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57-01
實驗在習題課中可以貫穿學習活動的前前后后,課堂提問、引入新課、習題教學、復習總結(jié)等環(huán)節(jié)都能進行實驗。在習題課中融入實驗教學,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所學知識,還能起到驗證知識、活用知識的作用。如:在講完電路時,下一節(jié)課就準備一些電路元件,開始就讓學生按要求連接幾種簡單電路,畫出電路圖,分析電路的連接情況,思考各有什么特點。這樣就會為我們講授識別電路、設(shè)計電路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授課中途和鞏固知識時還可以讓學生繼續(xù)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掌握知識的方法,這樣的習題課一般效果都比較好。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在習題課中加強實驗教學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
1 用實驗驗證習題結(jié)果效果明顯
通過實驗驗證習題結(jié)果,既可以加深印象,還可以誘發(fā)學生的物理情趣。初中學生大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對新奇的事物、有趣的現(xiàn)象敏感性強,總想知道一個究竟,搞清其中的道理。我們應從多方面分析,充分進行實驗,使他們真正看清、弄懂、掌握。
例如:在浮力一章教學中的有些問題,只靠推導計算一般效果不佳,但如果通過實驗組織教學效果就會大不一樣。事先調(diào)節(jié)好天平,在其中一個盤上放一個紙杯(紙杯裝滿水),在另一盤放上法碼,通過調(diào)整砝碼使天平平衡,這時手中拿一木塊問學生,當木塊放入溢水杯中,等到水不向外溢時,天平還能平衡嗎?對于這樣的習題,不要急于完成實驗,應給學生充裕時間思考,其結(jié)果一般不會一致,并各有道理,然后師生共同討論,初步得到正確結(jié)果,當然還會有個別學生對結(jié)果持懷疑態(tài)度,仍會認為不會平衡。在學生強烈想知道答案的時候,再組織實驗教學,使學生都親眼看到正確的結(jié)果。接著要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繼續(xù)探究,找出得到結(jié)果的原因。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實驗,把用細線拴住的鋁塊,提起問學生,當鋁塊部分或全部浸入水杯之中,到不向外溢水時,天平還平衡嗎?如果松開手讓鋁塊沉到杯底,天平是否平衡?還可以在天平的兩盤上各放一個裝滿水的水杯,把用細線拴住的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分別浸沒在兩個裝滿水的水杯中(不碰到杯底),到不向外溢水時,天平還平衡嗎?若改用半杯水,先使天平平衡,重做上述實驗結(jié)果又如何呢?這類問題都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法教學。
把實驗引入習題課,能夠很快消除學生過去錯誤的印象,接受正確的結(jié)論,而且能夠長時間的掌握,不易忘記。這樣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可有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
2 習題課結(jié)合實驗可增大課堂容量
物理的習題課如果只靠抄題、分析、解答的話,一節(jié)課解決不了幾個問題,我們應盡量把習題變成實驗,讓學生觀察實物分析問題,這樣做會使學生產(chǎn)生很濃的探究欲望,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解決很多的問題。
例如:前面有關(guān)浮力的問題,要用文字表述清楚題意需用很大的篇幅,占用不少的時間,學生還不容易理解。若改成我們事先準備好的實物,上課時邊讓學生觀察邊講述題目要求,學生既能明白題意,又能積極思考,而且直觀易懂,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增加了學生的多種感知效果,還擴大了知識范圍。使學生對這類問題既掌握得好,又節(jié)約了時間。通過這種授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觀點,對實驗的操作以及實驗的結(jié)果都觀察得特別仔細,最終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3 通過實驗的習題掌握更牢固
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物理教學的常用方法。由于實驗具有可視性及操作性,因此它能夠克服理論思維的常見“痼疾”。例如:把三個冰塊分別放在三個裝有水的容器中(其中一塊冰中有木塊、另一塊冰中有鐵塊,還有一塊全部是冰),使它們都漂浮,比較觀察三個容器中在冰塊全部溶化后水面的升降幅度。通過實驗表明:全部是冰的和有木塊所在的容器中水面保持不變,而有鐵塊的冰塊所在的容器中水面下降。進一步換含有別的比水密度小的物質(zhì)的冰塊來實驗,讓學生探究:漂浮在水面的冰塊,不管冰塊中是否含有別的物質(zhì),當冰全部溶化后,水面位度如何?;冰中若有比水密度大的實心物體,位度又會如何變化?再如:在杠桿兩端各掛兩個鐵塊,并使其平衡,然后把鐵塊浸沒在水里,觀察杠桿的平衡變化;接下來再把換成鐵塊(大小不同),右端換成鋁塊,使它平衡,再浸沒在水里,看看變化情況;也可以讓體積相等的鐵塊和鋁塊分別浸沒在水里和鹽水里。有關(guān)這類問題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分析、推導,再加上實驗驗證,學生會因為多次的觀察而掌握的更加牢固。直觀、可視的實驗可以化解學生中的道道難題,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 通過實驗會更好地使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
學習理論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實際,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jié)合。學好理論又離不開實驗。對于物理習題,只通過理論的講授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在物理課本的練習和習題中也重視了實驗,并與實際有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讓學生自制重垂線并到實際中使用,還有讓學生自己實驗得出結(jié)論,課后小實驗等等。在學習照明電路時,就應拿來實物進行實驗,并讓學生在某個房間設(shè)計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使理論與實際得到無縫銜接。在講到摩擦、杠桿、輪軸時,就讓大家觀察自行車、起重機,指出哪些地方有摩擦,又是怎樣增大和減少的,哪些地方利用了杠桿、輪軸、滑輪等簡單機械。這樣做可以使所學知識得以運用。
物理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在教學中,只有通過實驗教學才能真正掌握好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際深度融合。不能只重視習題計算,忽視知識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