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抗戰(zhàn)時期忠烈祠“民族英雄”屬性的形塑
      ——以南岳忠烈祠為中心的考察

      2016-12-01 03:16:03王余輝湖南師范大學湖南長沙410081
      人間 2016年11期
      關(guān)鍵詞:民族英雄屬性抗戰(zhàn)時期

      王余輝(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1)

      ?

      抗戰(zhàn)時期忠烈祠“民族英雄”屬性的形塑
      ——以南岳忠烈祠為中心的考察

      王余輝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1)

      摘要: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大規(guī)模地營造忠烈祠,旨在將其作為神圣的“民族英雄”紀念空間加以營造,力求賦予“民族英雄”的核心屬性。這一意圖主要通過空間形態(tài)的精心設(shè)計與營造、題刻與儀式的操演等三方面來完成。通過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省、市、縣,乃至鄉(xiāng)鎮(zhèn)各級“民族英雄”紀念空間,以此為媒介,從而在最大范圍內(nèi)、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抗戰(zhàn)動員與政權(quán)合法性建構(gòu)等進一步意圖。

      關(guān)鍵詞:抗戰(zhàn)時期;忠烈祠;南岳忠烈祠;“民族英雄”屬性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民政府多次下發(fā)行政命令,要求全國各省、市、縣乃至鄉(xiāng)鎮(zhèn)修建忠烈祠,祭祀英勇犧牲的抗日將士。至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1945年10月,全國共有17?省?752縣建立766?所忠烈祠。①我們不禁要問,在戰(zhàn)事不斷、物資緊俏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國民政府為何要如此大規(guī)模地營造忠烈祠,或言支撐國民政府營造忠烈祠的意義何在?

      我們或許能從南岳忠烈祠的營造得到一些啟示。這766?所忠烈祠中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者首推南岳忠烈祠。該祠由當時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主建,于1940年動工,1943年7月落成,祠、墓、園合一,規(guī)模宏大。有學者認為,“從南岳忠烈祠的建筑規(guī)模分析,特別考慮到戰(zhàn)時十分拮據(jù)的經(jīng)濟狀況,可以說這是當時國家最重要的建筑投資,誠為繼中山陵之后中國最重要的紀念建筑?!雹阼b于南岳忠烈祠的典型性,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或可集中探討,國民政府為何要營造南岳忠烈祠,或言支撐國民政府營造南岳忠烈祠的意義何在?

      對此,在主建者薛岳后來所撰以交代建祠背景、過程的《南岳忠烈紀念堂碑記》中有清晰地表述:“而祠堂先后落成,永標大節(jié),禮也。爾者,名山片石,作萬丈之光芒;浩氣雄風,歷千秋而不朽。精靈所積,蔚為國魂,仰止之余,當起頑懦。斯又豈止崇德報功已哉?!雹垩υ缹嶋H上在此提出了關(guān)乎南岳忠烈祠的核心概念——國魂?!皣辍币辉~是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興起過程中流行起來的一個代表性詞匯,在民族國家中,“國魂”可謂最高級別的褒揚之一。實際上,在此語境下,“國魂”所指向的人物群體可與當時另一流行的代表稱謂——“民族英雄”——互換。這點可從黨國要員的祠墓題刻中得到直接的佐證。薛岳的《南岳忠烈紀念堂碑記》實際上與建祠規(guī)劃書無異,正如其所揭示的,南岳忠烈祠被定位為神圣的“民族英雄”紀念空間加以營造,力求賦予南岳忠烈祠以“民族英雄”的核心屬性。具體而言,營造者主要從空間形態(tài)、題刻與儀式等三方面來形塑其“民族英雄”屬性。

