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詞八要

      2016-12-08 09:21:42魏新河
      詩潮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填詞

      魏新河

      ?

      論詞八要

      魏新河

      (接上期)

      五、平

      平和,平遠(yuǎn),清遠(yuǎn)

      在意則平和淡遠(yuǎn),在景則平遠(yuǎn)散逸。尤其平遠(yuǎn)一義,畫中高致。吾國山水畫中有平遠(yuǎn)、高遠(yuǎn)兩種,始自趙宋,所謂馬夏,即善為平遠(yuǎn)者也,夏之《溪山清遠(yuǎn)圖》處處皆有詞意。此亦為詞之專擅,常取遠(yuǎn)景、中景,號為“清遠(yuǎn)”,眺望之間,只作橫向選擇,不事上下擷取。如歐陽永叔“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也,姜白石“遠(yuǎn)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渚寒煙淡,棹移人遠(yuǎn),縹緲行舟如葉”是也。詩中漁洋山人為最善。

      【附論:詞景】

      詞家當(dāng)有山水煙霞癖,始得發(fā)見、品味、沉浸于詞景,進(jìn)能入乎詞境,涵養(yǎng)詞心,啟發(fā)詞意。無詞心,則不能見詞景、入詞境、生詞意,此詞心也者,由沉浸熏陶養(yǎng)育來。況夔笙《蕙風(fēng)詞話》:“無詞境,即無詞心。”《復(fù)堂詞話》:“桂林山水奇麗,唐畫宋詞之境。蘇君(蘇謙)超超,非少鶴丈(王錫振)所能掩,亦不負(fù)靈區(qū)矣。后起有王幼遐、況夔笙,宮商舉應(yīng),伶翟爭傳已。”

      在現(xiàn)實景物中,杭州西溪為最典型之“詞景”,平遠(yuǎn)虛渺,散疏雅逸(此四字為郁達(dá)夫?qū)懳飨Z),是故周夢坡于西溪秋雪庵側(cè)建“歷代詞人祠”,朱村諸人落成之。周慶云夢坡《重建秋雪庵碑記》:“沙嶼縈回,一覽不可盡,天然之畫稿也。溪植茭蘆葦荻之屬。深秋,棹小舟,緣溪行,一白皚皚,低壓篷背,則詞家之勝境,又非畫手所能到矣。”又說:“境與詞合,其西溪之秋雪庵乎?”王蘊章西神《歷代兩浙詞人祠堂碑記》進(jìn)一步說:“北山之北,西湖之西,環(huán)屏列障,拱揖者七十二峰,重洲小溪,綿延者三十六里。花飛一白,人在畫中,月瀉雙清,舟牽岸上。寥天可接,招老鶴而下之;空波渺然,尋幽人而宛在。則其境寥廓,于詞為近。有松石間意,竹屋語癡;作濠濮上觀,洲笛脆。一庵人外,蕭蕭蘆雪之吟;幾日秋深,落落雨花之韻。則其境蕭閑,于詞尤合?!碧幪幰娖淝暹h(yuǎn)之致(參見拙文《杭州西溪·西溪之美》)。秋雁一行,遙山一抹,叢林一帶,小舟一葉,遠(yuǎn)岸一曲,平波數(shù)里,野亭疏淡,小橋低矮……皆詞之景也,此間絕無高大之物象,即如寫長天雁字,微云淡月,亦宜做平遠(yuǎn)看,非高遠(yuǎn)也。最得旨趣者,莫若周草窗《獻(xiàn)仙音》云:“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yuǎn)。”不僅得平遠(yuǎn)之趣,又造境空蒙,蘊含無盡(此一空蒙之境見后“渺”字條)。清遠(yuǎn)空蒙之境,詩中亦有,然不多覯,漁洋山人其猶善者也。

      【附論:詞畫相融】

      吾國詩書畫三者向來號稱一體不分,相輔相成,珠聯(lián)璧合,作者略有所側(cè)重而已。吳龍翰序宋末畫家楊公遠(yuǎn)詩集《野趣有聲畫》:“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吟難吟之詩,以畫補足?!贝藬?shù)者歷久遠(yuǎn)而致融合,詞畫為最。今日之所謂書家、畫家者,多不通詩,而詩人、書家又多不通繪事,悲夫,此一整體未嘗有今日之割裂也!致此融合交關(guān)之一體美藝,不能得到深度綜合之理解。

      吾國文字,厥初形聲俱備,叢音眾相,交相作用于吾人之視聽情感,其能事甚廣。一闋之中,布局排列,疏密橫斜,不論聲音情意,已有造型圖畫之美。季羨林《推薦十種書》:“詩不一定都要求懂。詩的詞藻美和韻律美直接訴諸人的靈魂。漢詩還有一個字形美?!弊疚摹墩f辭美》中舉過兩個例子:比如“簾”字,不論它所包含的字義,單就外觀字形來看,由于縱橫交叉之筆較多,如玲瓏的精巧編織,望之而覺有視覺上的工藝美。同時自然而然地讓人想到那娟娟的細(xì)竹,或者是更富有詩意的瀟湘斑竹等。又如“影”字,筆畫有正有斜,景字方正,日、口上下疊立,似層樓窗牖狀,有宮室苑囿之形,三撇平行,如絲如弦,有欹斜之美,如國畫中蘭竹枝葉迎風(fēng)偃仰之態(tài)。由這些不同視覺效果的字組織起來的一首詞(或用書法寫出來),本身就具有千姿百態(tài)的圖案美,宛如一幅畫。

      詞中此類字尤多。蓋詞家于物象形狀之審美上,主要有方、圓二種,于字形之審美上即表現(xiàn)為方正與欹斜(欹斜在篆書中即是圓曲),直觀上看,就是以橫豎直筆為主的字與以撇捺斜筆為主的字。方者如青、華、圖、畫、菖、暈、圓、曲、寫、睡、無、蕪、許、云、雨、黃、青、譜、語、雁、蟬、西、聲、垂、碧、暗、塘、問、星、南、舊、蘭、壽、、廬、摘、梅、櫻、樹、樓等字,圓者如秋、愁、絲、殘、多、移、淡、沙、水、不、小、尖、深、吹、依、化、絮、柳、初、幾、溪、忍、浮、秀等字。前舉簾、影二字,皆兼有方圓二美,即上圓下方、右圓左方者,此類字又如夢、痕、翦、熨、蘋、繭、虛、數(shù)、闋、春、燈、酒、羅、菱、歌、篷、橋、籬、煙、江、都、認(rèn)、徑、漁、瘦、袖、齊、纖、縷、翠、處、翻、斷、憔、懷、笛、笙、簫等。在篆書中,如日、月、心、曲等字,其彎曲圓環(huán)之形狀,甚為可愛,極具圖畫之形狀。審辨漢字音形之細(xì)微,除書法之外,唯有詞中如此,其他文體則未。饒宗頤《詞學(xué)理論綜考·序》:“詞之為物,合聲文、形文、情文三者而為一?!渌嵨?,無可與比擬者?!?/p>

      蘇子瞻謂王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亦何嘗非是,甚者,更通于畫也。余嘗言,詞與書畫最為相通,互為生發(fā),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書中鐘紹京之《靈飛經(jīng)》、王獻(xiàn)之至《洛神賦》、姜白石《跋王獻(xiàn)之姨母帖》則詞之形象化身也,顏魯公輩則非是。畫中則小寫意、工筆是,董玄宰所謂南畫者與詞相適宜,北畫則否。吳門諸子若沈石田輩,清秀淡遠(yuǎn),于詞為近。畫中往往在其邊角處似不經(jīng)意之筆墨更見詞意,此則淡遠(yuǎn)迷茫處也。

      我們必須知道,南宋諸公常常用詞作畫,而產(chǎn)生一種新的帶有畫意的旨趣,創(chuàng)立出一種新題材,詞境由此更為工美?;蛴袑J旅枥L一體,排遣字面,組織圖案,別見揣摩布置字詞音色之功夫,幾乎純?yōu)樽鳟?,此一種“詞畫”之新題材,知之者鮮。至若夢窗“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句,則儼然畫幅,而修辭之技巧能事極矣。玉田“星散白鷗三四點,數(shù)筆橫塘秋意”、鹿潭“剩數(shù)叢、敗葦荒蘆,合寫橫塘秋意”皆直取畫意者,余詞“近出蘆花,中添庵舍,遠(yuǎn)拖一痕山色”約略似之。此譚復(fù)堂所以有“南宋人詞,情語不如景語”之言,亦即人所謂南宋詞“情淺”之故,王觀堂《人間詞話》至謂“白石有格而無情”。又云:“無內(nèi)美而但有修能,則白石耳?!苯圆恢栽~作畫之別趣故也。蓋此種境界實較北宋更為含蓄,看似其“含情量”不多,實則富于比興,幽微深隱,含蘊寄托更多,不似北宋之較為熾烈顯露,而是摧剛為柔,化顯為隱,是真正意義上的“寄情山水”“意內(nèi)言外”。試思,山中著茅舍數(shù)椽,水上添扁舟一葉,當(dāng)有多少人生感慨在內(nèi),若不深思,沿波討源,只是泛泛看去,不過數(shù)間房子、一只小船而已,是真“情淺”矣,而其背后之炎涼際遇、淹蹇傺諸多不稱意等深沉感喟并未窺見也,世風(fēng)征利,人情浮躁,對此美文,走馬觀花,未詳其里,遽言爾爾,是唐突也。故南渡以降,詞家多有“戀景”傾向,特重“景趣”,借景隱情,而詞中景語益多矣。詞中描景,約有二類,一為園林式,珠簾玉榭,花木亭池,宜近??;一為山水式,煙水雨螺,江湖洪洞,宜遠(yuǎn)量。北宋諸公多取閨閣園林之詳近深幽,情感熾烈,而南渡諸家多取自然山水之微茫平遠(yuǎn),意思隱曲。

