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毅
近些年旅行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相伴相隨的是社交網(wǎng)絡上海量的旅行照片,其中人文和風景占據(jù)了很大份量。不分男女老幼,越來越多的愛好者熱情投入旅行攝影,卻常常聽到人們的各種抱怨,艱辛旅程的付出卻沒有得到一張令人滿意的作品……究其原因紛繁復雜。依據(jù)多年的拍攝經(jīng)驗,我認為,能否在旅途中拍攝到既有紀念意義、又有較高藝術品格的作品,關鍵是理順“舍”與“得”的關系,這可以說是旅行攝影的要義。
“舍得”是我們?nèi)粘I钪惺褂妙l率很高的詞匯,其含義也非常明確。《辭?!穼Α吧岬谩钡慕忉屖恰霸敢飧冻觯涣呦А?。所謂“舍”,放棄也?!盾髯印駥W》:“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彼^“得”,取得,獲得也?!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靶闹賱t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所謂舍得,就是說“只有懂得了舍棄,才能有所獲得”。
先說“舍”。就攝影藝術的媒介本性和創(chuàng)作過程而言,都離不開“舍”, 不論是傳統(tǒng)銀鹽攝影,還是當下的數(shù)字攝影,它們都是將現(xiàn)實的三維空間呈現(xiàn)在二維的照片平面之上。拍攝時我們所采取的構圖、用光等各種技法和手段雖然表面上看是在選取,但同時也在舍棄——將那些與呈現(xiàn)畫面素不相干的因素排除到畫面之外。也就是說,攝影師在拍攝時必須舍棄很多現(xiàn)實中的元素,通過大量的“舍”才獲得了最終畫面的完美效果。而談到旅行攝影,與其他攝影門類有著一項很大的區(qū)別,它實質(zhì)是旅行的衍生品。旅行真正的意義不在于攝影,而在于旅途中對所游歷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的感受與體悟,這是旅行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攝影作品只是旅行本身的副產(chǎn)品。當旅行完成時,如何將旅程中的這些感受與體悟長久保存下來以便于今后的回味,或者分享給他人呢?可以通過攝影,也可以是文字,亦或是繪畫、音樂……需要注意的是:攝影僅僅是其中的一種表達方式。如果執(zhí)著于旅途中的拍攝,常常會忽視了旅行的感悟,這是與旅行的目標背道而馳的。因此,在明了旅行的“得”之后,對攝影的“舍”也就相對容易了。
旅行過程中具有隨機性與偶然性,這本身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相應地,旅行攝影就要充分利用這種隨機性與偶然性,敢于舍棄: 首先,大膽舍設備。正式行程開始之前就應當對此次旅行所要拍攝的題材和類型加以取舍,這直接關系到旅程中攜帶的器材和設備。拍攝的選題總是與旅行的地點和季節(jié)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使拍攝風景也會因為上述因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相機和鏡頭:行走于諸如上海、紐約、東京這類現(xiàn)代化都市之中,面對相對狹小的城市空間,廣角或者超廣角鏡頭就更加適合;而身處諸如黃山、張家界這類自然地質(zhì)公園,除了廣角鏡頭外,你可能還會用到中、長焦鏡頭。對目的地自然環(huán)境的必要資料收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確定旅行攝影的主要方向。特別要忌諱的是面面俱到,很多人既想拍人文,又想拍風景,一個都不能少。結(jié)果往往是背了一大堆器材疲于奔命,哪樣兒也沒有拍好。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過多的設備除了大量消耗體能外,對拍攝沒有任何益處,這在高原缺氧地區(qū)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相機和鏡頭攜帶得越多,拍攝時的干擾因素就越多,有限的精力常常被分散在如何選擇鏡頭和相機這些瑣碎的事情上。其實當下技術的進步已經(jīng)帶給我們足夠豐富的手段,即使使用一只標準鏡頭,也可以輕松應對各種拍攝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多張后期接片來應對鏡頭視角的不足,也可以利用高像素相機后期二次構圖來應對焦距偏短、主體過小的情況。
