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編譯
一只呻吟的小狗
□李冬梅 編譯
有一天,一個人從一棟房子前走過,看見一個老太太正坐在臺階上的搖椅里休息,旁邊還有一把搖椅,搖椅里躺著一個老頭兒正在看報紙,兩把搖椅之間臥著一只小狗,小狗哼哼唧唧地呻吟著,似乎是身上哪兒不舒服。這個人邊走邊琢磨,小狗為什么呻吟呢?
第二天,這個人又從這棟房子前走過,看見那只小狗依然還是躺在老夫妻倆的搖椅之間痛苦地呻吟著。這個人心里就想,如果明天這只小狗還這樣叫的話,他一定要問問這對老夫妻。
第三天,他見到的還是同樣的情景:老太太坐在搖椅里休息,老頭兒躺在搖椅里看報紙,小狗還躺在原來的地方,高一聲低一聲地呻吟著。
這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就朝老夫妻走了過去。
“對不起,夫人,”他問老太太說,“您的狗怎么啦?”
“我的狗?”老太太回答說,“它躺到釘子上了?!?/p>
這個人更糊涂了,就說:“如果它是躺到釘子上了,感覺疼痛,可它為什么不站起來呢?”
這時老太太微微一笑,溫柔禮貌地回答:“孩子,也許是這只狗只是疼得直叫,但還沒疼到一定要站起來的程度吧。”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面對困境,我們經(jīng)常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雖屢下決心,但無任何實際行動,甚至都未曾想過“站起來”。
(原載《南國都市報》2016年2月16日 吉林趙麗娟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