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崇飛
淺談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編輯與出版——以《江蘇年鑒》英文版為例
◎ 朱崇飛
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作為政府出版物的地方綜合年鑒,要主動擔當,抓住機遇,適時推出英文版,成為發(fā)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江蘇省志辦從2012年開始,率先逐年編纂出版《江蘇年鑒》英文版,作為系統(tǒng)性、綜合性、深度性的年度資料向海外宣傳推介江蘇。本文主要以《江蘇年鑒》英文版為案例,研究地方綜合年鑒外文版的目標定位的分析、框架結構的編排、主題內容的選擇、翻譯質量的把控、“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利用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后續(xù)英文版年鑒編纂提供某些思路和借鑒。
地方綜合年鑒 英文版 編輯 出版
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文化“走出去”也迎來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國務院頒發(fā)的《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中提到“推動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強方志文化影響力”。作為政府出版物的地方綜合年鑒,要主動擔當,抓住機遇,適時推出英文版,成為發(fā)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江蘇地處中國東部沿海,是綜合實力強、開放程度高、發(fā)展?jié)摿Υ蟆⑽幕滋N深的地區(qū)之一,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不斷加強。為順應國家戰(zhàn)略和對外交往需要,江蘇省志辦主動作為,從2012年開始率先逐年編纂出版《江蘇年鑒》英文版。該書的連續(xù)編纂和出版,對于擴大江蘇在海外的影響力和江蘇文化“走出去”都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該書也在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定位與功能分析、框架結構的編排、主題內容的選擇、翻譯質量的把控、“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出版和傳播利用等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定位直接影響英文版年鑒的框架結構的設計、主題內容的取舍、傳播策略的運用等內容,是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問題。筆者認為,英文版年鑒定位主要由目標定位、受眾定位和功能定位來組成,三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目標定位分析。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作為政府出版物,必然要體現(xiàn)政府的意志和目的,服務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前其主要目標便是向海外宣傳推介本地區(qū)。宣傳推介必須要立足國情,結合地情,高端定位,前沿策劃。《江蘇年鑒》目標定位為:以在國際上宣傳、推介江蘇為主要宗旨;以介紹江蘇政治經(jīng)濟、城鄉(xiāng)風貌、民生現(xiàn)狀等為主要內容;以權威性、綜合性、深度性為主要準則;以富有江蘇特色、彰顯中國氣派、具有國際視野為主要方向。努力把《江蘇年鑒》英文版打造成受眾了解江蘇、熱愛江蘇的窗口與名片。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受眾定位分析。英文版年鑒作為公開出版物,理論上講,其主要受眾群應為全體外國人。但根據(jù)對外交流需要和實際調查,英文版年鑒的主要受眾群體定位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督K年鑒》英文版其主要目標受眾群定位為“國外政府機構、海外友城、國際駐華機構、學術機構、高校學者與學生、工商界人士、海外僑胞和來華學習、工作、旅游、生活的外國人”。明確主要受眾群體,會使編輯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功能定位分析。對英文版年鑒的功能認識同樣不能寬泛,既不要妄自菲薄,認為無關緊要,也不要夸大其詞,認為無所不能。英文版年鑒的主要功能是宣傳交流、資料參考和研究參用?!督K年鑒》英文版作為面向海外宣傳推介江蘇的權威性、綜合性、深度性的年度資料,其功能定位為:“為海外人士認識江蘇、了解江蘇提供了基本信息,為對外宣傳江蘇、推薦江蘇提供基本資料,為國外研究江蘇、研究漢學提供基本素材”。在具備一般的知識性、便覽性功能之外,更加突出全書的學術性和研究性。
