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帥孟奇
女黨員之杰出者
——記何寶珍烈士
■ 帥孟奇
那是一九三三年的仲夏。南京——這個聞名全國的“火爐”,又熱又悶?;鹄崩钡奶柈斂照罩唤z風也沒有。牢房的看守們揮動著大蒲扇,嘴里罵罵咧咧的,把天氣炎熱帶來的煩悶一股腦兒發(fā)泄在犯人身上。牢房里的囚犯更加受罪,空氣里散發(fā)出腐敗霉爛的臭味,簡直令人窒息。這是南京“模范監(jiān)獄”。因為沒有專門關押女政治犯的監(jiān)牢,就在這所關押普通犯人的牢獄中,單辟一隅,把近三十名女政治犯關了進來,稱為三號號子。同室的難友有耿建華、我和夏之栩,論年齡,耿大姐居長,她是小腳,故又稱她“小腳大姐”;我居二,因為受刑時損壞了眼睛和腿,行動緩慢,放風時總排龍尾,故而送了我一個綽號“區(qū)區(qū)”;之栩居三,大伙兒就稱她“老三”。三人當中,除耿大姐被判處十年徒刑外,我和老三都被判了無期徒刑。
天氣熱得渾身汗水涔涔,粘得實在難過。大家都盼望著晚飯時刻早點到來,因為飯后小放風時可以到井邊打水洗洗。可是,太陽還高掛在天邊,到天黑還早著呢!
突然哐啷一聲,牢門開了。大家驚異地朝門口望去,一位新難友被推了進來。她,三十來歲,細瘦的身材,個子不高,身穿一件咖啡色的旗袍,女教師模樣。從她那披肩的長發(fā),蒼白的臉色和衣服上幾處顏色不協(xié)調(diào)的補丁看去,大概她已被關了好久,也經(jīng)受了不少磨難。但清瘦的臉盤上一對大大的、活潑美麗的眼睛,卻閃爍著倔強、堅毅的光芒。她一進屋,身后的牢門又咔噠鎖上了。
“你……”老三愣住了。
“還認得我王芬芳嗎?真沒想到能在這里遇見你?!毙聛淼慕忝脵C靈地接口說。
這就是何寶珍。她當時以教師職業(yè)為掩護,擔任上?;鷷臓I救部長。為了營救被捕的同志,到處奔波,不幸自己也于三月底落入魔掌。在公安局被拷打了幾次,沒有問出結果,就被解往南京憲兵司令部。審訊中,她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被判處十五年徒刑,投入監(jiān)獄。然而,除了老三以外,老大、老二是后來才知道她是劉少奇的妻子的。
三號號子原是個“老氣橫秋”的號子。說它“老氣橫秋”,一則是因為這號子里的人年齡大些,不夠活躍,二則在監(jiān)獄里自然地形成了以錢瑛、我和夏之栩為中心的領導核心,使這個號子更顯得嚴肅。自從寶珍來后,這個號子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了。她機智、聰明、活潑、開朗。
她曾講起在南京憲兵司令部牢房里的一件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時她和黃海明同牢,海明帶著一個一歲的女娃。一天,熊天荊路過她們的牢房,從窗孔里塞進了一個小紙條。還沒來得及打開看,就聽見門外看守嚷嚷拿號子鑰匙。寶珍急忙將紙條丟入空便桶內(nèi),從海明手中接過娃娃說:“你去坐在便桶上,我來唱歌?!庇谑撬褐尥蓿呗暢?/p>
同志們,前進,迎著勝利勇敢前進,
……
鬧騰了好一會兒,看守到別的號子去了。她們便把紙條拿出擦凈,打開一看,原來是讓她們轉遞給男號子的。于是又想辦法將這張污染的紙條夾在食品里送給了男牢。那個時候傳遞情報,誰還顧得上講衛(wèi)生呀!
