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舒 范玉祥
(武漢大學審計處,湖北 武漢 430000)
?
高校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模式探討★
李 舒 范玉祥
(武漢大學審計處,湖北 武漢 430000)
結合高校建設工程施工階段過程審計定位不準和程序不規(guī)范的現(xiàn)狀,從審計目標、內容、程序、專業(yè)人員等方面,闡述了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的主要策略,從而提高施工階段過程審計水平。
高校,建設工程,施工階段,審計模式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校基建投資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大型建設工程項目也日益增多。這些工程項目不僅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而且專業(yè)技術性強,這就給工程造價管理及高校建設工程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事后工程結算審計在規(guī)范管理、證據完整與真實、風險防范、造價控制、提高投資效益等方面已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要求。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管理、收集完整與真實的審計證據、防范風險、控制造價,同時提升審計人員的能力,并彌補傳統(tǒng)事后審計的不足,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從事后審計向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過程審計方式轉變。
建設工程項目中,施工階段是形成工程實體價值的主要階段,也是資金投入量最大階段,同時它還具有涉及內容繁、協(xié)調部門多、管理程序復雜等特點,因此對施工過程的管理行為和造價管控至關重要。對內部審計工作而言,開展施工階段過程審計對實現(xiàn)建設工程項目目標具有積極意義[1]。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是高校審計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范,對施工階段各項管理活動是否合法、是否適當及是否有效進行審查和客觀評價。因此,本文從高校建設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的現(xiàn)狀出發(fā),重點探討高校建設工程施工階段過程審計模式。
高校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目前在高校中基本都處于一種探索階段,尚未開始大規(guī)模實施。本文從審計定位和審計程序兩方面闡述目前的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現(xiàn)狀。
1.1 審計定位不準
教育部教財[2007]29號文對全過程審計的定位為“監(jiān)督、控制和評價”。但是在過程審計中,經常出現(xiàn)審計越位、錯位和缺位的現(xiàn)象。
比如,有些高校的過程審計深入程度不夠,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將自己視為“局外人”與“旁觀者”,不能將審計工作與工程建設管理融為一體,不直接參與實踐管理活動,他們只是針對同一建設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進行結算審計,將原本要在建設工程全部竣工后一次性做的結算審計分批提前完成,工作流于形式[2]。相反,在有些高校中,審計人員將項目管理部門應該履行的工作職責都攬到了自己手上,項目管理部門也認為既然有審計人員過程審計,他們就沒必要做重要材料價格確認和工程量審核等造價控制的工作,只需根據審計方的意見辦事,因此在施工階段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重要材料與設備價格確認、工作量確認、工程變更、支付工程款等等都需要審計方簽字認可。
這兩種情況都是對審計工作定位不準,會帶來很大的審計風險。第一種情況使審計人員脫離實際,遠離具體的建設過程,使建設管理過程中本來存在的不規(guī)范問題沒有得到糾正,本來應該控制的造價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也使證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難以達到應有的審計深度和質量要求;第二種情況是明顯的審計越位,審計人員介入到項目管理部門日常的施工組織和管理活動太深,使其角色從“監(jiān)督者”變成“執(zhí)行者”,使其職責從對造價的“控制的再控制”變成“直接控制”,大大地弱化了項目管理部門的職責,加大了審計風險,甚至可能會因為審計人員介入到工程項目管理中而產生利益沖突。
1.2 審計程序不規(guī)范
目前高校建設工程施工階段過程審計仍處于初始階段,多數高校的過程審計程序還不完善。一種情況是:過程審計人員既不在項目管理單位報審資料中簽字確認,又不出具相關審計意見,只在施工現(xiàn)場做一些取證工作,以利于工程結算審計。另一種情況是:過程審計人員在項目管理單位履行管理職責的相關資料上直接簽字確認,從而使審計機構淪為項目管理單位的內部科室。這兩種情況都有悖于內部審計的內涵與外延,沒有充分發(fā)揮過程審計的作用。因此要使過程審計工作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需要改變現(xiàn)行的管理模式和運行程序,把審計工作契合在管理程序中,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過程審計運行模式以避免矛盾,減少糾紛,規(guī)避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指出審計業(yè)務策略是審計管理的核心問題。內部審計業(yè)務策略解決內部審計的業(yè)務方向、目標以及實現(xiàn)途徑的問題,解決“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的問題。本文重點從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程序、對審計人員的要求四方面展開闡述。
2.1 審計目標
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的目標是審查和評價項目管理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組織的項目管理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促進改善建設項目規(guī)范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順利實現(xiàn)建設目標。具體來說,高校建設工程施工階段過程審計主要就是從學校整體層面和業(yè)務層面的內控制度著手,審查項目管理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的決策、執(zhí)行的程序履行及資料完整情況,評價項目管理單位的管理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和有效性。
2.2 審計內容
施工階段的審計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1)審查與建設項目相關各單位對合同的履行和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
主要包括:合同是否被認真執(zhí)行、預算調增是否通過審批,是否存在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的現(xiàn)象。如果存在設計變更、預算增補、工程轉讓或終止的情況,審計人員應嚴格檢查其真實性、合法性和手續(xù)齊全性[4,5]。
2)審核內控制度的建立情況。
項目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起健全的內控制度系統(tǒng),并嚴格執(zhí)行。為保證資金的合法使用和項目的順利進行,審計方對于隱蔽工程勘驗、工程簽證、設備材料的采購及價格確認、工程進度款支付、工程索賠等方面的制度建設與執(zhí)行情況應當進行嚴格督促。
3)審核內控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