      又愛于詞前弁以小序,此猶畫中之題句、款識、鈐印也。

      厲樊榭《張今涪〈紅螺詞〉序》:“以詞譬之畫,畫家以南宗勝北宗。稼軒、后村諸人,詞之北宗也。清真、白石諸人,詞之南宗也?!?/p>

      金啟華、蕭鵬《周密及其詞研究·周密雅詞的美學(xué)藝術(shù)·詞境的書畫意味》:“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詞受到來自音樂、繪畫、法書、詩賦、駢文、古文諸多方面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音樂的意味、繪畫的意味、書法的意味……是很自然的事情。”又:“盛行的北宋畫壇的工筆翎毛花草,以純客觀的忠實而細(xì)膩的筆觸,精心刻畫物象,其創(chuàng)作形式推動了南宋詠物詞走向前所未有的繁榮。而稍后出現(xiàn)的寫意花草(如趙孟間、鄭思肖的蘭草)與寄托人格的詠物詞,其創(chuàng)作精神亦復(fù)相通?!庇郑骸埃ú荽埃┬泄P猶如小米潑墨山水,上部大筆渲染,意色酣暢,蛇走龍飛,而山腳和四邊卻漸漸虛淡,化為一片空白,給人煙霧縹緲、舒卷依稀,似可捉摸又不可捉摸的感覺。極盡動靜、大小、虛實、濃淡之變化?!?/p>

      【填詞圖】

      題圖之風(fēng),至清大昌,填詞家尤盛。蓋圖畫之與情景皆可任意為之,詞家自南宋以降多有“以詞作畫”之習(xí),此予之創(chuàng)論也,昧于此者往往于作者詞中苛求情意,大言比興寄托,以致穿鑿附會。此風(fēng)之行,益加詞畫之融合,遠(yuǎn)勝于詩畫關(guān)系之密切。詞人所題之圖,除一般山水、花鳥、人物題材外,多為與文事相關(guān)者,如讀書圖、山居圖、吟館圖、齋軒圖等,而尤以填詞圖為普遍,予嘗留心于此,發(fā)現(xiàn)至清代以來,填詞家人人皆有填詞圖,或多至數(shù)幅,而題詠者人數(shù)亦皆甚為可觀。茲略述之。

      填詞圖名最著者,當(dāng)推陳其年《迦陵填詞圖》,此圖有數(shù)本,釋大汕最初所繪,后世有多本臨摹者。其年尚有《紫云出浴圖》,陳鵠畫,輾轉(zhuǎn)歸張伯駒先生,張為現(xiàn)代收藏第一人,我國書畫珍品多在其手,自言:“余所藏書畫盡煙云散,唯此圖尚與身并,未忍以讓?!贝藞D現(xiàn)在旅順博物館。之二圖題詠甚伙,分別匯集成卷,康熙以下巨手名公多有品題,蔚為大觀。

      戈載有《戈順卿填詞圖》。顧千里作《戈順卿填詞圖序》。

      吳兆騫有《雞塞填詞圖》。陳方恪有《鎖陽臺·裴伯謙丈屬題所藏吳漢槎〈雞塞填詞圖〉卷子》詞。

      冒辟疆有《水繪園填詞圖》。

      許增有《煮夢庵填詞圖》,鄭珊繪并題志:“咸豐辛酉邁孫吾弟別于祁門,閱今三十七年,無意相逢,須眉無恙,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矣。不圖兵火余生,尚留我兩人重逢于六橋天竺間,謂非得天獨后耶。為邁孫補此圖,是償三十七年前宿諾也。丁酉四月客杭州。古皖鄭珊時年八十又八畫并記?!比绻诰?、夏承燾等多家題。

      林琴南作《徐又錚填詞圖》。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顧蒹塘拜石山房詞》:“(蒹塘)丈之姊羽素幼慧,多巧思,每出新意,繡人物花卉,得價恒倍。亦工詞,有綠梅影樓填詞圖,題者甚眾。”

      湯貽汾家藏《紅豆村莊填詞圖》便面,貞愍自題:“潦倒詞場六十秋,自拋紅豆種離愁。村扉一出人爭識,翠版紅牙拜白頭?!保ㄒ娦扃妗肚灏揞愨n》)

      王西神有《四嬋娟室填詞圖》。柳亞子《題莼農(nóng)〈四嬋娟室填詞圖〉》有“度曲居然玉茗風(fēng),壯夫何敢薄雕蟲”之句。

      顧太清《瑤華·代許滇生六兄題〈海棠庵填詞圖〉》:“衍波箋,斟酌宮商,付與雙鬟低度?!?/p>

      郁載瑛有《雪屋填詞圖》。朱華作。朱華字文江,清朝道士、畫家。武原道士張謙高之徒,居于乍浦苦竹山天后宮。詩畫皆佳,筆墨秀逸。

      倪寶健有《白門秋柳填詞圖》,金應(yīng)仁作并題:“又香四兄研友屬寫白門秋柳填詞圖,戲拈此闋以供一笑。庚子(1780年)仲夏六日雨窗。子山金應(yīng)仁”朱昂之題引首,黃增祿、董國華、湯雨生、蘭桂、戈載、陳希恕、程庭鷺、朱燾、楊敬傅、奚疑、何鐘秀、柳清鴻、宋志沂、張茂炯題跋。

      潘靈瑞有《聽風(fēng)聽水填詞圖》兩卷合裝,楊峴題引首:“聽風(fēng)聽水填詞圖。瘦羊三兄先生屬題。壬午(1882年)五月。庸齋楊峴?!币粸楣试鍪兆鞑㈩}識:“眼中無數(shù)好花枝,峻宇雕欄適四時。綠滿窗間饒別趣,聽風(fēng)聽水自填詞。甲子以后為瘦羊高士擬徐青藤意,即正,棱伽山民?!庇帧按朔我晕凼菅蛑?,奇哉!戊寅七月,民自記?!币粸榻鹦奶m作并題“壬午夏六月上為瘦羊先生寫,即請教正,金□?!比~廷管、金熙、金玉、吳重熙、吳恩熙、金守正、袁榴、黃杞孫、朱和羲、曹毓秀、高望曾、介繁、王彥起、張鴻卓、張鳴珂、朱延射、遵、顧文彬、亢樹滋等均有題詠。

      丘逢甲有《題蘭史香海填詞圖》詩。

      吳昌碩1890年庚寅《為譚復(fù)堂寫煙柳斜陽填詞圖》,黃賓虹題首,夏承燾等多家題跋。藏浙江省博物館。

      徐珂有《純飛館填詞圖》。徐蘊華《新雁過妝樓·題仲可叔〈純飛館填詞圖〉》。蔡元培1923年4 月23日作《純飛館填詞圖》。張元濟:“仲可仁棣同年移居康家橋,繪此圖以見示,朋輩題詩殆遍。仲可知余不能詩,然必欲余為之,謂不可無此文字因緣,圖留余處。未久而仲可遽作古人,重違其意,勉成數(shù)什,還付振飛世講藏之。仲可同年能文章,尤善倚聲。懷才不遇,橐筆滬埂。晚年卜居康家橋,與余結(jié)鄰。年未六十,遽爾下世。其子新六為余掌教南洋公學(xué)時所得士,卒業(yè)后留學(xué)于英法美。學(xué)成歸國后,初供職財部,旋改入浙江興業(yè)銀行。發(fā)揚光大,成績昭著。不幸于去秋乘飛機赴渝,中途遇敵殞命,可傷孰甚。頃忽檢得仲可手札一葉,屬題《純飛館填詞圖》。久久未報,悵歉無似。因補兩絕,聊贖食言之愆,并以志慟?!?/p>

      陳摩作為龐樹柏作《聽雨填詞圖》并志:“獨笑先生囑制斯圖,為紀(jì)念令弟檗子先生而作。池塘斷夢之悲,風(fēng)雨懷人之感,迸集毫端矣。癸未新秋,迦庵陳摩?!?/p>

      吳梅有《霜崖填詞圖》。吳湖帆作《高山流水·吳瞿安霜崖填詞圖次吳夢窗韻》。

      向迪琮有《玄宴室填詞圖》,黃西爽繪并題曰:“仲老詞宗囑寫,即祈教正,甲辰新秋,吳興黃西爽。”沈尹默題引首:“玄宴室填詞圖。仲堅先生屬書,尹默?!毕虻乡质龟惿倜防L《柳溪填詞圖》,陳少梅并題:“柳溪填詞圖。仲堅先生雅令。丁丑冬日,少梅陳彰。”