      一、空間形態(tài)的精心設(shè)計與營造

      1940年3月,在薛岳組織下,湖南省建筑“南岳忠烈祠”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7位籌委會委員分別是省參議會議長趙恒惕、省黨部書記長廖維藩、省政府秘書長李揚敬、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陶履謙、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胡善恒、省政府委員兼建設(shè)廳長余籍傳、第九戰(zhàn)區(qū)高級參謀曾舉直,④基本囊括了湖南各重要部門的首腦。組成如此較高級別的籌委會是昭示對建祠一事的重視,它向世人宣示,南岳忠烈祠是由國家、官方主建的,建祠是國家行為。這似乎從建筑方即賦予了南岳忠烈祠崇高的“正統(tǒng)”地位。

      營造者對這座民族英雄祠的坐落位置進行了充分的考慮。選址可追溯到1938年,關(guān)于將士公墓的地點,蔣介石即親自指定南岳。⑤雖然這時僅是關(guān)于將士公墓的提議,但后來由公墓發(fā)展而來的忠烈祠在選址上實際上也是遵循了蔣介石的旨意,選為南岳。南岳是五岳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是古代帝王巡游和祭祀之地。實際上,南岳天然地適合營建忠烈祠。這點為蔣介石覺察到,這也是他選定南岳的關(guān)鍵原因。

      1940年時,籌委會最終選定南岳香爐峰下羅家灣為祠址。此處下距南岳古鎮(zhèn)約四公里。有學者在中山陵研究中指出:“神圣空間的建構(gòu)一般需要制造非世俗性的特征,它必須與世俗世界保持空間距離,由此造成兩個世界的分離,從而讓人們在進入神圣空間時具有神秘感與神圣感,并對所崇拜人物或事物產(chǎn)生敬畏心理?!雹拗伊异舻倪x址同樣體現(xiàn)了營造神圣空間的意圖。選定的位置恰到好處,既與古鎮(zhèn)這個世俗世界保持了一定的空間距離,又便于以后人們從古鎮(zhèn)步行拜謁。通過選定天下名山南岳及香爐峰下,營造者首先從這座民族英雄祠的坐落位置建構(gòu)其應有的顯耀性與神圣性,正如《申報》所報道:“薛岳、趙恒惕等頃在南岳延壽廟籌建忠烈祠,恭迎為國犧牲之軍民英靈入祠受祭,使輿名山共千古”。⑦

      具體的設(shè)計、空間布置是形塑“民族英雄”屬性的主要方式與具體表現(xiàn)。營造者在此方面殫精竭慮,這從建成后的南岳忠烈祠的空間形態(tài)可見一斑。南岳忠烈祠由祠宇與墓葬兩大部分組成。從忠烈祠正門一眼望去,祠宇部分“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方整布局,規(guī)模宏大,以花崗巖為主體的建筑材料,依古代陵園方式沿中軸線構(gòu)筑起了首尾貫通的大道和276級臺階,以及錯落相望的牌坊、紀念碑、紀念堂、紀念亭和享堂”⑧,南北縱深320米,東西寬約70米⑨,氣勢恢宏。

      若從近距離觀察,則能捕捉到更多細節(jié)。⑩牌坊是第一進建筑,也是忠烈祠正門。 一列拱門三孔,琉璃蓋頂,花崗巖方整石墻體。中拱上方,嵌漢白玉豎額,鐫薛岳所題“南岳忠烈祠”五字。

      穿過牌坊,見開闊廣場,廣場內(nèi)花圃夾道。廣場后部正中位置,一座寓意豐富的七七紀念碑巋然矗立。正方形碑基上,五顆石制巨型炮彈直指藍天。炮彈底座的青石碑上,東南西三面均嵌有“七七”字樣,靠北一方,刻薛岳署款的《七七紀念碑銘》:“寇犯蘆溝,大波軒起。捐軀衛(wèi)國,忠勇將士。正氣浩然,彪炳青史。漢族復興,永湔國恥?!钡突乇拢?記憶浮現(xiàn),如聞金鼓,如見烽煙。

