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海燕
拍“蒼蠅”還需強化基層內生動力
· 文 金海燕
近年來,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僅2015年就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8萬余起,處理9萬余人。這一方面說明中央反腐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群眾身邊的腐敗仍多發(fā)高發(fā),“滅蠅行動”難度不小。
經歷了四年的反“四風”、反腐敗斗爭,在中紀委一以貫之不松手的反腐態(tài)勢下,相信“老虎”會逐漸成為“稀有動物”一個個被關進籠子,但“蒼蠅”卻很難絕跡。一是因為其“小”,容易藏身于污穢陰暗之處;二是由于其滋生快,需要長期不斷重拳整治;三是腐敗的“蒼蠅”往往在基層,他們與基層肩負拍蠅重任的人,有著頻繁的交集,所以容易蒙混過關。
其實,“蒼蠅”之害不亞于“老虎”。首先,生活在基層的“蒼蠅”,天天在百姓身邊“飛舞”出沒,他們又頂著黨員干部的紅帽子,必然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其次,“蒼蠅”們貪腐的資金,或者是政府給貧困百姓的補助和救濟,或者是國家規(guī)定的征地補償,都直接關系著百姓的利益,因此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反感。
如果鄉(xiāng)鎮(zhèn)基層紀委缺乏懲治腐敗、反對“四風”的內生動力,作為弱勢群體的基層百姓,缺乏維護自身權益的力量和揭露腐敗的渠道,僅僅依靠上級派出的巡視組,往往難以收到持久的效果。因此,要把拍“蒼蠅”的工作長期堅持下去,必須把中央“從嚴治黨”的壓力,層層傳導到基層,激發(fā)出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基層黨委對黨員干部教育監(jiān)督的內在活力,強化基層紀委對違反黨紀國法“四風”行為嚴肅查處的內生動力,使反腐倡廉、改進作風成為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能得益、有獲得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