在憲兵司令部的牢房里,姐妹們稱寶珍為“大姐”,及至到了這里,她年齡小,就只好稱她“小大姐”了。
小大姐會唱戲、唱歌,而且還擅長表演。她常常把舊戲曲填上自己編的新詞,演唱給大家聽。她那豐富的表情,詼諧的動作,常常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大家最愛聽她那出罵蔣介石的京戲:“罵一聲,蔣介石,你這賣國的奸臣?!痹陲埡笮》棚L的時候,看守把號子門打開,讓囚犯出來刷碗。這時,別的號子的難友要小大姐表演一個,她也痛痛快快、大大方方地站在門口來上一段。她給牢獄里帶來了歡樂,給姐妹們帶來了精神上的鼓舞。
小大姐很關心體貼同志。她看到我和耿建華行動不便,總是搶著刷碗、提水、倒便桶。她趁這個得便出去的機會,接觸其他號子的姐妹,打聽消息,為同志們排解疑難,向看守做工作??傊蔚膽?zhàn)友都喜歡她這樂天的性格。然而,這個快樂的人,也有憂傷的時刻。每當她呆呆坐著發(fā)愣時,大家就知道她在思念親人。她被捕時,丈夫在外地,她已有三個孩子。為了革命斗爭,做父母的不能照管他們。長子允斌一歲多就送到了湖南老家;二女愛琴剛出生幾個月,就因大革命失敗,不得不托給了奶媽;最使她放心不下的是小兒子毛毛(允若)。這次敵人搜捕時,倉促中她把只有三歲的毛毛推到了鄰居大嫂的懷里。不知他現(xiàn)在怎樣了?有人去領他嗎?鄰居肯收留他嗎?這些問題,就像一根根針一樣,刺痛著慈母的心,她禁不住珠淚盈眶……但她畢竟是個剛強開朗的人,抹去了眼角的淚水,一甩手說:“咳,干革命還顧得了這些!人民不解放,我的孩子也得不到幸福。但愿小寶貝們能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下掙扎著生存下去。只要他們活著,等革命成功后,找到他們,一定要送他們?nèi)W習。讓他們學科學,學技術,建設我們的新國家?!?/p>
在獄中,難友們常常為改善生活進行絕食斗爭。每次斗爭,小大姐都積極參加。記得,當時職工國際派到中國來的牛蘭夫婦被捕,恰巧也關在這個監(jiān)獄里。社會上的進步人士不斷聲援,要求釋放他們,牛蘭夫婦也在獄中絕食。為了援救牛蘭夫婦,難友們向監(jiān)獄當局提出釋放牛蘭夫婦,允許向監(jiān)內(nèi)送書,送食品,改善伙食,每周吃一次肉等要求。接著就開始了絕食。要取得絕食斗爭的勝利,必須大伙心齊,否則不是餓死人,就是堅持不下去,使斗爭失敗。陰險的監(jiān)獄當局就采取分化的辦法,先下令把幾個判無期徒刑的拉出去打一頓,然后由獄長跑來訓話:“你們這些人鬧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關幾年就可以出去。你們別跟著那幾個無期的鬧。她們是沒指望的,你們還有希望。”但是姐妹們團結得很好,沒有一個動搖的。平時飯量好的人,兩三天后就開始嘔吐,到后來都吐出了綠水,但大家仍然堅持著。俗話說,“七日不食則死”。七天過去,監(jiān)獄當局害怕餓死人,不得不答應大伙提出的要求,斗爭勝利了。不久,牛蘭夫婦被釋放出獄了。走前,牛蘭夫人到牢房來看望了難友們。
絕食斗爭的勝利,使監(jiān)獄內(nèi)的情況改善了不少,外面可以來探監(jiān),可以送書,送食品進牢;伙食也改善了些,每周吃一次葷菜。但是沒隔多久,監(jiān)獄當局又下令禁止送食品進獄了。一天,最兇惡的“二科長”來查號子時,寶珍質(zhì)問他:“為什么不許送吃的?”“二科長”說她帶頭鬧事,下令將她拉出去打。姐妹們火了,大家都鬧了起來。為了這次鬧監(jiān),每人都遭到一頓毒打,于是又開始了絕食。四天以后,獄方只得再同意恢復向牢內(nèi)送食品的制度。
還有一次,因為政治犯在普通犯人中的宣傳,引起了監(jiān)獄當局的注意。一天,突然在政治犯牢房中進行大搜查。這突如其來的搜查,大家沒有防備,以致在我的鋪板上搜出了正在起草的職工運動報告。獄方如獲至寶,“二科長”奸笑著質(zhì)問:“你不是不識字的工人嗎?這回又怎么解釋呢?”我反駁道:“在監(jiān)獄里悶得慌,不識字,還不興學?這是抄書練字。”寶珍機敏地接口說:“我是她們的老師,我教她們認字。你們對這個號子有什么不放心啊?一個小腳,一個半瞎子,一個老實得連話都不說的。我嘛,一個小學教員,平時就愛唱唱,對這些人有啥搞頭???”耿大姐和老三也都證明這是練字抄書?!岸崎L”把那本《世界知識》拿去仔細查看了一番,幸虧寫的報告剛開了頭,前段講世界工運發(fā)展史,都是從那本雜志上抄的,獄方無話可說,把我責打了一頓就算了事。
一九三四年秋季的一天,憲兵司令部突然又來提審已判刑十五年的王芬芳。大家都深為小大姐擔心,不知究竟又出了什么事情。小大姐從容不迫地離開號子,走到門口時回轉身來向大家揮手。誰知這竟是我們最后的訣別。