化的痕跡。《江蘇年鑒》英文版主題內容在宏觀上,大幅壓縮了政治、市縣等欄目內容,重點突出境外交流、法治、生態(tài)、社會民生等欄目內容。在微觀上,重點選擇信息含量大的綜合性條目(概述性條目),大量刪減單一性的條目;逐年加大表格、名錄的使用,以突出資料的可比性和動態(tài)性。為增加全書的可讀性,從《江蘇年鑒(2013)》英文版開始設置延伸閱讀和圖片專題欄目,適當減少隨文圖片的數(shù)量。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框架是全書的骨架和藍圖,決定了年鑒的面貌、重點和選題范圍。作為英文版年鑒,框架結構自然要“內外兼顧”。
國外年鑒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具有不同的框架體系,存在兩種框架編排方式,即分類化編排與欄目化編排,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劣。但作為舶來的年鑒已經(jīng)中國化多年,中外年鑒發(fā)展差異明顯,因此要合理借鑒,不可生搬硬套。同時《臺北年鑒》《香港年鑒》《澳門年鑒》的“篇章體”框架編排模式也有一定借鑒意義。通過博采眾長,相互融合,《江蘇年鑒》英文版框架結構采用分類編排方式,欄目化設置。
為適應外國受眾的思維和閱讀興趣重點,《江蘇年鑒》英文版框架在中文版原有基礎上,也重新作了編排。打破中文版原有欄目并列編排的方式,而是設江蘇概況、大事記、年度回顧、附錄、索引等五大部分。這樣框架結構更加簡潔明了,便于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點。尤其在國內出版的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普遍缺少附錄和索引情況下,把附錄和索引升格來編寫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年度回顧為全書主體部分,以《江蘇年鑒(2015)》英文版為例,下設地方組織結構、法治、境外交流、收入與消費、公共財政、制造業(yè)、服務業(yè)、農業(yè)、對外經(jīng)貿、基礎設施、生態(tài)環(huán)境、城鄉(xiāng)發(fā)展、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大眾傳媒、醫(yī)療衛(wèi)生、體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社會組織與服務、公共安全等23個欄目。其中“地方組織機構”“社會組織與服務”欄目都是在中文版基礎上重新設置組合。這些欄目在相對保持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每年都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微調。
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的主題內容是全書的“血肉”,決定了年鑒的價值和特色所在,再好的框架也需要內容表現(xiàn)出來,否則就是空有其表。英文版年鑒主題內容要以介紹所在地方政治經(jīng)濟、城鄉(xiāng)風貌、民生現(xiàn)狀等為主要內容;以權威性、綜合性、深度性為主要原則。同時根據(jù)事務屬性,進一步消除中文版年鑒內容部門化和行政
《江蘇年鑒》英文版中表格名錄、圖片、延伸閱讀收錄情況
翻譯質量的好壞是決定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成敗所在。低質量的譯文不僅達不到原本設想的效果,還可能造成國外讀者的誤解和抵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廣泛而長期的?!督K年鑒》英文版通過精打細磨中文文本、項目化運作、邀請第三方審校等措施嚴格把控翻譯質量。
中文文本的精打細磨是確保翻譯質量的基礎。翻譯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多方因素但首先取決于中文文本。文字流暢、內容充實的中文文本是高質量譯文的基礎。我們邀請江蘇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省外辦、省商務廳等單位專家,共同對《江蘇年鑒》的中文版內容進行選擇、提煉,字數(shù)由原來的一百七八十萬字,壓縮到二十萬字左右,留下的都是“干貨”。其次對專家選擇的內容進行再加工和潤色,由于中文年鑒普遍缺少主語,國內閱讀可能不存在問題,但是對于翻譯卻帶來不少麻煩,因此要積極補充缺失的主語。同時也對原文中不易被國外讀者理解、或者在外國讀者看來無意義的內容進行刪除或改寫,比如許多行業(yè)術語、習慣簡稱做相應處理。最后,對中文文本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類,提出處理意見,明確翻譯要求。
項目化運作是確保翻譯質量的關鍵。經(jīng)過積極爭取,《江蘇年鑒》英文版項目作為省級文化外宣重點課題,被列為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由于地方志部門自身不能承擔翻譯的重任,因此尋找一個優(yōu)秀的翻譯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嚴格組建《江蘇年鑒》英文版翻譯團隊,由南師大外國語學院牽頭,省外辦專家全程參與,團隊成員都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翻譯經(jīng)驗豐富,工作認真負責。和翻譯團隊簽訂項目合同,明確翻譯期限、翻譯質量、翻譯費用、審校等相關責任與義務的劃定。在把譯文交給翻譯團隊后,定期溝通,了解進度,協(xié)商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由于是團隊翻譯,明確譯文最后“一支筆”統(tǒng)稿,防止譯文前后風格的不一致,術語的不統(tǒng)一,質量的參差不齊。