為了保證資金的合法使用和項目順利進行,審計人員應對項目管理部門的各項內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嚴格執(zhí)行進行審查。主要包括:隱蔽工程勘驗、簽證、材料設備采購、價格確認、工程進度款支付、工程索賠等方面的制度。如果這些制度尚未完善,審計部門需督促項目管理部門對這些制度進行完善。
4)檢查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
審計人員應檢查建設資金是否??顚S茫椖抗芾聿块T是否按照規(guī)定支付工程進度款,有無擠占挪用工程款的現(xiàn)象,應防止工程款超付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4]。
5)加強主要材料及設備的價格確認。
在此過程中,審計人員應與項目管理單位、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等協(xié)調配合,對主要材料及設備在進場使用和安裝前進行驗收。對于不能使用的已購設備或材料應分析原因,督促項目管理部門及時處理。
2.3 審計程序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通過理論研究和實際調研探索,我們認為,過程審計程序設計的原則是:既強化內部審計的監(jiān)督職能,又不弱化項目管理單位的管理職責。建設工程施工階段過程審計要求審計人員深入到施工現(xiàn)場,與傳統(tǒng)的事后審計管理模式和運行程序都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建立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規(guī)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界定各方的職責權限、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是保障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3]。我校在施工階段過程審計進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見圖1。這樣既可使審計人員在進行過程審計業(yè)務時有序進行,又能明確責任、提高效率、規(guī)避審計風險、減少矛盾。
2.4 對審計人員的要求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除了業(yè)務管理活動外,還有大量的技術性活動。因此,對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品質要求都較高。
在專業(yè)知識方面,審計人員需要具備基礎知識、職業(yè)應用知識、職業(yè)環(huán)境知識,將政策與法規(guī)理解到位;
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審計人員應具備對高風險領域、重要取證程序以及審計方法的應用做出合理判斷并能有針對性地揭示與報告問題的能力;
在專業(yè)品質方面,審計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判斷力、縝密的邏輯思維、優(yōu)秀的組織決策能力、較好的溝通協(xié)調與團隊合作能力,并能夠正直誠信、相互尊重、追求卓越[6]。
此外,項目管理部門負責學校工程項目的管理,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造價等全權負責。審計機構對項目施工過程開展過程審計,不僅要對造價進行控制,更要承擔起促進規(guī)范管理及項目管理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的責任。因此,在實施過程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要擺正位置,充分做好與項目管理有關各單位的溝通與協(xié)調工作。如若發(fā)現(xiàn)問題,審計人員應保持客觀工作的態(tài)度,堅持事實依據與法律準繩,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同時,審計人員應對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xiàn)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項目管理部門規(guī)范管理,改進工作,不干預項目管理部門日常的施工組織和管理活動,積極配合好他們履行職責,切實做到監(jiān)督不越位,參與不干預,控制不代替。
總體說來,實施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的宗旨是為了促進完善管理體制、防范風險、創(chuàng)造效益,應著眼于問題的審查與解決、立足于機制的完善建設、通過與相關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共同促進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一個良好的審計過程應該是一個健全機制的過程,一個規(guī)范管理的過程,一個審計、被審計雙方共同促進發(fā)展的過程。審計機構和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當“充分關注造價、工期、質量三者關系”,要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jiān)督權,實現(xiàn)“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的審計監(jiān)督權覆蓋,依法履行好審計職責,時刻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將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過程審計工作推向一個新高度。
[1] 教育部財務司.教育內部審計規(guī)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羅寧波,譚巧云.規(guī)范高效建設工程全過程審計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10,36(2):214-215.
[3] 馬紅巖.高校建設工程全過程審計現(xiàn)狀與改進對策[J].現(xiàn)代審計與經濟,2015(6):80-81.
[4] 吳 健,付慶向.高校建設工程跟蹤審計實施要點探析[J].建筑經濟,2008(6):50-52.
[5] 劉新利.高校建設工程全過程審計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8):24.
[6] 宋夏云,楊 依.企業(yè)內部審計人員開展績效審計的能力框架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5(12):80-82.
Reasearch on process audit strategies in construction stage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Shu Fan Yuxiang
(AuditDepartmentofWuhanUniversity,Wuhan4300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stages of colleges including the inaccurate audit position and irregular procedur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the audi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from the auditing aims, content, procedures and professional staff, so as to improve the auditing standards of the construction stage.
colleg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auditing model
1009-6825(2016)24-0236-03
2016-06-17
★:中國教育審計學會2015-2016年度教育審計科研課題“風險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內部控制研究”(課題編號:JY20151204)
李 舒(1990- ),女; 范玉祥(1963- ),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F23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