后來,通過外邊送來的消息得知,她被叛徒出賣了。出賣她的人也是個互濟會的會員,也曾被捕關在模范監(jiān)獄。因此人的丈夫叛變自首,她害怕,有些動搖。小大姐趁放風時向她做過思想工作,為她分析說:“你有孕在身,你丈夫絕不會供出你的。只要你一口咬定自己是個家庭婦女,生孩子時是可以取保釋放的?!惫?,她丈夫沒出賣她,臨產(chǎn)時,被保出獄。生育后,她仍做互濟會工作,也來監(jiān)獄探望過小大姐。不料她重新被捕,經(jīng)不住嚴刑逼供,把小大姐教她的話供了出來,致使寶珍再次被提審。這一回敵人已不再相信她是一名普通教師,狠狠追問她的丈夫和她本人的身份。她備受了各種毒刑,拒不供認。無計可施的審判官最后宣布:“是死是活,兩條路由你自決。要活命,就老實招來。頑抗,則死路一條?!睂氄漭p蔑地冷笑著回答:“要口供,沒有;要命,有一條。請吧!革命者是殺不盡的?!本瓦@樣,大家鐘愛的小大姐于一九三四年深秋的一個清晨,迎著黎明的晨曦,壯烈犧牲于雨花臺。消息傳至獄中,所有的姐妹都哭了。何寶珍為新中國的誕生,灑下了滿腔熱血。劉少奇追念她時,稱贊她“英勇堅決,為女黨員中之杰出者”。一九五九年冬,劉少奇曾和王光美一道前往雨花臺默哀,對何寶珍和其他烈士們表示深切的悼念。
何寶珍于一九○二年出生在湖南道縣的一個貧寒的家庭里,母親不得已將她送給地主家當女傭做童養(yǎng)媳。她從小就隨著婆婆在地主家侍候小姐。小姐上學時,命她伴讀,因而有機會念書。在學校,她成績優(yōu)異,深得教師贊賞。小學畢業(yè)后,在老師們的資助下得以繼續(xù)求學,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學習。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她參加了學生愛國運動,成了三女師愛國進步學生的積極組織者,被選為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代表。一九二二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后來由于領導女師學生反對反動校長歐陽駿,被學校開除。同年,在地下黨的幫助下來到長沙,住在清水塘,接受了毛澤東、何叔衡、劉少奇等人的直接教育。這時,她用的何葆貞這個名字,就是由毛澤東替她改的。一九二三年初,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不久,她被派往江西安源路礦職工子弟學校和工人夜校任教,在那里與少奇結婚。以后隨少奇先后在上海、長沙、廣州、武漢、天津、沈陽、哈爾濱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一九二五年和一九二九年少奇在長沙、沈陽兩次被捕后,何寶珍曾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地參加了營救活動。一九三二年冬,少奇從上海到江西中央蘇區(qū),寶珍帶著小兒子毛毛留在上海,任互濟會營救部長,不幸于一九三三年三月被捕,一九三四年犧牲時年僅三十二歲。她把青春獻給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yè)。
烈士生前對未來滿懷希望。她希望推翻那黑暗的社會,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勞苦大眾當家做主的國家。她希望她的后代能學習科學技術,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把祖國建設成為美麗、富強的國家。在她犧牲后第四年,在周恩來的親自關懷下,經(jīng)過黨組織的努力,找到了她那淪為童養(yǎng)媳的女兒愛琴,并從湖南老家把她的長子允斌也接出來,先后送往延安,后又送到蘇聯(lián)學習。她的小兒子允若,流落在上海、蘇北賣報,當學徒,受盡了萬般折磨。在周恩來的關懷下,一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找到。經(jīng)過黨的關懷和培養(yǎng),三個孩子都長大成人,并學得了一門專長。他們遵照母親的遺愿,為建設祖國和保衛(wèi)祖國貢獻力量。
今天,春回大地,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邁著堅定的步伐,前進在新長征的道路上。但愿我們的后輩,能按照烈士的遺愿,發(fā)憤圖強,刻苦學習,鉆研現(xiàn)代科技文化知識,為建設一個強盛的新中國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