第三方參與審校是確保翻譯質量的手段。一部令人滿意的翻譯作品,單靠翻譯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遠遠不夠的,譯后的外籍審校和專家定稿環(huán)節(jié)同樣重要。為保證《江蘇年鑒》英文版翻譯質量原汁原味,我們會把部分譯文發(fā)送給外國友人和留學生進行試讀,讓他們指出問題和不足,并把他們意見反饋給翻譯團隊,以此彌補中國譯者的先天不足。同時邀請出版社的外文編輯、外籍審校、省外辦資深專家參與后期審閱和定稿,對譯文的語言、內容和政治等方面進行最后的把關,盡最大努力確保譯文做到“信達雅”。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全世界讀者的閱讀習慣正在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據(jù)社交網(wǎng)絡Facebook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截至2015年底全世界已有約32億網(wǎng)民。網(wǎng)絡、手機等新媒體已經(jīng)成現(xiàn)代人的主要閱讀工具。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要在裝幀設計、出版印刷、傳播利用上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做出創(chuàng)新和探索。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英文版年鑒在裝幀設計要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重,以“最自我”的裝幀設計吸引讀者。在這個重視“顏值”的年代,書籍的裝幀設計要給人一種“心向往之”的視覺沖擊?!督K年鑒》英文版邀請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專家趙清,對全書進行別具匠心地設計,其作品曾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督K年鑒》英文版的裝幀設計在不失傳統(tǒng)的莊重典雅的基礎上,更加突出現(xiàn)代簡約風格,元素突出江蘇符號,以彰顯全書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文獻屬性。在全書的目錄書眉部分,昆曲、徐州漢畫像石、南京明城墻、無錫惠山泥人、宜興紫砂、鹽城麋鹿丹頂鶴、周莊雙橋等具有強烈江蘇符號的元素被收錄其中。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英文版年鑒在出版方式要紙質與數(shù)字化并用,以“最時尚”的出版方式緊跟潮流?!督K年鑒》英文版紙質圖書,采用國際通行32開本、全彩四色印制、圖文并茂,紙張選用純質紙,適合長期閱讀,保護視力健康,同時分為精裝本與平裝本?!督K年鑒》英文版同時創(chuàng)新性地開發(fā)基于智能移動平臺的電子閱讀程序,出版電子光盤產品。電子光盤為具有檢索、查詢功能的電子圖書,方便讀者閱讀和資料查詢、收集。實現(xiàn)圖書內容在立體化、多媒體的數(shù)字出版方式下的全新演繹。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英文版年鑒在傳播渠道要線上與線下并舉,以“最多元”的傳播方式接軌國際?!督K年鑒》英文版?zhèn)鞑デ莱送ㄟ^傳統(tǒng)的書店出售、活動贈送、郵寄贈閱外。還考慮到本書主要面向海外讀者,為方便海外讀者使用,在全國英文地方綜合年鑒中最先推出以平板電腦等為載體的新媒體應用程序(App應用、Android應用),該應用程序內嵌音頻和視頻,加強現(xiàn)場感和情境感,通過在移動運營商城(APP STORE)的無限有償下載,打造長銷模式。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英文版年鑒在傳播平臺上要官方與民間并行,以“最親和”的交流方式聯(lián)動內外。借助省外辦、省商務廳、省委宣傳部等機構舉辦的“江蘇省與外國駐滬代表機構新春交流會”“感知江蘇”和重要經(jīng)貿活動契機,積極宣傳推廣《江蘇年鑒》英文版。同時利用海外民間渠道,主動向海外知名高校、學術機構和圖書館先期免費贈送。
總體來說,國內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編纂還尚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和問題。其主要問題有目標定位不準、主題內容不實、專業(yè)人才不足、翻譯質量不齊、時效性不強、傳播渠道不廣、市場化手段不多等。面對問題和挑戰(zhàn),地方綜合年鑒英文版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在目標定位上高屋建瓴,在框架結構上內外兼顧,在主題內容上充實豐盈,在翻譯質量上精益求精,在裝幀設計上風格鮮明,在傳播利用上雙線并舉,真正成為宣傳、推介本地區(qū)的窗口與名片,成為文化交流的信史重器。