      陳少梅又為孫亦梅繪《寒香室填詞圖》,并題曰:“亦梅學(xué)詞于柳溪先生,思清筆健,每有奇句。柳溪先生顏其所居曰寒香室。庚辰冬亦梅三十初度,因作此圖為壽。少梅陳云彰。”

      譚篆卿有《聊園填詞圖》四幅,湯滌、姚華、溥儒、劉含章作。黃節(jié)、關(guān)庚麟、林志鈞、趙椿年、傅岳、陳洵等多人品題。

      江蔚云有《陽波閣填詞圖》,黃賓虹、溥心畬各畫一幅,沈禹鐘為作文《陽波閣填詞圖記》。

      王東培為仇采(字述庵)畫《鞠燕齋填詞圖》并題《卜算子》。

      張次溪《白石老人自傳》(據(jù)齊璜口述整理):“我畫山水,布局立意,總是反復(fù)構(gòu)思,不愿落入前人窠臼。五十歲后,懶于多費神思,曾在潤格中訂明,不再為人畫山水。在這二十年中,畫了不過寥寥幾幅,本年因你(張次溪)給我編印詩稿,代求名家題詞,我答允各作一圖為報,破例畫幾幅。如給吳北江(生)畫的《蓮池講學(xué)圖》,給楊云史(圻)畫的《江山萬里樓圖》,給李釋戡(宣倜)畫的《握蘭填詞圖》,這幾幅圖,我自信都是別出心裁經(jīng)意之作?!?/p>

      陳方恪有《齊天樂·題趙叔雍高梧軒填詞圖》詞。

      潘景鄭有《寄漚填詞圖》。

      喬大壯有《惜秋華·為沈太侔題晚聞室填詞圖》及《滿庭芳·題庵填詞第三圖》。

      王銘遠(yuǎn)有《煮雪填詞圖》,吳藕汀繪并題《壺中天·題外舅瘦匏老人煮雪填詞圖》,王弟王瑗仲署端并跋:“大哥近喜治詩余,五百里外,時以見示。吾鄉(xiāng)金風(fēng)亭長自謂,倚新聲玉田差近,不翅為吾哥詠。近屬女夫吳藕汀寫此圖,藕汀畫能拔俗,此尤有一卷冰雪意。哥郵來督署,喜而書之。昔見亭長書八分長屏,摹之略得神似,此竊取其意。然病中久不作書,舉止生硬,則去亭長遠(yuǎn)矣,乞教正?!?/p>

      馬祖熙有《踏莎行·敬題翁公松禪瓶廬填詞圖》詞。

      以上略舉,填詞圖尚多多也。

      【附論:詞中小序】

      詞前小序,始自白石,這一發(fā)展,于詩詞語言之外,又把文語吸收進(jìn)了詞的體系中,使得屬于詞體系的語言更為豐富,它可以用經(jīng)史類簡潔莊重的語言,也可以用正論類嚴(yán)謹(jǐn)?shù)溲诺恼Z言,也可以用散文類自由浪漫的語言,無所不宜,多樣化的文言之美在詞序中異彩紛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小序語言”。

      小序功用為述緣起、展蘊涵、助升發(fā),應(yīng)本著不與正文相犯的基本原則,當(dāng)以白描敘事為主,文筆需簡潔優(yōu)美,一不要用力渲染景物,略作勾勒,點到即可;二不要展開抒情議論,略略點題,即要住筆。因為上述二者是要在詞的正文中作為主題來著力抒寫的。假如詞之正文純?yōu)槭闱樽h論,則小序亦可寫成如明清小品一樣的記事描景的優(yōu)美短文,兩不相犯,兩相闡發(fā)。但這是少數(shù)現(xiàn)象,尤其是南宋詞中,沒有景語的詞更是鳳毛麟角。

      最簡潔完美的小序如蔣鹿潭《一萼紅》序:“舟過小村,幽景殊勝,因動莼鱸之感?!笔录⒕拔?、主意俱全。

      又如蔣鹿潭《滿庭芳》序:“秋水時至,海陵諸村落輒成湖蕩。小舟來去,竟日在蘆花中。余居此既久,亦忘岑寂。鄉(xiāng)人偶至,話及兵戈,詠‘我亦有家歸未得’之句,不覺悵然?!币严游⑸媲榫?。

      又如陳其年《金縷曲》序:“積雨乍晴,竹逸買舟,拉云臣暨余郭外春游,訪萬子紅友不遇,因過石亭探古梅,并坐古香庵小憩。”于敘事中含有無限詩意,并嵌入了“積雨、買舟、郭外春游、石亭、古梅、古香庵”等既樸實又典雅、寓藻彩于平實、富有詩意的詞匯,為詞的正文留出很大余地。這應(yīng)是小序的規(guī)范語言。

      又如厲樊榭《念奴嬌》序:“甲辰六月八日,予將北游,東扶、圣幾餞予湖上,泊舟柳影荷香中,日落而歸,殊覺黃塵席帽,難為懷抱矣。因用白石道人韻,歌以志別?!逼渲小傲昂上恪彼淖蛛m然很美,但非小序簡樸語言,而是詞的語言了,藻彩過濃,故可以刪去,移到詞的正文中。

      純紀(jì)事者如厲樊榭《采桑子》序:“晚秋同程松門泛舟紅橋登平山堂?!逼浜啙嵉某潭鹊搅艘粋€字去不掉的地步,小序之精練要當(dāng)如此。又如朱彝尊《高陽臺》序:“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fù)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余記以詞。”純?yōu)榧o(jì)實,不事議論,不著情彩。

      白石小序確乎優(yōu)美,然有三點不足:一是不夠簡約。應(yīng)該是字字精練,不留一個沒有用的廢字。像那些“詞以記之、倚聲和之”之類的蛇足尤不能存?!读凝S》文筆,最為合適。如果沒有必要寫小序,寧可無題,或精置數(shù)字概括之以為題,如白石云:賦茉莉、壽石湖居士、賦潭州紅梅、元夕不出、乙酉之秋苕溪記所見、湘中送胡德華,等等。二是過于裝飾。小序最好是素面朝天,一點都不要化妝,完全用白話來寫,直書緣起,因為正文才需要粉墨登場。實際上,小序越是白話,越富詩意,和正文對比就越是明顯,這也和“詞外求詞”的觀點相符。白石《杏花天影》序云:“丙午之冬,發(fā)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fēng)日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算是較少藻飾的了。他如“清風(fēng)徐來,綠云自動”“暮色漸起,戍角悲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玉雪照映,吹香薄人?!綑M春煙,新柳被水”“山空水寒,煙月交映”等句,與詞句何異?三是題文相犯。由于詞是抒情賦景的,那么小序就要讓路,只能是點到為止。序中已述,詞中再詠,浪費筆墨,最為忌諱,這一點前人早已指出,后人極力效仿白石,也難免此三病。

      舉幾個例子:范成大《吳郡志》:“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又如蘇軾《后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這樣的句子,徑言其事,較少文飾,卻富饒詩意,可供小序借鑒采拾。又如夏承燾《與錢名山函》:“今日與內(nèi)子自湖上歸,有幸捉筆,遂至三紙。窗前寒綠浮空,恨不與故人夷猶一葉,共誦白石詞句也。”書信中這樣漂亮的句子,當(dāng)然很好,但如果作為詞的小序,則嫌“窗前”二句有妝飾。如把“窗前”六字置于詞中,有誰會說它不是優(yōu)美的詞句?

      蘇子瞻《承天寺夜游》、張宗子《湖心亭看雪》素美淡雅之極,極富詞意,可以參考和比較:

      《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如果把這兩篇小文作為詞的小序,由于作者對主要景物進(jìn)行了過多過細(xì)的精美的描繪,而文中的抒情議論只是點到為止,沒有展開細(xì)寫,那么詞的正文就可以展開抒情議論了,如再寫景,就犯重復(fù)。

      再舉例如下,從中可見諸家各有得失,唯蔣鹿潭差近。

      吳夢窗《惜黃花慢》序:“次吳江小泊,夜飲僧窗惜別,邦人趙簿攜小妓侑尊,連歌數(shù)闋,皆清真詞。酒盡,已四鼓,賦此詞餞尹梅津?!?/p>

      吳夢窗《探芳信》序:“與李方庵聯(lián)舟入杭,時方庵至嘉興,索舊燕同載。是夕,雪大作,林麓洲渚皆瓊瑤。方庵馳小序求詞,且約訪蔡公甫。”

      張玉田《湘月》序:“余載書往來山陰道中,每以事奪,不能盡興。戊子冬晚,與徐平野、王中仙曳舟溪上,天空水寒,古意蕭颯。中仙有詞雅麗,平野作《晉雪圖》,亦清逸可觀,余述此調(diào),蓋白石念奴嬌鬲指聲也?!?/p>

      張玉田《桂枝香》序:“如心翁置酒桂下,花晚而香益清。座客不談俗事,惟論文,主人歡甚,予歌美成詞。”

