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輩子能讀的書,是少得可憐的”
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書房,真是讀書人一生的奢望和夢想。更早的時候,我只希望有自己的書柜。臥室里有一個書柜,那地方就是書房了。
學生年代,學生宿舍就是臥室加書房,床上橫七豎八地堆滿了書,很多書就這樣一直跟隨著我從學生宿舍到工作單位,花了我不少快遞費。上班之后賺了幾個月工資,我也就琢磨著在單位宿舍購置一個書柜,那些讓我流口水的書柜大概只會成為有錢人的擺設,不會成為書生的伴侶。我曾在一個律師朋友家看過這樣的書柜,可惜上面整整齊齊都裝滿盜版書,他還得意洋洋,覺得自己在地攤上買書占了便宜,高興得很。
最后我在一個家具商場的二樓角落里相中一款板材拼成的書柜,里頭有很多方正的小格子,這正是我想要的。我看過不少書柜外表漂亮,但被書一壓就搖搖欲墜。這個書柜果然耐用,在松山湖這么潮濕的空氣里還支撐了這么長時間,直到幾個月前在挪位置時才崩塌散開成木板。
后來我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裝修時我花心思最多的也就是書房。我將書房不是承重墻的部分都敲掉了,全部做成書柜。所以我現(xiàn)在這間書房是以書柜為墻,或者說以書為墻,敲敲墻壁都能發(fā)出哐哐的聲音來。
書柜做好了,裝上書,我坐在書房里,面對著墻上的書,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有時候我想,真希望死的那一刻,我眼里能看到的是這滿墻的書,上面是一排前輩大師的名字,他們灼灼的光輝大概會照耀著我,讓我遠離死亡的痛苦。
陳崇正
《花城》雜志編輯部副主任,出版《半步村敘事》《我的恐懼是一只黑鳥》《正解:從寫作文到寫作》等著作
《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
作者: 伊恩·麥克尤恩
譯者: 潘帕
八個故事各如黑晶棱鏡之一面,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誤陷的種種魔怔與夢魘。
《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楊玲
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黃金時代》
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主人公處于恐怖和荒謬的環(huán)境,卻擺脫了傳統(tǒng)文化人的悲憤心態(tài),創(chuàng)造出一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于證明自己不無辜。
《塵埃落定》
作者: 阿來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他有著超時代的予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