其次,勇于舍數(shù)量。旅行攝影應當舍棄“張數(shù)制勝”的觀念。很多攝影愛好者在旅行的過程中秉持著“量變——質(zhì)變”的原則,希望通過量的積累來獲得滿意的作品。殊不知這恰恰適得其反,其實這也是便捷的數(shù)字攝影給攝影者帶來的最大問題。在膠片時代每一次拍攝都是需要消耗成本的,對于攝影者來說在每次按下快門前都會經(jīng)過仔細的思考與經(jīng)營。這個過程對于攝影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讓攝影者在拍攝前對眼前的畫面進行充分的思考,同時對未來將要呈現(xiàn)在相紙上的照片畫面進行預想。它充分調(diào)動了攝影者的各個感受器官和視覺思維,是照片成功的重要保障。數(shù)字攝影在拍攝的過程中幾乎是零成本,這恰恰消解了攝影者感受和思考的完整過程,更多的人不再思考拍攝下來的照片會是怎樣,僅僅機械的按動快門和不斷回放檢視拍攝效果。而這最終帶來的結(jié)果是在旅行時花費大量時間拍照,忽視了自身的旅行體驗,在旅行完成后,還要面對海量的冗余照片,一方面我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來進行篩選,另外一方面,特別輕率按下的快門,其作品的藝術含量往往也不會太高。
最后,懂得舍時機。如何取舍拍攝時機是獲得完美旅行照片的關鍵。從客觀條件上看,一天之中日出、日落時分是拍攝照片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陽光照射角度偏低,光色豐富艷麗,大氣透視較為明顯,非常容易獲得理想的畫面。但通常旅行中這段時間恰恰是最難碰到的,特別是團隊出游:日出時分很多景點還未開放,而日落時分大都在趕往賓館住宿的途中。這就需要我們提前向向?qū)Щ驅(qū)в瘟私庑谐贪才藕途包c的相關信息,預先判斷是否有這樣的時機拍攝并合理安排時間。我曾經(jīng)隨團前往美國黃石公園旅行,在與導游適當溝通后獲悉最佳拍攝時間旅行團正好處于Fountain Paint Pot(彩色鍋噴泉),而其他幾個著名景點如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棱鏡)、Yellowstone Lake(黃石湖)由于到達時間不佳或參觀位置不佳很難獲得理想的拍攝效果,便果斷將拍攝重點放在了Fountain Paint Pot,其他景點則將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欣賞景色。從主觀條件上看,攝影者自身感受最強烈的時機往往最容易拍出理想的照片,也就是說拍攝者是有感而發(fā)的。這時即使在最不適宜拍攝的正午時分,也是可以拍出出色的照片的,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要利用一切攝影手段(構圖、用光、色彩……)來傳達出作者自身的感受。我曾于冬季在青島金沙灘拍攝,雖然身處的季節(jié)并不是金沙灘最適宜旅游的季節(jié),但是當?shù)鼐用竦暮a灲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張照片其中一張色彩單純,展現(xiàn)出湛藍色海水和海釣休閑的居民,另一張金色沙灘上彩色魚桶里的幾條比目魚色彩豐富,色彩上與第一張形成強烈對比,充分呈現(xiàn)了青島當?shù)氐奶厣?,而且作為游玩的紀念,看起來也是很有趣的。所以說拍攝的時機決定了畫面能否成功,而能夠把握合適的時機,也是判斷一位攝影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
所以說,“智慧的舍棄”絕不是胡亂地“舍”,而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理性選擇。如此“輕裝上陣”才能讓旅行本身的意義凸顯出來,旅行者也會對所游歷地區(qū)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感受,這樣又何愁沒有滿意的作品呢?而旅行過后既有趣、又有藝術品格的攝影作品,自然就是“舍棄”之后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