      張玉田《月下笛》序:“孤游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p>

      張玉田《國香》序:“沈梅嬌,杭妓也,忽于京都見之。把酒相勞苦,猶能歌周清真《意難忘》《臺城路》二曲。因囑余記其事,詞成,以羅帕?xí)??!?/p>

      周草窗《三犯渡江云》序:“丁卯歲未除三日,乘興棹雪,訪李商隱、周隱于余不之濱。主人喜余至,擁裘曳杖,相從于山巔水涯、松云竹雪之間。酒酣,促膝笑語,盡出笈中畫、囊中詩以娛客。醉歸船窗,然夜鼓半矣。歸途再雪,萬山玉立相映發(fā),冰鏡晃耀,照人毛發(fā),灑灑清入肝鬲,凜然不自支,疑行清虛府中,奇絕境也。來故山,恍然隔歲,慨然懷思,何異神游夢適,因竊自念人世間不乏清景,往往汩汩塵事,不暇領(lǐng)會,抑亦造物者故為是靳靳乎?不然戴溪之雪,赤壁之月,非有至高難行之舉,何千載之下,寥寥無繼之者耶?因賦此解,以寄余懷。”

      周草窗《采綠吟》序:“甲子夏,霞翁會吟社諸友,逃暑于西湖之環(huán)碧。琴尊筆硯,短葛疏巾,放舟于荷深柳密間。舞影歌塵,遠(yuǎn)謝耳目,酒酣,采蓮葉探題賦詞,余得《塞垣春》,翁為翻譜數(shù)字,短簫按之,音極諧婉,因易今名云?!?/p>

      周草窗《曲游春》序:“禁煙湖上薄游,施中山賦詞甚佳,余因次其韻。蓋平時游舫至午后則盡入里湖,抵暮始出斷橋,小住而歸,非習(xí)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極擊節(jié)余‘閑卻半湖春色’之句,謂能道人之所未云。”

      周草窗《拜星月慢》序:“癸亥春,沿檄荊溪,朱墨日賓送,忽忽不知芳事落鵑聲草色間??ち砰g載酒相慰,薦長歌清,正而供愁??蛪翳蜩?,已飛度四橋煙水外矣。醉余短弄,歸日將大書之垂虹?!?/p>

      周草窗《齊天樂》序:“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涼于三匯之交,遠(yuǎn)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數(shù)百年故事,游興甚逸。余嘗賦詩三百言,以記清適,坐客和篇交屬,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復(fù)尋前盟于白荷涼月間,風(fēng)露浩然,毛發(fā)森爽,遂命蒼頭奴橫小笛于舵尾,作悠揚杳渺之聲,使人真有乘槎飛舉想也。舉白盡醉,繼以浩歌?!?/p>

      周草窗《乳燕飛》序:“辛未首夏,以書舫載客游蘇灣,徙倚危亭,極登覽之趣,所謂浮玉山、碧浪湖者,皆橫陳于前,特吾幾席中一物耳。遙望具區(qū),渺如煙云,洞庭縹緲諸峰,矗矗獻(xiàn)狀,蓋王右丞、李將軍著色畫也。松風(fēng)怒號,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歸,慨然懷古,高歌舉白,不知身世為何如也。溪山不老,臨賞無窮,后之視今,當(dāng)有契余言者。因大書山楹,以記來游。”

      陳其年《金縷曲》序:“舟泊楓橋,同吳廣璧小飲金葦昭齋中,歸過寒山寺,因憶昔年阮亭王先生入?yún)?,夜已曛黑,風(fēng)雨雜沓,阮亭攝衣著屐,列炬登岸,徑上寺門題詩二絕而去,一時以為狂。今別去六七年矣,悵然賦此,并懷阮亭?!?/p>

      陳其年《摸魚兒》序:“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白生璧雙亦在河下,喜甚,數(shù)使趣之。須臾,白生抱琵琶至,撥弦按拍,宛轉(zhuǎn)作陳隋數(shù)弄,頓而至致。余也悲從中來,并不自知其何以故也。別后寒燈孤館,雨聲蕭槭,漫賦此詞,時漏已下四鼓矣?!?/p>

      厲樊榭《一萼紅》序:“丁未始春,客吳興??ぶ魏笃裕袗凵脚_,南宋時建,蓋取東坡“尚愛此山看不足”之句。日與客登臨其巔,蒼弁清苕,奔赴襟舄,情味灑然,如遇白石、草窗諸名勝于五百載上。乃歌此曲,以寄予懷。”

      厲樊榭《湘月》序:“揚州勝處,惟紅橋為最。春秋佳日,苦為游氛所雜。俗以大舟載酒,穹篷而六柱,旁翼闌檻,如亭榭然。每數(shù)艘并集,或銜尾以進(jìn),則煙水之趣希矣。戊午十月十七日,風(fēng)日清美,煦然如春。廉風(fēng)、萸亭、賓谷、葑田,招予與授衣、于湘,喚舟出鎮(zhèn)淮門,歷諸家園館,小泊紅橋,延緣至法海寺,極蘆灣盡處而止。蕭寥無人,談飲間作,亦一時之樂也。懸燈歸棹,吟興各不能已,相約賦《念奴嬌》鬲指聲一闋,而屬予序之。”

      厲樊榭《憶舊游》序:“辛丑九月既望,風(fēng)日清霽,喚艇自西堰橋沿秦亭、法華灣洄以達(dá)于河渚。時蘆作花,遠(yuǎn)近縞目?;赝T峰,蒼然如出晴雪之上。庵以秋雪名,不虛也。乃假僧榻,偃仰終日。唯聞棹聲掠波往來,使人絕去世俗營競所在。向晚宿西溪田舍,以長短句記之?!?/p>

      蔣鹿潭《角招》序:“壬子正月,游慈惠寺。舟穿梅花林,曲折數(shù)里而至。石峰峭碧,沙水明潔,佛樓藏松影中,清涼悅?cè)恕J旰笈c郭堯卿復(fù)過其地,則夕烽不遠(yuǎn),寺門闃然閉,梅樹半摧為薪,存者亦憔悴如不欲花。堯卿謂白石正角招譜后,罕有和者,曷倚新聲,紀(jì)今日事。余即命筆硯,堯卿擊蘆而歌,蓋凄然不可卒聽也?!?/p>

      蔣鹿潭《凄涼犯》序:“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讀書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虛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憶江南野泊,雪壓篷背時光景,正復(fù)似之。”

      蔣鹿潭《琵琶仙》序:“五湖之志久矣,羈累江北,苦不得去。歲乙丑,偕婉君泛舟黃橋,望見煙水,益念鄉(xiāng)土。譜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婉君曾經(jīng)喪亂,歌聲甚哀?!?/p>

      蔣鹿潭《一萼紅》序:“清明前一日,偕周蓮伯散步城北。紅日已西,乃至虹橋。復(fù)買小舟過桃花庵、蓮性寺。煙水凄然,游人絕少,共溯洄者,漁船三兩而已?!?/p>

      蔣鹿潭《角招》序:“陳小翠揚妓也,居南水灘,門外多楊柳樹,春來一碧,如煙如潮。江西黃琴川為賦南灘春柳詩數(shù)十章。小翠每謂之曰:“‘青青若此,忍使有隨風(fēng)報秋之感耶。’”

      文廷式《齊天樂》序:“正月二十五日,游龍華,道中梅花盛開,然天寒春遲,孤艷迥絕。二月二十日再游,則桃花如海,夾岸楊柳新綠垂陰,菜花初黃,梅花亦未盡落。江南春色,使心怦怦。乃知時光感人,非寄之語言,不能自已也。”

      【附論:詞中景趣意象】

      南宋詞人突出的“戀景”情結(jié),大大增強了“景趣”和“畫意”。讀南宋詞,必須知道在領(lǐng)會辭采和情感的同時,把它當(dāng)作一幅畫來解讀和欣賞,否則就會有很多蘊涵被遺漏。他們的戀景,有幾個特別喜愛的物象:

      一是水。這可以說是詞家第一愛好,因為水的柔美、清雅、平遠(yuǎn)、悠長、微茫及其象外之趣,和詞實在是太相似了。詞家大量地寫水和相關(guān)的事物,成為詞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意象。如果不許寫水,詞就恐怕難以存在,所以有人說詞是南方的。北方詞景少,北人為詞亦無法離開水,集中必有扁舟、小舟、煙波、蘭槳、桂棹、柔櫓、篷窗、采菱、菱歌、江行等語,實則北人終年與舟楫無緣,加上詞人多為城居,野逸之趣、舟行之樂多為想象,我們只能美其名曰“臥游”。今時更甚,一則人們難得出城一次,日與樓房街道、空調(diào)汽車為伴;二則環(huán)境破壞嚴(yán)重,野水高荷、垂楊古道之自然景觀殆盡。就算到公園里劃船,也不可能“薄荷花而飲”了。

      二是輕柔朦朧的平遠(yuǎn)之山,如春山、秋山、遠(yuǎn)山、眉山、輕嵐、云煙、空翠、青黛、寒林等物象。

      三是與煙、影、痕有關(guān)的事物。如煙雨、煙柳、煙水、煙波、煙螺、梅影、柳影、花影、月影、夢痕、心痕、春痕、秋痕等物象,都是詞家所愛吟詠的。

      四是園林花鳥。如亭臺、小樓、倚欄、水榭、紗窗、小橋、回廊、庭院、鷓鴣、子規(guī)(杜鵑)、流鶯、雙燕、秋雁、秋鴻、寒蛩、促織等及各種花草,雖然北宋也多,但不如南宋更加集中和賦予它們更多更細(xì)的意思,慢慢地,很多詞語和物象逐漸具備了符號的作用,如一提到鴻雁必然聯(lián)想到書信,一提到斜陽必然聯(lián)想到身世之感或暗指政事,一提到美人必然聯(lián)想到修潔美好或?qū)櫽鲋{琢,等等。