      再進為第三進建筑紀念堂,藍色琉璃瓦,花崗巖石墻。檐下正中置木質(zhì)鎏金“紀念堂”橫額,為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手書。堂為三開間,明間正中豎巨碑,上刻薛岳書撰的《南岳忠烈紀念堂碑記》。東西次間為戰(zhàn)利品陳列室,并于壁間嵌列石碑共26塊,每塊高1.53米,寬0.53米,上刻國民黨軍政要人題詞,書法蒼勁,刻工細致。

      過紀念堂后,有兩道平行十余米寬的石磴276級,分段遞登而上,石道中間為花草圃,其中花草競秀。石道中段辟小廣場,立“安亭戰(zhàn)役紀念亭”。亭為石質(zhì),四方立石柱,上置穹窿頂。亭中立碑,碑文載安亭戰(zhàn)役史事。亭旁立一石碑,上鐫“游人到此,脫帽致敬”,這種指令無疑是對英雄們崇高地位的明確表達。故此亭又稱致敬亭。是為第四進。

      亭后復有一段石磴,登上即到達享堂。享堂居祠宇最高處,為整座祠宇的主體建筑,是舉行祭祀的集會之所。石墻碧瓦,飛檐翹角。大門為雙面浮雕三拱的花崗石大門,正面上部,六根花崗石柱穩(wěn)托著朱紅色的歇山式雙檐,中間兩柱上懸掛著十分顯眼的油漆鎏金橫書木匾,上題“忠烈祠”,款署“蔣中正”。進門為可容五百座位的享堂大廳,大廳靠后墻正中突出部分為祭臺,臺座是白色大理石砌的平臺,臺壁上嵌著享堂碑,碑文為“恭立忠烈祠,以祀忠烈神,我懷忠烈魂,誓繼忠烈神”,款署“薛岳敬題”。臺后立一塊如屏巨碑,居中設(shè)“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左右兩側(cè)設(shè)第一、第三、第九戰(zhàn)區(qū)以及笫十九集團軍抗戰(zhàn)以來2 2次著名戰(zhàn)役陣亡將士神位,還供奉著忠烈名冊十本。大廳兩側(cè)墻壁嵌有16塊石碑,分刻《國民黨黨員守則》、《軍人讀訓》及名家題詞。

      公墓區(qū)分布于祠宇周圍。原設(shè)東西兩大墓區(qū),以墓道相連,以花壇涼亭點綴其間。其中,墓地劃分為:將官墓每座占地600平方米,可葬27墓;校官墓每座240平方米,可葬60墓;尉官墓每座75平方米,可葬192墓;其余尚未規(guī)劃的大片地段,擬作士兵墓葬區(qū)域。(按:因幾次長沙會戰(zhàn)及經(jīng)費等原因,除墓道草草溝通外,涼亭未建,花壇未辟。)1943年7月舉行落成典禮前后,墓區(qū)內(nèi)建成的集體公墓(紀念塔)有37軍60師、140師、74軍等3座(按:另有16 軍53師、14軍、70軍19師、54師4座在墓區(qū)外華嚴湖畔),個人墓葬有胡鶴云、鄭作民、羅啟疆、趙紹宗、章亮基、伍仲衡,廖齡奇、陳烈浩、陳炳熾、孫明瑾等10座(按:墓區(qū)外另有陳石經(jīng)將軍墓在華嚴湖畔,彭士量墓在駕鶴峰頭)。這些墓葬,華表相望,墓闕凌空,碑碣行列,塔尖入云。一派莊嚴肅穆氣氛,令人欽敬。

      如此精心設(shè)計、營造而宏偉壯觀、莊嚴肅穆的忠烈祠實際上是從外觀、形體上對“民族英雄”屬性的直接視覺呈現(xiàn)與形象表達,完成了外觀上對“民族英雄”屬性的形塑。更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武梁祠研究中所指出的,“任何被用來裝飾祠堂的題材都起到雙重的隱喻作用”11,忠烈祠這種形象表達也并非僅僅是外觀上的,它還寄寓了深刻的象征、隱喻意義。

