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馬曉蘭 俞宏彪 趙梅娟 朱琳盈
寧夏靈武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不同收獲時間對旱直播水稻品質影響試驗研究
王彩玲 馬曉蘭 俞宏彪 趙梅娟 朱琳盈
寧夏靈武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本文通過設計五種不同收獲期,考察對旱直播水稻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寧夏引黃灌區(qū)旱直播水稻收獲期以9月25日~10月5日時段收割較為適宜,其它時間段早收或晚收整精米率、精米率都有所下降,堊白率、水稻堊白度都有所上升,大米品質將受到較大影響。
收獲時間 旱直播水稻 品質
水稻是寧夏引黃灌區(qū)的特色優(yōu)勢作物。近10年來,由于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等因素,水稻旱直播已經(jīng)取代了旱育稀植栽培方式,在目前水稻生產(chǎn)中占主導地位。但隨之而來的水稻整精米率低、品質下降造成農(nóng)民賣糧難、直接影響農(nóng)民增收的問題,已不容忽視。為此,我市技術人員開展了相關水稻品質提升試驗攻關研究。靈武文旨在通過采取不同收獲時期,探討對旱直播栽培水稻品質的影響。
1.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取大區(qū)對比設計,試驗共設7個不同收獲期處理,分別為:
處理1:9月10日收割;
處理2:9月15日收割;
處理3:9月20日收割;
處理4:9月25日收割;
處理5:9月30日收割;
處理6:10月5日收割;
處理7:10月10日收割。
2.試驗方法
試驗地面積2.96畝,供試品種為富源四號,畝播量20千克。從9月10日開始進行試驗收獲;每5天設一個收獲期,每處理對角線3點取樣,每點4平方米共計12平方米進行人工收割,收割后采用小型脫粒機及時脫粒、陰干、稱重;統(tǒng)一取樣2千克送寧夏農(nóng)科院農(nóng)作物研究所進行品質化驗分析。
3.試驗地基本情況和主要農(nóng)事操作
試驗地設在靈武市崇興鎮(zhèn)崇興村順天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前茬作物為蔬菜,土壤肥力中等,土質為粘壤土,灌排條件較好,上年進行機深翻和冬灌,播前用激光平地儀進行平整。試驗各處理施肥水平相同,畝施純氮17千克、磷8千克、鉀4千克。其中:氮肥的40%基施,60%追施,并分苗肥、分蘗肥、穗肥、粒肥四次追施,磷肥和鉀肥一次性基施。播前種子,每百斤種子拌瑞苗青40毫升加高鈣100毫升對水3.5千克進行種子處理,并用膠泥拌種。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
表1 不同收獲時間對旱直播水稻品質測定表
以上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收獲期對旱直播水稻品質具有一定影響。水稻整精米率、精米率處理4、5、6較高,平均超高70%、72%,說明9月25日至10月5日時段收割較為適宜,其它時間段早收或晚收整精米率、精米率都有所下降,尤其收獲期太早,稻谷沉積物不充實,下降更明顯;水稻堊白率、水稻堊白度處理4、5、6、7之間無明顯差異,但與處理1、2、3之間差異較大,亦說明9月10~20日時段水稻收獲過早,大米品質將受到較大影響。
從本試驗結果分析看,寧夏引黃灌區(qū)旱直播水稻收獲期以9月25日至10月5日時間段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