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廉·C·博伊爾斯
鄧明生/譯
我那年才十歲,卻陡然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因為我即將遠離熟悉的家鄉(xiāng)。盡管我還年幼,但這短暫的時光中的每時每刻都是在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家族中度過的,這里凝聚著四代人的歡樂與苦楚。
最后的一天終于來臨了。我一個人偷偷地跑到我的避難所——那個帶頂棚的游廊,獨自悄悄地坐著,身子不斷地抽動,傷心的淚水如泉水一般直往外流。突然間,我感到一只大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肩膀,抬頭一看,原來是爺爺,“不好受吧?比利?!彼麊柕?,隨后坐在我旁邊的石級上。
“爺爺,”我擦著淚汪汪的眼睛問道,“這可讓我怎么向您和我的小伙伴們道別呀?”
他盯著遠處的蘋果樹,靜靜地望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再見這個字眼太令人傷感了,好像是永別一般,而且還過于冷漠。看起來似乎我們有許許多多道別的方式,但都離不開‘悲傷這兩個字。”
爺爺已是老淚縱橫了(在這以前,我還未見他流過淚呢),聲音也隨之哽咽了。
“在可怕的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時,我兒子和其他許許多多的孩子一道遠離家鄉(xiāng)去前線。我和他一道步行,到了火車站……十個月過去了,我收到了一封電報,原來比利已在意大利的一個小村莊犧牲了。我所能記起的一切就是他一生中與我最后說的話就是‘再見?!?/p>
爺爺緩緩地站起來,“比利,今后永遠不要說再見。千萬不要被世上的悲哀與孤獨纏繞。相反,我倒希望你能記住第一次對朋友問候時的那種幸福愉快之情。把這個不同尋常的問好牢牢銘刻在心中,就如同太陽常在一起,暖烘烘的。當你和朋友們分離時,想遠一些,特別是記住第一次問好。”
一年半過去了,爺爺重病纏身,生命垂危。幾個星期后從醫(yī)院回來,他又選擇了靠窗那張床,以便能看到他所珍愛的玫瑰樹。
一天,家里人都被召集到一塊來了,我又回到了這幢舊房子里。按常規(guī)長孫也有與祖父告別的機會。
輪到我了,我注意到爺爺已是疲倦不堪,眼睛緊閉,呼吸緩慢而且沉重。我輕松地握著他的手,正如當初他拉著我的手一樣。
“您好,爺爺?!蔽逸p輕地向他問候,他的眼睛緩緩地睜開了。
“你好,我的朋友?!彼f道,臉上掠過一絲微笑,眼睛又閉上了。我趕緊離開了。
我靜靜地佇立在玫瑰樹旁邊,這時,我叔叔走過來告訴我爺爺過世了。我不由得又想起爺爺的話和形成我們友誼的那種特殊感情。突然間,我真正領悟出他說永不道別和不必悲哀的真正含義。
【評點】
這篇文章總共寫了三次真正的離別:爺爺送他的長子上戰(zhàn)場;“我”十歲時離開故鄉(xiāng);爺爺故去離開我們。在三次離別的敘述中,文章不但說明永不道別的道理,而且抒情部分感人至深。以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為載體進行抒情,娓娓道來關于“離別”的見解,這種手法非常值得借鑒。
【片段一】
媽媽風塵仆仆地趕了150里路來醫(yī)院,卻只能陪我?guī)讉€小時。短暫的幸福過后,寧靜的病房里,她留下的只是半杯溫熱的水,床上坐過的皺褶,還有滿滿一抽屜的水果。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母親單薄的身影和疲憊不堪的眼睛始終沒有消失,可又看不見、摸不到。
【評點】
片段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母親走后留“我”獨自在病房的場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我”內心的孤寂和落寞。
【片段二】
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絕世友情因有了離別,才會被千古銘記;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情絲因有了離別,才分外動人;那“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鄉(xiāng)思因有了離別,才是那么的動情。正因為有了離別,無數句唯美的詩詞才會被時間恒久地刻印。
【評點】
離別往往是傷感的,但是這個片段逆向思考,挖掘離別背后的文學價值,很有思想深度。在語言表達上,三個短句鋪排為排比句,更是氣勢宏偉,讀起來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