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媛]
相親超市
[文/劉媛]
巴黎是座創(chuàng)意之城。除了平時經(jīng)常接觸到的時裝、家居等代表行業(yè),普通行當也是各種稀奇創(chuàng)意出沒之地,即使最普通的超市也很會抖機靈。
在巴黎逛超市,不僅可以看到奇特的商品,還能遇上大批紅男綠女,衣著時尚但籃子里只躺著小包裝果汁、牛奶和兩三個水果。每當與其擦肩而過,第一反應便是單身者。
巴黎的老佛爺超市想了個絕妙的創(chuàng)意:用籃子表明自己是否單身,是否愿意接受追求。辦法非常簡單,單身男女可以在進入賣場時在服務臺要一只特殊的籃子。這只籃子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有件紅色外衣,它像一句暗語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和意圖。每到周末,老佛爺超市都人滿為患。
我和伊琳同去的那天,因為紅色籃子已經(jīng)發(fā)放完畢,所有單身男女需要排隊等候。半小時后,我和伊琳為各自的購物籃套好紅色外衣。賣場內(nèi),男男女女目光閃爍。我先按計劃去拿奶酪、面包、洗頭水和衛(wèi)生紙。伊琳追著我把這些日常用品一件一件重新放回貨架。她說:“你怎么能拿這么俗氣的東西,會把單身男人嚇跑的?!?/p>
我有點兒蒙,必須買的都不能買,那放什么?伊琳挑了兩盒餅干、一份飲料和幾個橙子然后說,放這些就OK了。我們極其優(yōu)雅地挎著輕巧的籃子,在偌大的超市里和本來需要的日常用品擦肩而過。與此同時,不少男女也心不在焉地空著籃子東張西望。在護發(fā)用品的貨架前,一個棕色眼睛的男人走過來問好,我們多少有些局促,他說自己是個雕塑家。在他的籃子里我看到兩雙襪子和一袋牙膏。
離開老佛爺超市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超市門口依然有許多排隊的人。一個浪漫的點子讓不起眼的超市變成相親會場,即使經(jīng)濟低迷,但單身男女為了得到一只紅色籃子總要消費點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