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虞山園林何處尋

      2016-12-10 08:24:10
      江蘇地方志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園林

      ◎ 李 燁

      虞山園林何處尋

      ◎ 李 燁

      虞山門

      虞山辛峰亭

      常熟老城區(qū)的古典園林是江南園林的代表,大都以文人園林為主,亦宅亦園,可居可游,體現(xiàn)了常熟文人的情趣與審美。由于歲月滄桑,大部分園林已經(jīng)湮沒無存,不為人所知。本文試圖從歷史文獻中尋找它們的身影,讓人們了解北門大街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園林。

      常熟的園林,得益于好山好水,能工巧匠的妙思精構(gòu),更得益于深厚的人文底蘊,小巧而靈動,充滿韻味,就像寥寥數(shù)筆的水墨畫,平淡中點綴著斑斑色彩,一切都十分自然。時間磨去了歲月的痕跡,如今我們只能從故紙堆中去查找蛛絲馬跡,探尋它們曾經(jīng)輝煌的身影。

      小三臺是北門大街的起點,原有的意境與情趣早已湮沒,山腳旁幾塊巨石,散落在亂草雜樹間,后人演繹出黃初平叱石成羊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來,名為“初平石”。這是一個道家的經(jīng)典段子,帶點仙氣,其實這是文人借用了唐代貫休《和韋相公話婺州陳事》:“昔事堪惆悵,談玄愛白牛。千場花下醉,一片夢中游。耕避初平石,燒殘沈約樓。無因更重到,且副濟川舟?!北磉_人們對耕讀避世生活的向往。小三臺的地名由來是因為昭明太子蕭統(tǒng)讀書臺筑于此,這一帶山稱為蕭家山,而讀書臺也稱為“蕭山臺”,久而久之,人們轉(zhuǎn)音讀成了小三臺。鐫刻在石上的文字大都是晚清時期常熟文人游覽虞山時留下的,透過字里行間,遙想當(dāng)年他們登高望遠,指點江山,意氣風(fēng)發(fā),激揚文字的動人場面。

      小三臺旁仲雍墓、言子墓并峙,言子墓道前一泓清泉瀠洄,積水為潭,名影娥川。言子后裔世代筑廬而居,守護墓葬。唐宋交替之際有言思貞(896~963),字周道,號潛軒,別號我醒居士,為言氏43世。慕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于是在影娥川南邊紙窗竹屋,名“容膝軒”。有園半畝,山光潭影,滿庭芳草。言思貞以種花陶冶心情,著有《百花譜》2卷。尤其以蒔蘭花而聞名于時,據(jù)說他用言子墓旁的泥土培育出來的蘭花與眾不同特別漂亮。

      明代隆慶、萬歷年間,這里有日涉園,主人是蔣世卿、蔣以忠父子,是陶淵明的忠實粉絲。蔣以忠(1533~1589),字伯孝,號貞庵、存方。父蔣世卿,字元佐,諸生,以母守節(jié),號慕節(jié)。蔣以忠隆慶二年(1568)中進士,授福建長樂知縣,后升南京刑部主事。晉郎中,外艱歸,服除再補刑部。遷河北廣平知府,因工作卓著升福建副使,未任卒。蔣以忠為人忠厚,居官廉介,內(nèi)行修潔,有君子風(fēng)度。蔣以忠居住在市心街,即今天的紫金街。蔣世卿喜歡清靜,在影娥川南側(cè)購得的幾間破土屋稍加整修。萬歷年間蔣以忠又從道士手中購得旁邊空地建祠堂,蔣以忠子蔣國瑜、蔣國玞由南向北擴大。園中茅亭草屋,小池幽徑,“左有虞山橫帶,如圍如屏障之。一舉目而山挾四時之色,無不獻狀于幾席間”即所謂借山入景。萬歷、天啟年間著名女詩人翁孺安留有一首《減字木蘭花·題日涉園》:

      白云深處,簾卷畫樓含暮雨。玉樹歌殘,野鳥心閑獨自看。門搖楊柳,高士綸竿今在否。尚想分題,林外煙嵐翠不齊。

      此處是登山必經(jīng)之地,雖說是園林,更像當(dāng)今的“農(nóng)家樂”,“近宅來游便,因山取勝多?!比丈鎴@名聲在外,卻引出一場官司,言氏子孫認為蔣氏侵占了祖業(yè),告到官府,此時蔣以忠已經(jīng)去世。官府最終判給言氏,因園中有古松一株挺特,俗呼一株松,因此更名“一松山房”。山房門外有道南泉,巖石競秀,嘉木茂林,四時游憩不絕。日涉園從此消失鮮有人知。言氏把得之不易的一松山房繪成圖勒石成碑,至今仍保存在言氏老宅內(nèi)。到晚清時,一松山房被基督教監(jiān)理公會買下,建造了平房,民國后,拆平房建成基督教的景道堂。而日涉園的南部被胡氏購得,建了一所胡氏宗祠,后成為民居,如今則成為常熟博物館。

