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山東是我國的玉米生產大省,其玉米種植技術模式也非常多樣化,在種植過程中對行距也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在機械收獲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山東省對玉米種植技術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玉米的生產量,保證玉米收獲效率。
關鍵詞:玉米種植;技術;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93
隨著時代不斷的發(fā)展,我國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從而提高玉米產量,促進國家農業(yè)發(fā)展。山東是我國生產玉米的主要地區(qū),屬于黃淮海,是夏玉米種植的主要地區(qū),其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玉米的生長。同時,我國山東省還是玉米栽培量與生產量的大省。玉米是人們生活中的食物,動物的飼料與工業(yè)的原料。因此,加強對夏玉米種植技術模式的研究可以促進我國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提高我國的經濟效益。
1 試驗過程
長期以來,在種植玉米過程中時常會受到地區(qū)、氣候問題和傳統(tǒng)種植模式的影響,山東在種植夏玉米過程中種植模式多樣化,根據不同地區(qū)的種植行距也不一樣,從而給玉米的收獲機在工作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對此,我國在2009年就制定了對應項目“玉米生產技術集成與全程機械化試驗與示范”我國對此項目進行深入研究,隨著社會快速的發(fā)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而有效實施玉米種植技術模式試驗的研究[1]。
在項目發(fā)布時,我國山東省就該項目進行了試驗,并建立試驗基地,連續(xù)3a開展玉米種植模式的試驗。平均在每年的5、6月份進行種植,并時刻進行觀察。我國山東的試驗示范基地設立在平原地區(qū),有效積溫達到了2850℃,每年的降雨量達到了740mm左右,日照為10h。在種植玉米過程中與種植小麥的模式一樣,1a2熟,同時在種植玉米過程中產量達到了9375kg/hm2。同時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用55cm、65cm、75cm的行距離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最高的玉米生產量與收獲效率[2]。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對玉米種植的行距也在不斷的改變,為了確保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準確的收益,在實驗過程中設置了2個小組、6個試驗區(qū),從而確保在試驗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2 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在試驗過程中為了得到準確的信息數據,一些相關技術需要在特定的一天內進行,并且按照之前設計的理論進行試驗,并作出及時記錄。在種植玉米種過程中。需要對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玉米產量。
2.1 玉米種植技術模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我國早在很久之前就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并對55cm、65cm、75cm的行距種植進行分析,并總結出只有55cm、65cm在播種時可以采取機械化種植,而75cm需要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播種。據研究表明,不同的行距在種植玉米過程中的產量也是不同的,行距65cm的玉米產量要比55cm高出0.62%總產量[3]。玉米在種植過程中是因為生長時間較長,所以在種植過程中就需要人工播種,但是,這并不是我國未來玉米種植的主要發(fā)展趨勢。而且在每年的7—8月份時,實驗基地所在地區(qū)的降水量在逐年增長,這對玉米種植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降低玉米產量。
2.2 與玉米機械化收獲損失的影響
近幾年,我國采用了4YW-2技術對玉米進行收割試驗,行距75cm的種植地平均每667m2地浪費0.33%、65cm的種植地浪費0.13%、55cm的種植地達到了0.73%。由此可見,間距75cm的種植地在收獲玉米過程中損失的的較低,同時也符合國家標準。我國在收獲玉米時,應該選擇65cm進行種植,這樣可以減少在收獲時的損失,還能更好的適應當地環(huán)境。由于氣候不斷的變化,我國的玉米總產量也在進行變化,氣候較差會導致玉米的葉損失,不能正常生產玉米,從而降低產量。
2.3 對玉米機械化收益效率的影響
據研究表明,我國在早年前在玉米收獲機械化時并沒有顯著成果,55cm行距種植地平均每667m2地只收獲0.73hm2/h。65cm行距種植地達到0.63hm2/h,這種較大差異與種植行距有著重要關系。不同行距會產生不同的玉米總量,同時玉米總量與收割機械化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國在玉米種植時候需要采取適當的行距,采取適當的機械收割技術,從而提高我國玉米生產總量,促進我國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
3 總結
本文對我國山東夏玉米種植技術模式試驗進行了簡單的研究,文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希望專業(yè)人員加強對山東夏玉米種植技術模式試驗的研究。隨著時代快速發(fā)展,我國在種植玉米過程中有了很大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玉米生產總量。在種植過程中要選取適當的行距,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方便機械收割,降低損失率。同時在種植玉米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季節(jié),從而保證夏玉米的成長。玉米是人們的主要食物之一,山東地區(qū)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玉米的生長,因此,農業(yè)人員在種植玉米過程中要選好種子,提高生產量,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康云友,朱月浩,吳靜.山東夏玉米種植技術模式試驗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4(6):143-147.
[2]王海霞.黃淮海北部平原區(qū)資源節(jié)約型種植制度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
[3]高肖賢.河北省北部山前平原區(qū)夏玉米高產高效制約因素及關鍵技術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3.
農業(yè)與技術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