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摘 要:主題班會是班主任開展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初中生處于人格塑造和青春期開始,身心發(fā)育不完善,應對挫折能力較弱。本文通過對主題班會的精心設計,旨在使初中生體驗挫折并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提高其挫折應對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挫折;主題班會;方案設計
一、主題班會目標
(1)讓學生體驗挫折。
(2)讓學生敢于面對挫折并學會戰(zhàn)勝挫折。
(3)讓學生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
二、主題班會前準備
每組1張大白紙,1支記號筆,1塊布,1個代替食物的小東西(可以是1個紙折的小東西,也可以是小布條之類的東西)。
三、主題班會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雞變鳳凰
首先進行分組游戲。游戲規(guī)則如下:
(1)讓所有人都蹲下,扮演雞蛋。
(2)相互找同伴猜拳,或者其他一切可以決出勝負的游戲,由成員自己決定。獲勝者進化為小雞,可以站起來一些(弓著腰)。
(3)然后小雞和小雞猜拳,獲勝者進化為鳳凰,輸者退化為雞蛋。雞蛋和雞蛋猜拳,獲勝者才能再進化為小雞。
(4)繼續(xù)游戲,看看誰最后一個變成鳳凰。
結束游戲后組織學生討論:
(1)有些人進化成為了鳳凰,你有什么感受?
(2)有些人本以為進化成功了,但還是被打回雞蛋,你有什么感受?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挫折。
(二)主題活動一—尋找食物
每組一塊桌布。由老師將各組的桌布平鋪在空地上,下面壓著一塊小東西代表食物。每組自選一名隊員出來當“媽媽”。每組其余組員都站到桌布上去,由“媽媽”在其他人雙腳不著地的情況下把桌布翻過來,去尋找桌布下面的食物給孩子們吃。如果有人雙腳著地就得重新開始,先完成的為勝利者。在規(guī)定的時問里沒有完成的一組意味著自己沒能找到食物,必須忍受挨餓的痛苦,體驗挫折帶來的痛苦。
游戲結束讓學生討論交流以下問題:
(1)在活動中你們遇到的困難是什么?你們的感受是什么?
(2)后來你們是怎么做的?做完之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提供挫折情境,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三)主題升華——頭腦風暴
教師:“同學們,前面的游戲使我們體驗到了挫折,讓我們敢于直面挫折,戰(zhàn)勝挫折。老師相信,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我們是怎樣做的呢?”
(1)請同學們分享他們平時是怎樣戰(zhàn)勝挫折的,分小組分享,組長在大白紙上做記錄。
(2)全班一起分享,每組派一個代表發(fā)言,談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難,然后自己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享現(xiàn)實生活中處理挫折的方法,使成員學習應對挫折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
(四)教師總結
總結第一、二、三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你們剛才談得很好,你們讓老師很感動。挫折在成長道路上是必經(jīng)的,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那么多的挫折,但你們都敢于面對,勇敢地去戰(zhàn)勝挫折。你們在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起來了,掌握了很多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你們能夠尋求幫助,也會給予他人幫助。雖然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風雨,但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裝滿了陽光。挫折是對我們的考驗,但它也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p>
四、專家點評
1.方案點評
活動安排緊扣主題,逐步推進,達到了預期目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安排的遞進性非常好?!靶‰u變鳳凰”活動先使學生體驗到挫折,接下來“尋找食物”活動使學生建立起面對挫折的勇氣,最后的“頭腦風暴”使學生集思廣益,制定出更多積極的應對挫折的策略。而且活動之間的過渡語組織較好,突出了挫折應對的主題。選擇“小雞變鳳凰”作為熱身活動非常合適,這個活動可以讓大家都能親身體驗到挫折,由此而產(chǎn)生的感受真實可信,選擇“頭腦風暴”活動作為結束,可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起到積極資源取向和集思廣益的作用。
2.建議
(1)活動開始時,在游戲之前可以用一段開場白導入,這樣更容易調動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全班活動打下基礎。
(2)活動的安排重在學生們在活動中的自發(fā)體驗,“小雞變鳳凰”活動通常能夠使參與者體驗到成功和挫敗。故在進行這個活動前的指導語里大可不必強調大家要在活動中去感受挫折,這樣反倒容易使學生因受到暗示而導致感受的局限,且有教育灌輸之嫌。
(3)活動的分享部分還可以更充分一些,領導者可以通過更多的提問引導學生體驗挫折,尋找應對挫折的方式。比如“頭腦風暴”活動,此部分應該是學生們比較需要且平時可以直接應用的部分,建議領導者加強對這一部分的分享與討論,如通過提出“哪些方法讓你覺得最有借鑒的作用”等問題,使學生學到更多應對挫折的方式。
(4)“尋找食物”這一活動提供了一定的挫折情境,也使學生通過團體的力量解決了困難,符合本活動的目的。但領導者要注意對這一活動的引導,讓學生重點討論如何面對并戰(zhàn)勝挫折,否則比較容易出現(xiàn)學生將分享的重點放在團隊合作性上,而偏離了挫折應對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