      過言子墓,對面邵巷,后稱含輝閣,有半野園。相鄰從據(jù)樹弄一直到北城墻的混堂弄,東到琴川河邊的西施墩、西施渡橋,是被稱為縣前周氏的周彬建于弘治年間的“北園”即“蒼翠園”,占地面積近30畝。園中回廊曲岸、湖石假山、小山土墩縱橫交錯,仙人洞、小桃源、小瀛洲分布園中,紫竹林、楓林、桂林,柳堤、梧園應(yīng)有盡有?;ㄟ呁ら克吪_,園內(nèi)有讓德堂、怡觀堂、旭照堂和樂山亭等建筑,可與錢岱小輞川相頡頏,是北門大街最大的園林。周彬筑園目的是讓父母安享晚年,規(guī)定子孫年滿50歲每月僅有1、2日才能登園中最高處樂山亭。30歲以下須在園中溉樹葺枝,除草修花。周彬之后園多次易主,到周彬曾孫周敷錫時才購回,已是殘破不堪,景色全非。崇禎十五年(1642),南邊廢圃被錢謙益購買,造了留仙館和玉蘂軒,其中玉蘂軒毀于絳云樓之火。

      北園對面有一條山弄,弄右在明代有“嘉蔭園”,為陸尊禮所筑。陸氏由江陰遷居常熟,稱東門陸氏,在明朝是簪纓世族,虞山北麓有陸氏家族的墓園,稱陸家山,陸尊禮兩位兄長陸崇禮、陸問禮是萬歷年間的進士。陸尊禮在虞山腳下鑿山開池,筑亭建閣,因園中植松十五棵,又稱“十五松山房”,時間在萬歷年間。陸尊禮子陸輅,字再商,號次公。是虞山詩派中的神韻派人物??滴醵辏?684)到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故鄉(xiāng)撫州任通判。康熙三十三年(1694),陸輅捐款籌資由湯氏后人重建玉茗堂,次年落成。落成那一天,大宴賓客,并在玉茗堂演出《牡丹亭》,連續(xù)二日,盛況空前。清代大文學(xué)家王士禎寫詩道:“落花如夢草如茵,吊古臨川正暮春。玉茗又聞風(fēng)景地,丹育長憶綺羅人。望城回棹三生石,迦葉聞箏累劫身。酒罷江亭帆已遠,歌聲猶繞畫梁塵。”可見當(dāng)時演出的動人情景。玉茗堂在我國戲曲史、文化史上是一座值得紀念的文化遺址。陸輅重建玉茗堂成就了一段佳話,之后不久即因病解組歸里。陸輅回到家鄉(xiāng),在十五松山房旁先后建成嘉蔭堂、涌月軒、郁蒼樓,經(jīng)常在園中舉行雅集活動。一時名流云集,并留下了“歌聲花底出,月影樹梢來”的佳句,令人神往。環(huán)境養(yǎng)人,陸輅朝夕起居,聞松濤聲聲,聽澗水涓涓,領(lǐng)略一嶺煙靄,活到93歲。去世后三峰寺僧人川回成為園主,郁蒼樓改為“雪北精廬”。后圮。乾隆四十七年(1782),邑中著名父子書畫家姚大勛、姚左垣恢復(fù)郁蒼樓,增建旁屋三楹。園繼為興福寺方丈改庵所有,修繕一新。乾隆五十四年(1789),吳卓信、孫原湘、陳聲和等人游覽郁蒼樓,吳卓信寫下《游郁蒼樓記》。