      整個祠墓依山而建,由低而高,是對忠烈祠及其祭奉英烈崇高地位的暗示與彰顯,同時,也得以強勢制造拜謁者的一種仰望的姿態(tài)與崇拜、敬畏的心理。這在設(shè)置的坡度較大的276級臺階得到集中展現(xiàn)。沿用中國禮制建筑的傳統(tǒng),運用長長的軸線作對稱式布局則是用來彰顯英烈們的中心定位。建筑材質(zhì)也頗講究,走道、階梯、廣場全部用花崗巖鋪砌,牌坊、紀念碑、紀念堂、紀念亭、禮堂、墓葬等主要建筑也由一色的花崗巖砌筑到頂,這種天然的堅固永久性材料直接用來象征英雄們的地位的穩(wěn)固及其精神永存。正如薛岳所言,“名山片石,作萬丈之光芒”。此外,營造者特別注意種植花草樹木于祠內(nèi)。在1940年3月14日的第一次籌備會議上,就討論了植林部分如何辦理,決議由林墾局負責設(shè)計,呈由工程處決定施行。12實際上,常青植物往往寓意著生生不息。在廣場、石級等處設(shè)置花圃,營造出英雄們精神不死的氛圍。

      二、題刻中的認定

      除了從外觀、形體上著手,營造者還不忘題刻具有明確紀念意義的文字來直接界定、制造其“民族英雄”屬性。在忠烈祠興建期間,薛岳函電各國民政府軍政要員,請頒題詞。到1943年時,題書者達60余人,題書逾百件。其中軍政顯要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立法院院長孫科、司法院院長居正、考試院院長戴傳賢、監(jiān)察院院長于右任、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應欽、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主任李濟深、司法院副院長覃振、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外交部部長王寵惠、教育部部長陳立夫、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閻錫山、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顧祝同、第四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張發(fā)奎、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陳誠、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龍云、第第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五十八師師長張靈甫等人。13

      這些題詞的主題之一即對死者的褒揚,其中有的或明或暗將死者作為為民族、國家而犧牲的民族英雄加以謳歌。如薛岳自身稱贊“蔚為國魂”。覃振稱贊為“民族之魂”(《紀念堂銘》)。14居正明確稱贊為“民族英雄”。孫科稱贊“保艾邦家,神化丹青。功垂民族,義炳日星?!?《紀念堂銘》)。于右任稱贊“桓桓我?guī)?,力爭國命?《紀念堂銘》)。陳立夫稱贊:“諸先烈身殉社稷,功在國家”(《紀念堂銘》)。關(guān)麟征稱贊:“我第六十師之抗日陣亡將士,忠勇殉國之艱貞偉烈,實足以侔之而無愧!”(《六十師公墓碑記》)陳沛稱贊:“抗戰(zhàn)五年來,諸先烈奮其忠貞報國之精神,慷慨效命于贛皖蘇湘間”(《六十師公墓碑記》)。董煜稱贊:“盡國族興亡之重任”(《60師公墓墓志銘》)15、“振億萬年之國運,永懷壯烈,永奠精忠。” (《60師公墓聯(lián)》)林啟康稱贊:“三千里為國馳驅(qū),憶當年壯志凌云,誓御長風摧大敵”(《陳烈浩墓聯(lián)》)。羅卓英稱贊:“百戰(zhàn)雄心存祚國”(《七十四軍公墓聯(lián)》)。工程處最后將這些題書一一銘于金石,布置在祠內(nèi)堂中、塔身墓闕的顯眼處。且大多明確款署題書者姓名,如“蔣中正”多次出現(xiàn)。如此多軍政顯要的題刻實際上代表著國家最高層面對英烈們的“民族英雄”身份與忠烈祠“民族英雄”屬性的認定與形塑。