      總的來說,略可分列如下:

      一、建筑

      園林,城郭樓臺,亭閣軒榭,窗、欄、階、籬,庭院、寺觀、板橋、茅屋等。

      二、花鳥

      梅、蘭、竹、菊、荷、桃、李、楊柳等。鶯、燕等。

      三、山水

      山類:云煙嵐氣,春山、秋山、叢林。登臨、山行、眺望。僧、友、童、仆、馬、驢等。

      水類:江河、溪流、澗瀑等。屬類如:舟、楫、槳、櫓、橋、略、菱、藕、魚、漁、菖蒲、藻荇等。

      四、形體

      四體五官類:眼、口、頸、肩、腰、手、足等。

      器物類:衣裙、首飾、菱鏡、熏爐、流蘇、屏山、秋千、妝、扇等。

      五、文藝

      文房類:箋、縑、素、紙、信、筆、毫、字、畫、硯、棋、壺觴、樽俎、茶酒等。

      音樂類:笛、簫、笙、琴、瑟等。歌舞。

      六、天文

      季節(jié)、節(jié)氣。星、月、曉、夜、風(fēng)、雨、霜、雪、煙、霧等。

      六、宛

      (一)宛曲,不直率

      即曲折婉轉(zhuǎn)。“誤歸來,竊香蝶魂,幾番錯認(rèn)梨花影”,此寇夢碧翁詠冰花之《瑣窗寒》也,九曲深紋,堪稱極致。去而復(fù)歸,一曲;歸而為誤歸,一曲;花之生動,無異真者,至疑有香,一曲;花之精美,至不敢徑采,而言竊,一曲;花香之美,于無蝶之冬日,竟能招蝶魂來,一曲;歸來已誤,而竟至幾番錯認(rèn),一錯再錯,猶不能自已,一曲;窗花晶瑩之風(fēng)韻若梨花,而貌則不盡相似,故遺貌取神,言梨花影,一曲??芍^無一筆不婉曲,無一意不嚴(yán)謹(jǐn),無一字不精美。

      司空圖《詩品·委曲第十七》:“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藹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時,聲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旋伏,鵬風(fēng)翱翔。道不自器,與時圓方?!?/p>

      沈祥龍《論詞隨筆》:“詞能幽澀,則無淺滑之病。能皺瘦,則免癡肥之誚。觀周美成、張子野兩家詞自見?!?/p>

      (二)含蓄蘊藉

      含蓄蘊藉,非獨詞然,特詞尤講求也。

      (三)寄托遙深

      自茗柯論詞倡寄托、溯風(fēng)雅、尊詞體,周介存繼起發(fā)揚之,而寄托之說大興。蓋亦填詞家不可不知之一重要手法也。

      (四)沉郁

      沉郁二字,本論詩之語,自丹徒陳亦峰取以論詞,逐漸為詞家所認(rèn)可,成為評詞之一重要目標(biāo)。

      【附論:說含蓄】

      含蓄之義,是包容、蘊藏于內(nèi)而不顯露于外。含蓄之法,在于非正面、不直接、不徹底的描寫。含蓄之旨,是不可說盡,留有余地,含情十分,下語三分。陳述叔論作詞有“留”字訣,言述意“貴留”,亦妙得也。蕙風(fēng)盛贊竹“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之含蓄,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也。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蓋篇幅狹小,倘一直說去,不留余地,雖極工巧之至,識者終笑其淺矣?!?/p>

      司空圖《詩品·含蓄第十一》:“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語不涉己,若不甚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p>

      沈祥龍《論詞隨筆》:“含蓄無窮,詞之要訣。含蓄者,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吳癯庵《詞學(xué)通論》:“詞固以含蓄為主,惟能含蓄,而不能深厚,亦是無益。”

      【附論:說寄托】

      寄托,與宛曲、含蓄不同,其義近于六義之“興”,清之陳啟源《毛詩稽古編》:“興者,興會所至,非即非離,言在此,意在彼,其詞微,其旨遠(yuǎn)?!标愂洗藬?shù)語,深得“寄興深微”之奧妙,蓋當(dāng)作者深情一往之際,隨取萬物,任便采擷,皆若無心,有關(guān)無關(guān),俱融為同一情采,必欲尋繹其相關(guān)處,則恐失穿鑿,而必欲明判其無關(guān),又勢難界劃,將連將斷,若即若離,彼邪此邪,“似花還似非花”,皆在心會,亦如張惠言所云“觸類條鬯,各有所歸”之意。沈祥龍《論詞隨筆》:“詞貴意藏于內(nèi),而迷離其言以出之,令讀者郁伊愴怏,于言外有所感觸?!庇衷疲骸霸娪匈x比興,詞則比興多于賦。或借景以引其情,興也?;蚪栉镆栽⑵湟?,比也。蓋心中幽約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爾后可感動人。”此吾國詩歌之絕妙處,亦外國文學(xué)所無。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文家原有托物以言情之法,所托之物,雖無一定,然所托之情,為何種情,則其間大有區(qū)別。”如史邦卿“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句,其中寄托隱情可作如是推想:蓋邦卿為韓胄中書省堂吏,則知韓也詳,“看足”其“昏暝”之事,而未能及早引去,卒與同敗,皆“歸晚”之故也,見其悔悟之情。又如碧山“漫想熏風(fēng),柳絲千萬縷”句,則以比附全盛無憂之時,無限懷思,皆在其中。又如玉田“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句,蓋飛花、啼鵑皆殘春之物,失時之象,用比遺民之飄零、亡國之哀鳴也。回想賈似道當(dāng)國時,西湖葛嶺、里湖一帶,皆其別墅所有,都城在籍妓女皆隸屬其家,終日歌舞,歡樂不休,今則俱成“一抹荒煙”矣,盛衰之感,盡在不言。又如稼軒“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句,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謂“斜陽以比國勢之衰微,煙柳則比朝政之昏暗,此正所以令人斷腸之處也”。茲更以白石《疏影》說明之,自來解詞者謂為傷徽欽二帝失國見擄之意,詞中所托之象如“昭君”“胡沙遠(yuǎn)”“佩環(huán)月夜歸來”“玉龍哀曲”等,令人聯(lián)想到與昭君同是去國為客,遠(yuǎn)羈北地,思戀故宮。一則令人聯(lián)想到徽宗趙佶詞《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奔捌浔粨镌诒彼鳌堆蹆好摹罚骸盎ǔ谴喝ト耸捤?,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边€有老杜《詠懷古跡》“一去紫臺連朔漠”之句,更以“但暗憶江南江北”足之。再則令人聯(lián)想到老杜“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蓋此時二帝已歿,只有魂歸故國,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矣。三則令人聯(lián)想到國勢沒落之感喟。其下片開首明言“深宮舊事”,而曰“猶記”,則今之國勢正如梅花為玉龍羌管所吹徹,飄零敗落,欲重溫重覓如花幽香繁盛之故國,只可回憶想象矣,亦如向畫中尋覓其痕跡也。范石湖熟知當(dāng)時事,宜其“把玩不已”也。其寄托如此,可悟托象之法,實在暗里關(guān)聯(lián)、借意、寄意、寓意,如今日互聯(lián)網(wǎng)上之鏈接法。其用也,發(fā)人多種之聯(lián)想,提供豐富之消息。

      此外,我所理解的寄托,還兼有一種西方“符號學(xué)”的意義,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易》之象,《詩》之興也?!睂⑽抑饕饧耐杏诰倪x擇的“象”的后面,或物象,或意象,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譬如見“斜陽”二字即可聯(lián)想到時局之沒落,見“棄婦”即可聯(lián)想到命運之不遇。寄托之用法,要在由此及彼,制造“象”外聯(lián)想,從而達(dá)到更宛曲、更含蓄、更發(fā)人思想之效果,但并非一葉知秋、一臠知味以少總多之義。

      自張皋文以來,論詞者莫不知言寄托者,而竟至以寄托通量詞作,此正如半塘、蕙風(fēng)輩以重拙大,白雨齋以沉郁為衡詞之統(tǒng)一尺度,失之偏頗。蓋寄托作為一種筆法,亦非處處適用,要依主意定,涉及隱情,不可明言者,則宜,如樂府補題之類。若常情,若即景,何必寄托?況以寄托衡詞,其弊也,一在于隱晦失意,一在于附會曲解,此吳夢窗、張茗柯所以見誚。知此,則不至見一花一葉如對天書,深不可測,苦思冥想,不敢遽詁。亦不至深紋羅織,牽強附會,五花八門,眾說紛紜。吳梅《詞學(xué)通論》:“武進(jìn)張氏,別具論古之懷,大汰言情之作,詞非寄托不入?!比粍t詞舍言情,吾不知其欲何為者?晏周秦柳,往往一意言情,甚至終生言情,張皋文對此有何話說?又如陳其年之懷古,縱筆寫去,豪邁霸悍,真可謂“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詩品·雄渾第一》),亦非僅吳癯庵所謂之雄麗也,而揆其初衷,不過借往古之事,泄自家憂憤,用意顯明,有何寄托?