      唐代容膝軒,清代一松山房

      乾隆己酉暮春之初,鮑子麟客、蕭子子山、孫子子瀟、陳子筠樵、鮑子叔野、席子子侃過予,作北山之游。飯畢遂行,將出城而雨,遂從陳家山門半巢居至郁蒼樓小憩焉。樓在虞山北麓,幽峭空曠,離絕塵世??滴醭?,撫州別駕陸公輅所構(gòu),旁為十五松山房,即其祖贈公尊禮別墅。后歸三峰川回和尚,川回示寂,繼之者弗克負荷,日久陊剝。會興福方丈改庵,退院閑居,遂發(fā)愿擔(dān)護,撤其舊而加廓之。挹嵐翠于軒窗,斷塵氛于庭戶,吐納日月,出沒煙云,奇峰古木,合沓虧蔽,憑欄遐眺,叢在幾席間。高流可以棲遁,詞人可以登覽,洵城北精廬之最勝也。改庵因出《郁蒼樓圖》卷屬題。圖為梁溪秦鳳罔氏所繪,經(jīng)營點染,寓意幽深。昔人所云可游可居,或庶幾焉。前有陳耕巖侍御序,后有姚星巖吏部跋,諸同人遂各題詩一首。予乃書數(shù)語,以復(fù)于改庵,即以記一時之游興云。

      嘉慶年間屈軼得之,改名“享帚山莊”。屈氏是常熟八大姓之一,也是常熟文化世家。屈軼(1768~1835)字侃庭,一作侃存,一字侃甫。貢生,署南匯訓(xùn)導(dǎo),改兵馬司副指揮。嗜藏書,藏書樓名“享帚山房”,積書盈2萬卷,皆善本。工古文辭,尤習(xí)掌故。以發(fā)微闡幽為己任,采邑中遺聞軼事,曾協(xié)助黃廷鑒刪定所撰《琴川三志補》《續(xù)補記》。李兆洛有云:“南中聚書家,常熟最有名。向得汲古毛,屈子今著聲?!鼻W把散落在園中石刻收集起來砌在墻壁間,補松種竹點綴其中,“筑亭占高岡,群峰受約束。滿架薔薇紅,十里裠腰綠?!薄八募究椿ㄈ瞬唤^,就中尤好是寒梅?!鼻W為人豪爽好客,與邑人黃廷鑒、程定謨、吳景恩、張鐸莫逆之交,經(jīng)常一起暢談。屈軼因嗜藏書而貧困,無力維持。屈軼有感于好友張大鏞志趣相投,情同手足,把園林托付給他。

      張大鏞(1770~1838),字聲之,號鹿樵。乾隆五十九年(1794)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升侍讀,后至觀察使。張氏家族世有藏書,祖父張仁美、父張敦培均有藏書之習(xí)。自幼受家風(fēng)熏習(xí),博覽典籍以自遣,中年后,任官職期間,亦習(xí)搜羅鳩集古書,藏書萬卷而丹黃不輟。鑒別名人書畫極有功底,不惜重金購藏名貴之典籍、書畫,辟藏書樓名為“自怡悅齋”,琳瑯縹碧,自稱“駕錢氏‘絳云’而上之”。機緣巧合,他從好友屈軼手中接過了享帚山莊。因為身體有病,并沒有入住,只是每到花開時節(jié)偶然踏園賞花。

      張大鏞在山弄南置地修祠堂、建義莊完成之后,開始改造園林,了卻恢復(fù)祖業(yè)半野園的宏愿。根據(jù)山地錯落的特點,仿照瞿式耜東皋草堂十四景,最終也建成園中十四景,取名“半野新園”。道光八年(1828)建成,其規(guī)模超過了半野園,我們可從張大鏞《半野新園記》中了解園林布局和景致:

      予既得享帚舊莊,喜其地逼邵巷,先營祠堂及義莊畢,乃辟小園,園中為景,共一十有六,而以內(nèi)外園別之。祠西正南三楹為“飄然堂”,前庭老桂五株,秋香萬斛,后窗喬松圓蓋,濤聲徐來,此入園初境也。堂后書樓三楹,嵌以五色玻璃,響云耀日,艷雪流霞,啟樓西望,全山俱見,而亭臺高下,城堞參差,曉煙暮靄,萬紫千紅,令人應(yīng)接不暇。向來天然畫景散漫于林壑間者,得茲樓而全收其勝,顔曰“云山經(jīng)用樓”。樓下有亭翼然,西面伏師岡。其岡宛延百丈,草木華滋,坐亭中觀之,宛然大癡富春山圖也,顏曰“富春一角”。亭北沿堤數(shù)百步,夾植桃柳,再折而西,有漁磯焉。因磯筑榭,當(dāng)初日芙蓉,晚風(fēng)送颯,最為佳景。其春秋冬三時,澂鮮浩淼,各饒勝概,南田草衣,“煙波云影”。歌曰:水澹澹兮山嵯峨,林壑無聲兮微風(fēng)過。如為此榭作也,因以名之。由是曲折數(shù)武,西北至半山小亭,題曰“萬花深處”。中屏以門,此由內(nèi)園至外園之界也。門內(nèi)長陂幽壑,橫嶺側(cè)峰,植梅皆遍。老梅數(shù)十本倍奇。恣花時,萬橫香雪,迷月籠煙,一望無際。園中四時名花不斷,而梅花則尤盛。入門行蘿陟蘚,身梅成徑,循徑西北行,有“調(diào)鶴亭”,高出云表雀籠。在其右距亭西南百馀武,有曲室回廊,掩映于花間者,“茂林修竹山房”也。老樹千章,幽篁萬個,其濃蔭壓檐,至?xí)儾荒鼙孀??!峭みh眺,儼然振衣千仞矣。岡后奇石層疊,其石即趾自步道巷“詩禮堂”老屋中,分有馀補不足。一轉(zhuǎn)移間,而向之埋跡庭隅者,今皆昂頭云里,人之立腳亦猶是哉。岡西“半足軒”三楹,居高原平曠之中,攬四大無遮之勝。辛峰斜揮,虞岫周環(huán),石梅一帶奇秀之致,排闥送青。而仲雍、言子兩墓并三元堂三處,煙樹橫空,蒼翠若接。吾母太恭人愛其地最朗敞,每春秋佳日,率諸孫輩游憩其中,庶幾慈懷說豫,愛日延長。軒之東北為“早春步”,亦屏以門,此由外園進內(nèi)園之界也。步以內(nèi),長廊九曲,麂眼一籬。再東,而巨石崢嶸,作龍首狀,其下渟泓一規(guī),則清斯泉也,味清而腴,雖旱不竭。泉之上甃石作露臺,臺之上復(fù)為亭,題曰“小滄浪”,與煙波云影榭遙遙相望,露白葭蒼,頗得滄州之趣。其旁為“載月舫”,度舫而“綠楊城郭人家”在焉。高柳參天,山城列檻,惟身到者,知命名之當(dāng)。至此,而園之大略已盡。

      半野新園記碑

      后園中又增添四景:石徑斜、回雁峰、天心閣、歸云洞。

      張大鏞過世后,半野新園成為侄子浮梁縣丞張豐玉(1796~1862)居所,藏書一屋,名“瓶花廬”。半野新園歷經(jīng)天災(zāi)人禍,殘壁敗垣,幾為廢墟。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常熟中醫(yī)院的一部分,僅存唯一標志一棵白皮松孤身挺立。后來白皮松枯死,直到中醫(yī)院拆遷。有不少人把半野新園與錢謙益的半野園相混淆。

      在北門大街的北端稱陳家山門,有半巢居,民國以后建成了人們所熟知的新公園。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常熟市圖書館)

      注 釋

      ①(清)言夢奎:《言氏家譜》,清乾隆稿本,常熟博物館藏。

      ②(明)蔣以化:《西臺漫記》,明萬歷刻本,國家圖書館藏。

      ③(明)翁孺安:《素蘭集》,清光緒鉛印本,常熟圖書館藏。

      ④(清)周厚基:《海虞周氏宗譜》,清光緒二十六年稿本,常熟博物館藏。

      ⑤(清)吳卓信:《虞山人文存》,清鐵琴銅劍樓鈔本,常熟圖書館藏。

      ⑥(清)黃廷鑒:《第六弦溪文鈔》,清道光刻本,常熟圖書館藏。

      ⑦(清)屈軼:《享帚山房集》,清光緒刻本,常熟圖書館藏。

      ⑧(清)張大鏞:《吾面齋詩存》,清道光刻本,常熟圖書館藏。

      ⑨ 丁祖蔭:《重修常昭合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2。

      ⑩ 陳建平:《常熟市碑刻博物館碑拓精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園林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jīng)營
      園林鋪裝在園林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
      清代園林初探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我們是新時代的園林人
      黃河之聲(2020年22期)2020-03-16 03:41:02
      園林之城——蘇州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6
      園林科研所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金橋(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園林里的中國
      金橋(2018年6期)2018-09-22 02:18:42
      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筠连县| 班玛县| 襄城县| 石楼县| 灵石县| 齐齐哈尔市| 宜都市| 遵化市| 尚志市| 漳州市| 宜宾县| 邹平县| 高淳县| 甘德县| 郴州市| 湘潭市| 资源县| 娄底市| 栖霞市| 新建县| 井陉县| 察隅县| 广元市| 西平县| 庆云县| 永顺县| 安岳县| 淮北市| 罗平县| 江西省| 焦作市| 泸溪县| 同仁县| 即墨市| 普兰店市| 台中市| 怀来县| 黄陵县| 冀州市| 保康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