人得到了一塊美玉,想要獻給子罕,子罕不愿接受,他說:“我以不貪為珍寶,你以玉為珍寶,如果你給了我玉,那我們就都失去了珍寶。還不如我們各自保有自己的寶物?!边@就是子罕弗受玉的故事。而子罕不愿接受別人獻上的玉,正是“無取”,也正是廉。
大約在西周到春秋時期,“廉”字的含義被引申到政治領域,表示清白、公平、簡約、方正、高潔、明察。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有一句話:“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把廉與禮、義、恥并列,作為國家的四大支柱之一。同樣身為齊國政治家的晏子也說過一句話:“廉者,政之本也。”為政的根本、政治的根本就是廉。這些都和我們今天的含義一樣了。
“廉政”一詞出現(xiàn)在我國的春秋時期。有一天齊景公問晏子說:“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說要想做到政治廉潔而長久運行,他的行為應該如何?晏子回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濁無不雩途,其清無不灑除也,是以長久也。”意思就是,廉政要像水一樣的清。美啊,清清的水,如果它渾濁了,它不會有好的前程,它會把它經(jīng)過的地方都污染;如果它是清清的,那么在它所經(jīng)過的地方,會把一切污濁的東西都清除了。這是我國歷史上對廉政一詞的最早的理解。
《周禮》中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和廉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說:“‘廉善’是指善于行事,‘廉能’是指能行政令,‘廉敬’是指忠于職守,‘廉正’是指品行方正,‘廉法’是指忠誠于法令,‘廉辨’是指臨事分明?!^是我國歷史上廉政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明我國歷史上的廉政思想,對官吏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因此,廉也成為古代選官任人的標準之一,如《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中說“其壯觀其潔廉務行而勝其私也”,即對正值壯年之人要觀察是否克服私欲廉潔辦事;“省其交友,觀其任廉”,即通過觀察交往的朋友來看是否清正廉潔。
由此看來,我們現(xiàn)在說“廉”,事實上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為人的正直端方,二是為官的清廉不取。從建筑到人這樣的引申變化,其實正暗含著古人對廉的最初也最直觀的看法。與“廉”組合的詞,也大多帶著這個意思。
年度漢語字詞盤點,反映了社會變遷和人民生活的變化,已連續(xù)舉辦了十年?!傲弊盅永m(xù)了去年榜首詞“反腐”的熱度,反映出公眾對凈化社會環(huán)境、建設清廉政治的持續(xù)期待。
(中 新)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