      《說文解字》:“詞,意內(nèi)而言外也,從司言?!倍斡癫迷唬骸坝惺且庥趦?nèi),因有是言于外,謂之詞?!~與辛部之辭,其義迥別。……此謂摹繪物狀及發(fā)聲助語之文字也。……司者,主也。意主于內(nèi)而言發(fā)于外,故從司言?!?/p>

      陳匪石《聲執(zhí)·比興說》:“則張、周二氏之言,又即毛詩學(xué)者之所謂‘興’也。夫論詞者,不曰‘煙水迷離之致’,即曰‘低回要眇之情’。心之入也務(wù)深,語之出也務(wù)淺。驟視之如在耳目之前,靜思之遇于物象之外。每讀一遍,或代設(shè)一想,輒覺其妙意環(huán)生,變化莫測,探索無盡。莊曰:‘義可相附,義即不深。喻可專指,喻即不廣。’實有未易以言形容者?!约耐?,慮猶涉跡象也?!黄堄蓮垺⒅苤?,參以治毛詩學(xué)者之說,于比興之義,體會有得,則思過半矣?!?/p>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以無厚入有間,意感偶生,假類畢達(dá)。雖鋪敘平淡,摹繢淺近,而萬感橫集,五中無主。讀其篇者,臨淵羨魚,意為鯉。中宵驚電,罔識東西。赤子隨母笑啼,鄉(xiāng)人緣劇喜怒?!?/p>

      吳癯庵《詞學(xué)通論》:“(周濟詞)雖各有寓意,而詞涉隱晦,如索枯謎,亦是一蔽。余謂詞本于詩,當(dāng)知比興,固已,究之尊前花外,豈無即景之篇?必欲深求,殆將穿鑿。皋文與止庵,雖所造之詣不同,而大要在有寄托、尚蘊藉,然而不能無蔽。故二家之說,可信而不可泥也”又云:“蓋詞中感喟,只可用比興體,即比興中亦須含蓄不露,斯為沉郁。若慷慨發(fā)越,終病淺顯。如《揚州慢》‘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已包涵無數(shù)傷亂語。又如《點絳唇·丁未過吳淞作》,通首只寫眼前景物,至結(jié)處云‘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其感時傷事,只用今何許三字提唱,無窮哀感,都在虛處。”

      【附論:說沉郁】

      所謂沉郁,有二義焉。一是“沉”,即含蘊深沉、深厚,遙遠(yuǎn)、遙深,不淺近。一是“郁”,即情感濃郁,積結(jié),厚重,濃度高,密度大,不輕薄(按郁字又有憂愁、愁悶之義)。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作詞之法,首貴沉郁。沉則不浮,郁則不薄?!庇衷疲骸八^沉郁者,意在筆先,神余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fā)之,而發(fā)之又必若隱若現(xiàn),欲露不露,反復(fù)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非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庇^陳氏之言,不外寄托、比興、含蓄三法。余謂陳氏以“沉郁”二字論詞,不若“深婉”二字精確,蓋郁則易傷于怨怒。

      詞中感情要深沉,唯有深情,才能深厚。而眼中之一花一草,俱非虛設(shè),皆我親朋,與同哀樂,情景渾融,物我化一。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又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以沉郁論,是為合作。詞比于詩,長于抒情,而此情必不能淺薄,又不能直露,更須文采修飾。今世欲求才情高深、文質(zhì)并美者,殆乎寥若晨星,有人略具辭采,有文無質(zhì),便自詡作手,猶不及七寶樓臺,內(nèi)有實質(zhì),殊可哂也。

      吳癯庵《詞學(xué)通論》:“詞有律有文,律不細(xì)非詞,文不工亦非詞。有律有文矣,而不從沉郁頓挫上著力,或以一二聰明語見長,如《憶云詞》類,尤非絕塵之技也。鹿潭律度之細(xì),既無與倫,文筆之佳,更為出類,而又雍容大雅,無搔首弄姿之態(tài),有清一代,以水云為冠,亦無愧色焉?!?/p>

      七、曼

      (一)柔美

      柔美二字,為詞最重要之美質(zhì)。詞性溫軟、柔弱、幽美。永叔“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淮?!耙乖乱缓熡膲簦猴L(fēng)十里柔情”,仿佛似之。故剛硬、堅利之意象,不宜入詞。白石用詞時有生硬處,未臻完美。淡煙流水,飛絮落花,湘簾細(xì)雨,是所宜也。詞中又宜不時酌用口語,此詞體近曲之一面,以見其柔婉之氣質(zhì),口語之用,雄秀二體皆宜,此實為作詞之一秘訣也。如漱玉《聲聲慢》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更見柔婉,又如其年《摸魚子》云“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燈前一對兒女。……兩家后主。為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尤見厚重。此種柔質(zhì),詩中殆無。

      譚復(fù)堂每拈“柔厚”二字論詞,如評小晏《臨江仙》云:“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所謂柔厚在此?!庇衷疲骸澳纤稳嗽~,情語不如景語,而融法使才,高者亦有合于柔厚之旨?!薄叭岷瘛倍郑c予言“深婉”二字合。

      詞之核心,在于“聲情”,詩言志,詞言情,而此情實為美聲之柔情也。初,士夫之愛上里巷曲子詞,正在于此,而彼時之情,幾乎純?yōu)閮尚詰偾椋w此為士夫于仕宦場合與道德文章中所不可得,又人類之常情不可絕避者。故美女與戀情,詞之初服也。雖詞之原始,題材廣泛,而真正傳唱于街坊之時,則美女、戀情也。后有發(fā)展,不外雅趣。若豪情壯志,只可求諸詩與變體詞。

      (二)悠長

      音節(jié)上不迫,情意上不盡,聲情有余韻。

      王國維《人間詞話》:“詩之境闊,詞之言長?!?/p>

      【附論:纖弱字辨】

      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四七》:“……又如‘賺’字、‘偷’字之類,亦宜慎用,并易涉纖?!畠骸钟入y用之至,如船兒、葉兒、風(fēng)兒、月兒云云。此字天然近俚,用之得,如閨人口吻,即亦何傷風(fēng)格。”周介存亦謂:“梅溪詞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崩铙椅獭陡Q詞管見》云:“詞不宜用‘也’字?!庇嘀^此類字正可以見幽柔纖細(xì)之情趣,纖弱、尖巧、軟媚等語,不知何時,于詞乃成為貶語,果然,《石頭記》之顰兒當(dāng)為萬人譏諷矣。陳子龍云“其為體也纖弱”,即徑以“纖弱”二字論詞。詞乃一美人,安得欲其健壯剛硬乎?孰謂頤和園便勝過拙政園乎?孰謂太華山便勝過美人峰乎?試觀梅溪用偷字云:“巧剪蘭心,偷黏草甲”“諱道相思,偷理綃裙,自驚腰衩”“阻幽會,應(yīng)念偷剪酴,柔條暗縈系”“芳意欺月矜春,渾欲便偷許”“冷截龍腰,偷拿鸞甲”“輕衫未攪,猶將淚點偷藏”“向黃昏,竹外寒深,醉里為誰偷倚”“犀紋隱隱鶯黃嫩,籬落翠深偷見”“杏墻應(yīng)望斷,春翠偷聚”等,豈害其佳。梅溪尚喜用“剪”字,亦佳。《人間詞話》:“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fēng)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庇^堂論詞多不解語,此數(shù)句卻令人解頤。又王運《湘綺樓詞選序》云:“余間為女婦言,亦知有小詞否。靡靡之音,自能開發(fā)心思,為學(xué)者所不廢也。周官禮教,不屏野樂縵舞。人心既正,要必有閑情逸致、游思別趣。如徒端坐正襟,茅塞其心,以為誠正,此迂儒枯禪之所為,豈知道哉!”允其深切。

      此類字除兒、賺、偷、也外,尚有子、了、個、他、你、阿、娘、著等。例如:

      秦少游《雨中花》:“好是蟠桃熟后,阿環(huán)偷報消息?!?/p>

      高竹屋《御街行·詠轎》:“裙兒掛在簾兒底,更不把、窗兒閉?!?/p>

      史梅溪《惜奴嬌》:“謾聽,誰敢把、紅兒比并?!?/p>

      朱彝尊《洞仙歌》云:“翻喚養(yǎng)娘眠,底事誰知?!庇帧赌咎m花慢》:“料是金釵溜也,不知兜上鞋兒?!庇帧缎邢阕印罚骸霸孪那锬铮瑺T下冬娘。更多情、花下花娘。白蘋弄水,載取兜娘。過泰娘橋、真娘墓、訪佳娘。桿撥曹娘,羯鼓娘。喝瀟瀟、暮雨吳娘。春情不定,一似蟲娘。愛膽娘邊、酥娘畔、有心娘。”

      趙長卿《夜行船》:“繡草冠兒小。衫子揉藍(lán)初著了。”