      三、儀式的制定與操演

      除了在空間形態(tài)上精心設(shè)計,營造者還以儀式來形塑忠烈祠崇高的“民族英雄”屬性。國家首先制定了一系列完備的儀式規(guī)則。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制定了《各縣設(shè)立忠烈祠辦法》,其中第六條規(guī)定:“牌位入祠應由地方黨政軍商各界以及學校團體,用軍樂(無軍樂地方即鼓樂亦可)送入祠內(nèi),其儀節(jié)須極隆重。”第八條規(guī)定:“每年于七月九日(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紀念日)舉行公祭,該縣黨政軍學商各界均須參加,其禮儀須極隆重?!?6前一條是牌位入祠儀式,后一條是固定的周期性的公祭儀式。1940 年9月20日,國民政府頒布《忠烈祠設(shè)立及保管辦法》,其中第八條規(guī)定:“各地忠烈祠應于每年七月七日依公祭禮節(jié)舉行公祭。首都忠烈祠由內(nèi)政部部長主祭,省(市)忠烈祠由省政府主席或市長主祭,縣(市)忠烈祠由縣(市)長主祭,鄉(xiāng)(鎮(zhèn))設(shè)忠烈祠者由鄉(xiāng)(鎮(zhèn))長主祭。當?shù)馗鳈C關(guān)、法團均須參加?!?71940年12月,內(nèi)政部頒布《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忠烈祠儀式》,其中第二條規(guī)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經(jīng)核準入祀,由各縣忠烈祠保管機關(guān)先期制定牌位,屆時通知當?shù)貦C關(guān)法團學校各派代表指定地點集合恭送入祀。”第三條規(guī)定:“牌位出發(fā)時行列如左:(一)黨國旗(二)白布橫幅(上書“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典禮”字樣)(三)樂隊(四)軍隊(槍口向下)(五)警察隊(槍口向下)(六)牌位(七)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家屬(八)各機關(guān)法團學校,前項軍隊警察隊之名額由保管機關(guān)會商當?shù)剀娋L官臨時定之?!钡谖鍡l規(guī)定:“牌位經(jīng)過時軍警應最敬禮,車輛及行人應停止進行,戴帽者脫帽,未戴帽者注目致敬?!钡诹鶙l規(guī)定:“牌位抵忠烈祠后即舉行安位典禮,其秩序如下(一)典禮開始(二)全體肅立(三)奏樂(四)主席就位(五)獻花(六)讀祭文(七)全體向烈士牌位行三鞠躬禮(八)默哀(九)主席報告烈士抗敵殉難事跡(十)奏樂(十一)禮成”。第七條規(guī)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祠之日,當?shù)貦C關(guān)團體學校及工廠商店均應懸旗示敬。”18

      1941年5月前后,制定頒發(fā)入祀忠烈祠安位祭文與公祭文。安位祭文是“烈士牌位入祀安位時用”,文曰:“國步多艱,蠻夷猾夏。衛(wèi)我河山,實惟健者。風云慘淡,龍戰(zhàn)玄黃。殺敵致果,允為國殤。 日月焜耀,天地寥廓。設(shè)位招魂,靈兮是托。報功崇德,生榮死哀。馨香俎豆,萬古昭回?!惫牢氖恰懊磕昶咴缕呷展烙谩?,文曰:“惟靈抗敵效命,為國捐軀。武功彪炳,麗河岳而常新;大節(jié)昭垂,與日星而并耀。宜肅歲時之祀,用申崇報之誠。嗚呼,黃封三錫,勵六師忠義之心;碧血千年,立百世儒頑之志。載陳尊簋,來格幾筵。尚饗。”19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儀式規(guī)則十分詳細,涵蓋了大小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即入祀英烈處于中心位置,政、軍、學、商等各界均須致敬。

