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夏鎮(zhèn)龍(發(fā)自湖南長沙)
“11·11”又來了,電商誠信如何
文_本刊記者 夏鎮(zhèn)龍(發(fā)自湖南長沙)
策劃人語
“電商”發(fā)展的迅猛勢頭有目共睹,時至今日幾乎融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在社會發(fā)展中起到了巨大的“催化劑”作用。然而,在“電商”發(fā)展提質增效的趨勢中,魚龍混雜,管理方式不完善、誠信體系不健全、市場秩序不規(guī)范等問題漸次呈現,亟須采取措施予以解決。這其中,廣被消費者“拷問”的癥候之一,就是部分“電商”從業(yè)人員的誠信堪憂。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表示,目前“電商”領域失信情況十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并且危及了相關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從2009年至今,11月11日被“電商”們塑造成一個“網絡購物狂歡節(jié)”(民間俗稱“11·11”當日為“光棍節(jié)”),更是“電商”們的狂歡之日,但其中暴露出的失信問題也不容小視。國家信息中心、奇虎360公司等單位日前聯合發(fā)布《2015年“雙十一”綜合信用評價報告》顯示,監(jiān)測到的約750萬件促銷商品中,有52.99%出現事先提價、當天降價的情況,少部分商品甚至提價200%以上;與兩個月內的歷史低價相比,“11·11”當天的促銷價格中有53.6%的商品實際上是上漲的,實質性下調價格的只有34.6%。同時,一些網購商品以次充好、無維修保障的現象也時有所聞。以至于媒體報道稱,現在“雙十一”,儼然成為觀察中國消費潛力的風向標——天貓、京東等輸不起,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工商總局等疏忽不起,消費作為中國經濟轉型期的引擎更熄火不起。
加強“電商”誠信建設已迫在眉睫?!半娚獭笔偶皩Α半娚獭闭\信問題的重視,在體現國家意志的“電商國八條”中亦被佐證:“現階段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面臨管理方式不適應、誠信體系不健全、市場秩序不規(guī)范等問題,亟須采取措施予以解決。”“電商國八條”要求,到2020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大市場基本建成。若如此,則“投機者有利,老實人吃虧”的商業(yè)陋習有望在“電商”領域得以遏制,國人的誠信建設有望得以進一步提升。今年的“11·11”即將來臨,“電商”們的誠信度表現會如何?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