      阮郎中失調(diào)名:“腰兒纖細(xì),系的粉裙兒不起。暗蹙損、眉兒嬌翠。夜深著兩小鞋兒,靠那個、屏風(fēng)立地?!?/p>

      寫到上面阮郎中這樣的地步,已接近極端,若再繼續(xù)放縱,便近乎曲。這幾個字在使用的時候確實要當(dāng)心,用得不好,很容易接近曲子一樣的語言。

      詞之初即多寫美女與愛情,相因成習(xí),君子芬芳悱惻之情懷,不宜于詩之莊重者,詩中不肖之字詞,多注于詞,即所謂“詞屬艷科”是也,故詞中每多狎私語,是亦無可厚非者,只不落于淫哇可也。沈雄《古今詞話》:“詞以艷冶為正則,寧作大雅罪人,弗帶經(jīng)生氣?!~之視曲,其道甚遠(yuǎn),詞之去曲,其界甚微,又不能不為詞家守壁耳?!崩詈笾鳌镀兴_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一闋殆為極致。又如周美成云“私語口脂香……夜?jié)u深,籠燈就月,仔細(xì)端詳”“小唇秀靨今在否”“弄粉調(diào)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向尊前、頻頻顧眄”“可惜半殘青紫,猶印小唇丹”等句,史梅溪《換巢鸞鳳》云“花外語香,時透郎懷抱。暗握荑苗,乍嘗櫻顆,猶恨侵階芳草?!保ù嗽~歇拍云“溫柔鄉(xiāng),醉芙蓉、一帳春曉”則稍過矣。)又《步月》:“泥私語、香櫻乍破,怕夜寒、羅襪先知。”(此詞歇拍云“歸來也,相偎未肯入重幃”則過矣。)少游言情圣手,每愛為此:“才話暫分?jǐn)y,早抱人嬌咽,雙淚紅垂”“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亂花叢里曾攜手”“仗何人、細(xì)與叮嚀問呵,我如今怎向”“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棗花金釧約柔荑”“常記那回,小曲欄桿西畔,鬢云松、羅襪。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柳腰如醉暖相挨”“腳上鞋兒四寸羅,唇邊朱粉一櫻多,見人無語但回波”“簾兒下、時把鞋兒踢,語低低,笑咭咭?!饲皬姴挥嗾醋R,把不定、臉兒赤”“髻子偎人嬌不整,眼兒失睡微重,尋思模樣早心忪”“哭得渾無氣力”等句,皆不為過,唯“云雨未諧,早被東風(fēng)吹散”“今生有分共伊么”“但恐生時注著,合有分于飛”“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自覺愁腸攪亂,座中狂客”之類則實過矣。欲求婉轉(zhuǎn)含蓄如竹“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者,罕矣,余詞句如《踏莎行》:“此時只剩一簾星,春宵深到花都睡。”稍稍近之。

      李笠翁《窺詞管見》第三則:“有同一字義,而可詞可曲者,有只宜在曲,斷斷不可混用于詞者。試舉一二言之:如閨人口中之自呼為妾,呼婿為郎,此可詞可曲之稱也。若稍異其文而自呼為奴家,呼婿為夫君,則只宜在曲,斷斷不可混用于詞矣。如稱彼此二處為這廂、那廂,此可詞可曲之文也。若略換一字為這里、那里,亦只宜在曲,斷斷不可混用于詞矣。大率如爾我之稱者,奴字、你字,不宜多用。呼物之名者,貓兒、狗兒諸兒字,不宜多用。用作尾句者,罷了、來了諸了字,不宜多用。諸如此類,實難枚舉,僅可舉一概百。近見名人詞刻中,犯此等微疵者不少,皆以未經(jīng)提破耳。一字一句之微,即是詞曲分歧之界。”第十八則:“句用也字歇腳,在葉韻處則可,若泛作助語詞用在不葉韻之上數(shù)句,亦非所宜。蓋曲中原有數(shù)調(diào),一定用也字歇腳之體,既有此體,即宜避之,不避則犯其調(diào)矣?!~與曲接壤,不得不嚴(yán)其畛域?!?/p>

      吳癯庵《詞學(xué)通論》:“(項蓮生)集中如《河傳》云‘梧桐葉兒風(fēng)打窗’、《南浦》詠柳云‘且去西泠橋畔等’、《卜算子》云‘也似相思也似愁’、《減蘭》云‘只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墻’、《百字令》云‘歸期自問,也應(yīng)芍藥開矣’。諸如此類,皆徒作聰明語,與南北曲幾不能辨?!?/p>

      【附論:詞句四式】

      詞之句式,往往為詩家所不取,甚至譏為軟媚、輕巧,而正詞之本色也。茲列舉四式于下。

      一、竹節(jié)式

      一個意思用幾句話來表達(dá)。使得句子氣韻連貫,如水流不斷,一氣灌注。

      唯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石湖《霜天曉角》)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稼軒《摸魚兒》)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少游《江城子》)

      二、穿珠式

      以一二相同之詞匯(或意)分布在上下句中,亦可在本句、隔句之中,以連接句義。詞匯可為一字至多字。此式如用排比句式則更見整齊。

      亦可于多句乃至一篇中互為連環(huán),典型為朱淑真《生查子》,上闋寫“去年元夜時”,下闋寫“今年元夜時”。

      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石湖《南柯子》)

      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哪肯更西流。(石湖《南柯子》)已有一江字串聯(lián)二句,又著一流字勾連,再以東西二字對出,更見變化,然不外一個穿珠法則。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玉田《清平樂》)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少游《行香子》)——此等句,必先于上下句中找出一平仄相同處,擬一詞,即為珠。

      問無份相思,何由相憶。(周燕婷《垂楊》)

      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xì)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wěn)。

      擔(dān)子挑春雖小,紅紅白白都好。賣過巷東家、巷西家。簾外一聲聲叫,簾內(nèi)丫環(huán)入報。問道買梨花、買桃花。(竹山《昭君怨》)

      月在碧虛中住,人向亂荷中去。云被歌聲搖動,酒被詩情掇送。(張功甫)此式所穿之珠有詞有意,又用排比句式足成之。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無名氏)

      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東坡水龍吟)——相同字詞,可以稍加變化。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朱淑真《生查子》)

      相見時難別亦難(義山《無題》)

      一曲新詞酒一杯(同叔《浣溪沙》)

      淚眼問花花不語(永叔《鵲踏枝》)

      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唯有少年心。(《小重山》)——借重字轉(zhuǎn)意。

      怕見飛花,怕聽啼鵑。(玉田《高陽臺》)

      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

      惜春春寂寞,尋花花冷落。

      媚蕩楊花無著處,才伴春來,忙底隨春去。

      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

      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

      明日幾重山,后朝幾重水。

      聽雁聽雨聽風(fēng),漫更是、笛聲同聽。(《秋扇詞》)

      這一聲聲,一曲曲,怎堪聽。(《秋扇詞》)

      是此生情,是前生愿,后生盟。(《秋扇詞》)

      還我前生今世后身緣(《秋扇詞》)

      為問春負(fù)我,我負(fù)春,唯有飛英知得。(《秋扇詞》)

      不在月明樓,不在花香路。不在天涯不在家,只在心頭駐。(《秋扇詞》)——通首穿珠。

      三、解索式

      前一句總說,后數(shù)句將前一句之意分別細(xì)說。此式中亦有穿珠,或穿一詞,或穿一意。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佳人,墻里佳人笑?!獤|坡《蝶戀花》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獤|坡《水龍吟》(由此看來,解索中亦含有穿珠,所穿之珠亦不必盡在句中某處。)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稼軒

      對花臨景,為景牽情,因花感舊。

      四、排比式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樹?!砸鈱εe,排比之式。

      【附論:詞人之性格】

      情意之柔美,殆出于天性。真正之詞人,其心地至為善良,其追求至為完美,其感情至為深敏,其性格至為柔弱。見春花秋月,一往情深,當(dāng)悲歡離合,皆欲不勝。生為情役,身為性奴,不能自主,不為世容,幾不能生存于世,難以自理,亦難于自立。是以詞與詞人并有“女性化”之特點,生而傷心,敏感多情、瞻前顧后,憂讒畏譏,故詞家常用之字如淚、怕、誰、問、念、想、算、仗、倩、便、縱、堪、怎、為等,皆不可自主之狀。乃世之無知輩恒以非丈夫氣見誚,實盲瞽之論,何足語焉。吾二十余年來深愛蒿庵之語曰:“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子晉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誠為知言?!保ā遁镡衷~話·七》)以“傷心”二字論定一人之生平性質(zhì),吾未之見也。梁任公《飲冰室評詞》論徽宗皇帝《燕山亭》詞:“昔人言宋徽宗為李后主后身,此詞感均頑艷,亦不減簾外雨潺潺諸作。”天實殺才,即蕙風(fēng)所謂“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也。是知詞人之性格乃天生者,出一詞人甚難于詩人也??軌舯滔壬霸裕骸氨比舜趾?,不適于倚聲?!辈豢刹恢^知言也。王運《湘雨樓詞序》:“湘人質(zhì)實,宜不能詞,故先輩遂無詞家。”程頌萬《美人長壽庵詞》自序:“吾鄉(xiāng)先士少言詞學(xué)。”

      今者世風(fēng)不古,習(xí)俗語言百載更易,人性趣好與時變化,群趨浮躁,乃尚直率,以至深美閎約之體,柔美感傷之風(fēng),不入于時,不愛于世。寇夢碧翁詞云“蛾眉卻恨無人妒”,其孤臣孽子之心,深情厚誼之痛,可得感知。顧我輩生丁斯時,下筆之際,仍齊以古人比興深微之法,含蓄蘊藉之則,恐更難見容于當(dāng)代。觀諸人為詞,號曰隨時,至有一味淡白如話者,甚或油腔滑調(diào),以為具備時尚幽默之能事,予必不取焉。意者,可于命意措語之時,在使用口語、表意明白諸方面略略放寬尺度,稍稍近于曲可也(參看拙文《論詩詞語言的淡白》)。