      薛岳等湖南當局則以南岳忠烈祠為場域,很好地執(zhí)行、操演了這套儀式規(guī)則?!霸缭?940年初,當?shù)谝晃贿M葬的胡鶴云烈士的靈柩運抵南岳時,南岳林墾局即通知商戶居民,家家制備小型國旗插于門首迎靈,以示對烈士的崇敬。自那以后,凡遇入葬烈士,家家戶戶樹旗致敬,已成定例。”20

      1943年7月,南岳忠烈祠工程大致完竣。當局選定7月7日(公祭日)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并由湖南《大公報》、《國民日報》、衡陽《力報》等報發(fā)布預告。217月7日,典禮如期舉行。南岳街頭國旗招展。忠烈祠內(nèi)人數(shù)眾多,包括湖南黨政軍各界首腦、機關(guān)學校法團及社會民眾。上午十時許,享堂內(nèi)落成典禮開始。祭祀是典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薛岳親任主祭,在忠烈神位前恭讀安位祭文(內(nèi)容見前文),并鄭重宣布:“抗戰(zhàn)以來,各忠烈將士,即日入祠,歲時奉祀?!敝?,修建了公墓的部隊報告該部抗戰(zhàn)、修墓和入葬簡況。趙恒惕、余籍傳相繼報告南岳忠烈祠及烈士公墓的籌備及修建情形。時近中午一點,典禮在哀樂和鞭炮聲中結(jié)束。22這實際上既是落成典禮,也是首次隆重的公祭儀式。事后也作了多方宣傳,《衡陽力報》以“南岳忠烈祠今舉行落成禮,薛主席及各省委蒞岳主持”為題(7月7日)、 湖南《大公報》以“南岳忠烈祠昨舉行落成禮,薛兼主席親臨南岳主祭”為題(7月9日)、《國民日報》以“南岳忠烈祠,舉行落成禮”(7月9日) 分別進行報道。23儀式的核心是通過各界尤其是擁有崇高地位的各界首腦向英烈表達敬意,從而賦予英烈們更高的地位。

      結(jié)語

      在精心營造的特定空間中,經(jīng)過儀式的鄭重操演,營造者基本完成對英烈們的“民族英雄”身份與南岳忠烈祠的“民族英雄”屬性的建構(gòu)與形塑。南岳忠烈祠是抗戰(zhàn)時期眾多忠烈祠的代表,盡管其他忠烈祠在具體形態(tài)、規(guī)模等方面與南岳忠烈祠存在差異,然而,作為官方統(tǒng)一推行的忠烈祠紀念體系,它們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即都是建立神圣的“民族英雄”紀念空間。通過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省、市、縣,乃至鄉(xiāng)鎮(zhèn)各級“民族英雄”紀念空間,以此為媒介,從而在最大范圍內(nèi)、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抗戰(zhàn)動員與政權(quán)合法性建構(gòu)等進一步意圖。

      注釋:

      ①見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2010年第3期?,第3-22頁。

      ②建筑文化考察組編著.抗戰(zhàn)紀念建筑[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第27頁。

      ③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35-36頁。

      ④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12頁。

      ⑤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第5頁

      ⑥陳蘊茜著.崇拜與記憶 孫中山符號的建構(gòu)與傳播[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第326頁

      ⑦《南岳延壽廟建忠烈祠》,《申報》1940年3月15日第3版。

      ⑧原文中還有“致敬碑”,因“致敬碑”即“紀念亭”,故省去。見湖南省文物局編,湖南文化遺產(chǎn)圖典,岳麓書社,2008.12,第428頁

      ⑨ 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27頁。

      ⑩以下描寫為1940年代忠烈祠落成后的情景,與今天的布置存在差異。主要參考以下資料:《南岳忠烈祠建筑工程全貌》,湖南《大公報》,1943年7月18日第1版、7月19日第4版、7月20日第2版;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編,《南岳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66-167頁;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25-28頁;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衡陽市南岳區(qū)委員會編.南岳文史 第1輯[M],衡山縣印刷廠,第227-233頁;《南岳忠烈祠》,http://www.hywh.gov.cn/detail.asp?ycnewID=568;羅林波《忠烈祠,我為你心痛》,http://www.eeloves.com/memorials/article-show/id/332255。