      葉嘉瑩《論詞的弱德之美》:“因此要想寫出真正屬于詞之特美的作品,那么我們首先所要求的,就應(yīng)是寫詞的人要具有一種具含纖柔善感之特質(zhì)的詞人的心性?!?/p>

      繆鉞《詩詞散論》:“若夫詞人,率皆靈心善感,酒邊花下,一往情深,其感觸于中者,往往凄迷悵惘,哀樂交融,于是借此要眇宜修之體,發(fā)其幽約難言之思。”

      劉斯奮《北宋詞的集大成者》:“他(周邦彥)的心靈太脆弱,容量也太有限,它裝不下那些粗硬的、尖利的、爆炸力太強的東西?!馨顝┎皇歉遗c潮流抗?fàn)幍慕?也不是遺世獨立的高士。他只是一個與世沉浮的俗人,蕓蕓眾生中的一名歌者。他擺脫不了周遭社會風(fēng)氣的包圍,或者,根本沒有想過要擺脫它。……這種個性就是前文提到的那種傷感和頹唐的氣質(zhì)?!栋櫵幵~筌》的作者賀裳把它比喻為‘柳欹花’,可以說是頗為貼切。周邦彥的詞給人的印象,確實像一束開到了盡頭的鮮花,一樹倦于飄拂的垂柳。它們的美,是一種頹廢的美。在其中,固然沒有憤怒,沒有吶喊,沒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沒有希望和恐懼。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鼻鼾和懷舊的傷感。他絮絮叨叨地告訴你,他如何受到命運的擺弄,目的僅僅在于得到你的一聲同情的嘆息,而決不會再多。”

      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與無情世事,日背道而馳,其蔽也,不能諧俗,與物忤,自知受病之源,不能改也?!?/p>

      王觀堂《人間詞話》:“詞人之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游詞也?!?/p>

      《秋扇詞話·四十九》:“‘憐花瘦,移入繡幃中。掩卻翠紗屏十二,朝來依舊有殘紅。不敢怨東風(fēng)?!藳r蕙風(fēng)《憶江南》小詞也,有此溫柔善良之心,何愁落筆樸厚?!?/p>

      朱庸齋《分春館詞話》:“作者出筆,務(wù)求聲容意態(tài),一一如閨閣女子,諉之為學(xué)五代北宋初期。其實作者已是須發(fā)皤然之老翁,飽經(jīng)喪亂,盡管其詩文亦有頗可觀者,然一遁而為詞,便變成十七八之女郎,寧不可笑?”

      八、渺

      空蒙微茫,依稀朦朧

      此詞中獨擅之境也。覺翁“隔江人在雨聲中”之句可以喻之。史梅溪“認(rèn)隔岸微茫云屋”之句仿佛似之。詞之思想感情,是一種“纖美幽微”(葉嘉瑩語)的東西,它不追求那種豪邁激烈的高大的情緒,也不以那種清晰真切的淺近的形象為尚。王觀堂所謂“隔”者,杳渺依微,迷離縹緲,霧里看花,“美人如花隔云端”,正詞之佳處。與這種情緒相表里的景語,也就自然地選擇了朦朧隱約為歸宿,我們且稱之為“煙水式”,就是詞家愛選取遠(yuǎn)山遠(yuǎn)水的清遠(yuǎn)空蒙迷離之態(tài),尤其是其在煙嵐雨雪中的朦朧景觀。這種審美取向正像“清涼”一樣,成為了詞的重要特點??娿X《詞中的〈哀江南賦〉》論元好問詞:“豪健疏快是其所長,而深美蘊藉有所不足,缺乏詞中最可貴的‘煙水迷離之致’(納蘭性德論詞語)?!保{蘭此語予未嘗寓目,此文脫稿后年余始見,竊喜自命“煙水式”之不孤也。)又如厲樊榭《湘月》序“則煙水之趣希矣”,蔣鹿潭《琵琶仙》序“望見煙水,益念鄉(xiāng)土”等甚多。周草窗《乳燕飛》序:“遙望具區(qū),渺如煙云,洞庭縹緲諸峰,矗矗獻(xiàn)狀,蓋王右丞、李將軍著色畫也?!贝祟惒粍倜杜e也。

      詩中亦有漁洋諸人深愛并刻意為清遠(yuǎn)空蒙之境,遠(yuǎn)繼王摩詰諸子,故朱彊村《望江南·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后·王貽上》云:“銷魂極,絕代阮亭詩。見說綠楊城郭畔,游人齊唱冶春詞。把筆盡凄迷?!蓖鯘O洋在詩詞中正是深愛并刻意選取和制造這種“凄迷”之境的,其《蠶尾集自序》:“過東平,會大雪連日,夜遙望湖中,天水相際,有數(shù)螺隱現(xiàn)于煙靄滅沒之間者,土人指似曰:此蠶尾山也……南行數(shù)千里,猶時時夢見之?!辈⒁浴靶Q尾”名集,由此可見漁陽酷愛“煙水式”情景之一斑(參看拙文《管窺神韻·三·取徑清遠(yuǎn)》)。

      吳錫麒《詹石琴詞序》:“幽深窈渺之思,潔靜精微之旨,遠(yuǎn)緒相引,虛籟自生?!?/p>

      金啟華、蕭鵬《周密及其詞研究·周密雅詞的美學(xué)藝術(shù)·詞境的書畫意味》:“所謂‘蘋洲魚笛’的典型風(fēng)范,就是以這類空靈的景境為主體而構(gòu)成的?!@些水墨圖景往往被描寫的遼闊空蒙,深遠(yuǎn)杳渺。透視的空間感體現(xiàn)在‘遠(yuǎn)’字上,杳無盡頭、暝蒙不清的遠(yuǎn)景,比清晰的、一目了然的近景,實在要包含有更為豐富的、更有暗示性的、更能令人想象回味的內(nèi)容。蘇軾《東坡志林》卷二以畫評詩云:‘孤山思聰聞復(fù)師作詩清遠(yuǎn)如畫,工而雅逸可愛?!奂丛凇暹h(yuǎn)’處。晚唐五代和北宋初期的詞人,傾向于寫近景,在居室、樓臺、庭院、花下尋找意境,物象密集,構(gòu)成炫人眼目的實境,而不是空境。南渡詞人與姜夔一派詞人一變北宋舊習(xí),轉(zhuǎn)寫空遠(yuǎn)?!@個空是空闊的空,做形容詞。很少如杜詩‘隔葉黃鸝空好音’那樣用來做副詞虛字。詞人借這些近處無物、遠(yuǎn)處依稀的意境空間,傳達(dá)某種不言之意,從而收到空中蕩漾、綿渺無際的欣賞效果。同時,中國畫中的虛實空白的表現(xiàn)手法,書法藝術(shù)中的飛白技巧,被融化到詞的章法和意境中,出現(xiàn)所謂‘意境空白’。……這樣虛處傳神的空靈景境,最能體現(xiàn)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法則?!~意閃爍,而無從達(dá)詁,詞境朦朧,而難以言傳,構(gòu)成雙重含蓄和模糊?!?/p>

      莫立民《晚清詞研究》“:周濟在營造柔婉韶秀的詞風(fēng)方面有著自己的不少特色,首先,在詞境上,所取之景多為沖淡朦朧、迷離之景?!?/p>

      繆鉞《詩詞散論》:“四曰其境隱。周濟謂吳文英詞如‘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yuǎn)’言其境界之隱約凄迷也。實則不但吳文英詞如是,凡佳詞無不如是。若論‘寄興深微’,在中國文學(xué)體制中,殆以詞為極則?!舴蛟~人,率皆靈心善感,酒邊花下,一往情深,其感觸于中者,往往凄迷悵惘,哀樂交融,于是借此要眇宜修之體,發(fā)其幽約難言之思?!试~境如霧中之山,月下之花,其妙處正在迷離隱約,必求明顯,反傷淺露,非詞體之所宜也?!?/p>

      戊子端午后一日,時寓長安金光門之孤飛云館

      猜你喜歡
      填詞
      從毛澤東同志填詞認(rèn)知“求正容變”
      中華詩詞(2020年12期)2020-07-22 06:33:58
      填詞莫忘“詞中對”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2
      Section B
      Section B
      看圖填詞
      Step 4
      Let it goChris
      Step 2 (for Section B)
      Step Ⅳ
      Step4
      宣威市| 宽甸| 麻江县| 宁波市| 钟山县| 阿巴嘎旗| 漳平市| 沅江市| 蕲春县| 镇宁| 桑日县| 休宁县| 临泽县| 甘孜| 吉安市| 无极县| 个旧市| 信阳市| 颍上县| 宜川县| 崇礼县| 射洪县| 太仓市| 慈利县| 屏东县| 盐池县| 武平县| 四子王旗| 长阳| 朝阳市| 广州市| 台中市| 寻乌县| 凤庆县| 错那县| 万载县| 牡丹江市| 浪卡子县| 芷江| 乌兰察布市|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