      11(美)巫鴻著.開放的藝術(shù)史 武梁祠 中國古代畫像藝術(shù)的思想性[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249。

      12 《湘建南岳忠烈祠,籌備會議決先成立工程處》,《大剛報》,1941 年3月14日第3版。

      13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第41-43頁。

      14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35頁。

      15曾瀛洲主編.抗戰(zhàn)中的南岳[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199頁。

      16《內(nèi)政法規(guī)匯編 禮俗類》,商務(wù)日報館,1940年,第49頁。

      17《內(nèi)政法規(guī)匯編 禮俗類》,商務(wù)日報館,1940年,第51-52頁。

      18《制定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忠烈祠儀式》,《內(nèi)政公報》,1940年,第13卷第7-12期,第95頁。

      19《準內(nèi)政部咨抄發(fā)抗敵殉難忠烈官民入祀忠烈祠安位祭文及公祭文令仰知照由》,《四川省政府公報》, 1941年第39期 ,第14頁。

      20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第22頁。

      21《南岳建忠烈祠,定“七七”舉行落成典禮》,湖南《大公報》,1943 年7月2日第3版。《南岳忠烈祠于“七七”舉行落成典禮,黨政軍首長皆前往參加》,《國民日報》,1943年7月2日第3版。《南岳忠烈祠,定“七七”行落成禮》,衡陽《力報》,1943年7月4日第2版。

      22以上描寫參考了唐未之,曠順年著.南岳忠烈祠[M].??冢汉D铣霭嫔?1995,第23頁。

      23《南岳忠烈祠今舉行落成禮 薛主席及各省委蒞岳主持》,《衡陽力報》,1943年7月7日第3版?!赌显乐伊异糇蚺e行落成禮,薛兼主席親臨南岳主祭》,湖南《大公報》,1943年7月9日第3版。《南岳忠烈祠,舉行落成禮》,《國民日報》,1943年7月9日第3版。

      本文受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32-03

      基金項目:2015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南岳忠烈祠:一個意義世界的誕生》(CX2015B151)

      作者簡介:王余輝(1991),男,土家族,湖南湘西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

      猜你喜歡
      民族英雄屬性抗戰(zhàn)時期
      抗戰(zhàn)時期的“跑警報”
      民族英雄趙一曼之歌
      中華魂(2017年5期)2017-11-21 01:53:23
      對兩種實體觀的探析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59:29
      用好文件“屬性” 解決實際問題
      抗戰(zhàn)時期的周恩來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論集體建設(shè)用地使用權(quán)的用益物權(quán)屬性
      關(guān)于公允價值本質(zhì)與特性的探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3:05
      民族英雄
      吐魯番(2015年2期)2015-11-17 09:00:45
      抗戰(zhàn)時期間諜劇綜論
      群眾領(lǐng)袖 民族英雄——紀念劉志丹誕辰100周年
      軍事歷史(2003年5期)2003-08-21 06:36:28
      丰原市| 大庆市| 泰和县| 马龙县| 京山县| 扬中市| 甘孜县| 会同县| 南投市| 绵竹市| 横山县| 栖霞市| 汉阴县| 东山县| 临安市| 武胜县| 湛江市| 东丽区| 稷山县| 射洪县| 小金县| 五常市| 潜江市| 太仓市| 黄大仙区| 密云县| 舟山市| 清水河县| 洛隆县| 九龙城区| 南昌县| 论坛| 隆回县| 思南县| 张家口市| 新平| 海门市| 宁乡县| 日土县| 玛纳斯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